分享

【转载】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作文指导汇编(二)

 段泓 2013-08-25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2、学会全面辩证的“一分为二”、“多角度思考”地看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一个月以前,我们南川发生了一起网络游戏少年杀害网吧老板的事件,同学们知道吗?在我们当中,有一个同学非常清楚,因为他有一个亲身体会,下面我们请他来谈一谈……

(注:此学生当日在出事地点附近游玩,身材及外貌特征与犯罪少年相吻合,被误认为“嫌疑犯”,后被带到南城派出所)

板书:一、上网利弊谈

1+1=?”,“2”,对,这谁都知道,可有人说“1+1=3”,因为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结婚后,生了一个孩子,所以就等于3

板书:二、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

克隆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为延长人类寿命,提高医疗水平提供了保证。但如果克隆一些恐怖分子或几个本拉登,那世界的安全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板书:三、克隆技术

所以,我们看待事物应“一分为二”,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学生齐读《走上辩论台》,感知内容。

三、现在我们进入第一个话题: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

合作学习

1、分组讨论(要求:34分钟,组长、笔记员、组员认真讨论,由笔记员记录,组长发言)

2、分别抽各小组组长发言。

3、师归纳。()

四、进入第二个话题:克隆技术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要求:独立思考,形成个人观点和看法。(34分钟,写出来,然后举手)

1、抽学生独立发言。

2、师分别点评,好的给予当场肯定。

3、师归纳。

五、下面进入“小小辩论台”环节。

话题: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要求:1、分为两个大组,一组为正方:上网利大于弊。一组为反方:上网是弊大于利。

2、由双方组长决定正反两方。

3、主持人:生主动报名,先报先得。

程序:先由双方陈述意见,再分别辩论,最后由两组组长作最后陈述。

由听课教师担任评委,评出获胜方。

4、师小结()

六、片断作文安排

我看_________________  (三个话题任选其一)   (150字左右)

1、抽学生上台朗读。

2、让其他学生分析优缺点。

3、师作归纳。

以上活动,都为你提供了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的机会,与同学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启发的机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条理清楚。

   例文赏析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有人说,牛顿是伟大的科学家,因为他发现了万有引力;有人说。牛顿是伟大的神学家,因为他在神学领域苦心研究了二十余年;还有人说,牛顿是堕落的科学家,因为他晚年背叛了科学;也有人说,牛顿是不虔诚的神学家,因为他对神的信仰不是从出生到入地。

对“牛顿是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竟能得到这般多彩的答案!很难说他们谁对谁错,甚至根本没办法说清。

这使我不禁想起了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一件事。在一堂自然课上,老师问孩子们:“春天是什么?”同学们个个胸有成竹地举起了小手,跃跃欲试。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

 “春天是花开鸟鸣的季节。”

 “春天是冰雪融化后的美丽。“

 “春天是春姑娘的妈妈。”

……

答案真是丰富多彩!

可是,老师又说了些什么么呢?“只有一位同学回答正确。其余的,把'春天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个节气’抄二十遍!”

是的,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这是一场激烈的争辩后的唯一的总结语。孩子们按照他的话抄了,记了,而且以后再不敢“乱说话”了。难道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真的错了?不!那么错的是谁,该罚的又是谁呢?相信那位老师一定无法断定牛顿是什么,那他又是如何断定春天是“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呢”?是谁定的“标准答案”呢?我想肯定是教科书。我又想: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制造只会写“标准答案”的“机器”吗?

我们都明白,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答案不止一个,也不会拘泥于一个。可是我们的灵魂工程师们为什么偏要制造出一个个神圣不可改变的“标准答案”呢?

让我们接受那丰富多彩的答案吧!让我们为那些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喝彩吧!让我们为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努力吧!让我们去改变这潭静寂的死水,让它也产生涟漪吧!

 

中学生上网的利弊谈

一说起上网,大概有许多人都知道这个名词,网络的出现是社会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上网已成为一个21世纪流行趋势。在中国的13亿人里,网民就已经达到了11亿人。随着上网的人数与日俱增。中学生上网的也越来越多,上网的利与弊也渐渐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中学生到底该不该上网呢?

  就本人观点而言中学生应该上网,但应适可而止。说到上网,上网不仅可以聊天、交友、查资料、玩游戏……,还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可以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可以毫无顾忌地与网友聊天,倾吐心事,减轻课业负担,缓解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觉得很有成就感;还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现在自己动手做主页已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

  无论何事好处与坏处只有一线之隔,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上网亦是如此。跨越了“利”的界线便是“弊”。

  当今许多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经常上网,1、是因为怕自己的孩子近视。2、怕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3、怕上当受骗。的确,长时间的上网会引起视疲劳,而且,近视的度数还会逐渐增加;而玩网络游戏,轻的会导致近视,重的还会导致学业的荒废;而在网络世界里,可信度不是100%的,我们不能完全相信网络,在我们的身边,网络受骗的受害者也比比皆是。

  虽然上网的坏处不少,但还是利大于弊,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上网,争取让它的弊端不在我们身边出现,让它成为我们学习、工作上获取更多有益信息的高科技工具。

我看克隆

人们对于人类克隆这个问题太过敏感,现在人类最容易讨论就是克隆之伦理问题,怕克隆的人生下来乱了伦常,这一点我不大赞同。

首先,做为一个新生的物体,无论它先前是否来自于另一各体,它还是属于一个新生的各体。比如,一个成熟女人的基因孕育了自己的一个拷贝,那它就是一个女儿,因母而得子,如果还未长大就有一个拷贝,那就是姊妹、或兄弟,又有何不可呢?现在的人类连同性相恋都能够承受,为何独独不能够承受克隆人呢?

一个克隆人其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因为它只有因为技术而得到的身体,如同试管婴儿之类的,与双胞、多胞胎有何区别呢?而它的思维是随着时间通过慢慢学习而得到的,因为教育的差异,它不见得与它的母体有着同样的思考方式,因为社会的变化,人类的进步,我们的意识与行为都在改变着、成长着。克隆的人也一样,把它看成另一个各体不行吗?如果我们本身出生于不同的时代,我们也会不同的,你不这样认为吗?

而从技术上而言,克隆人只是一种生育的技术,而一种技术之本身无论你接受与否都会成为将来时代的一种手段的。例如:火药、枪支、原子弹不都没有因为人的阻碍而就不发展了吗?火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只是看你是否使用得当而矣,这本身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不必纠缠于伦理方面的道德问题。

如果你收养了一条狗,那你就是它的主人,定性很明确,如果你收养了你自己身体的克隆,那它就是你的孩子,与无血缘关系的孩子一样是你的子辈(只要你有能力养育它们,如果没有能力,那养育它们的人就是它们的父母),这个问题之明显,为何那么多人不明白呢?

对于关系的定义是人类所特长的,我们定义了许多人类血缘与非血缘之间的关系,如兄弟、父母、养父母、同父异母之类的异母兄弟,为何不能够来个新的定义呢?或者叫克隆母女、克隆父子,克隆兄弟又有何不可呢?为何招致那么多人的天怒人怨呢?只不过,因为它的出现,破坏了人类特有的秩序罢了,只因为他们在现有的道德体系下,未见过这种关系,就变得混乱一团。生育只是一个过程,生育的母体,现在都可以变化了,借腹而怀另两个人的孩子都能够为人所承认,为何对克隆的孩子有着如此的偏见呢?如果有一天,能够有一种设备(容器)而不用母亲的子宫去生育的话,人类思维岂不是更要乱套了?

其实克隆人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一个因技术而产生的人,最终的定义,它应该是人类,因为它有人类的血缘。可以让我们这个物种在非正常生育的条件下而发展下去。如果出现一个大的瘟疫,而造成大量物种接近灭绝的边缘时,人类可能就能够放克隆人一马了,因为人类的延续总比灭绝我们这个物种要强得多。或者,出现这个孩子需要同样的血液,需要另一个最合适相配型的生命共同扶持,那么,一定不会有人阻挡这个技术的发展的。

 

第五单元   感受莲文化的魅力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写作训练指导

【写作导引】

 “莲文化”是个很宽泛的话题,我们在写作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有关莲的知识,在自己心目中对莲有一个整体的感悟,然后再确定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取一个新颖的题目,这样才可以从容为文。下面向大家推荐写“莲文化”这个话题的几个构思:

1.远观静望,潜心构思。夏日的荷花,荷叶连连,清风徐来。你站在荷塘边上,看着莲那袅娜可爱的茎叶、娇嫩雅致的花朵,嗅着那沁人心脾的清香,陶醉其中,浮想联翩。这时你就可以由眼前的荷塘写起,联系历史,结合人物,写出你心中莲的形象和你特有的感悟。

2.寻根探源,得出结论。可以根据搜集来的知识和课本中现有的资料,整合筛选,写一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有关莲的知识;也可对莲的特性及人文赋予其形象的原因作一个深层次的探究。

3.借莲形象,托物言志。可以学习古人咏莲的名篇,在用心观察的基础上,写一篇咏莲言志散文;可以结合古人的观点,发表自己对莲的看法;也可以讲述莲的故事,以自己和莲的某种关联,抒发独特的感受。写作时,古人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借鉴,但主要是写出自己独有的感悟和见解。

4.借人之口,展莲魅力。要表现莲文化独有的魅力,除了从正面介绍之外,也可以借他人之口来侧面介绍。如以游客的身份,从导游的介绍中了解莲文化的魅力等。这样转换视角,就会使文章新颖别致。

5.反弹琵琶,见解独到。莲被赋予高洁的象征,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但也有人认为,如果对此过分强调,将会影响我们看问题的眼光和对待问题的态度。所以你可以标新立异,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佳作示例】

爱莲说

李 然

喜欢莲,喜欢它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它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莲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它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它的俏丽还是它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他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白花怒放,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之倾倒;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高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而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吗?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

因对偶像的崇拜,我成为他们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主见,更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株独自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没有人路过,仍开得那么鲜艳那么快乐。

爱莲,却不溺爱莲;爱生活,就应做生活公正的裁判。

【教师评点】

本文标新立异,反弹琵琶,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佳作。文章开头写了自己对莲的喜爱,并反复强调了喜爱之情如此热烈,以致到了偏执的地步,并以“我”对四季百花之美视而不见,自然引出因爱莲而对百花不公正的态度。然后,作者用“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这个过渡段,从对“莲”的态度引入对生活的态度,自然而然地引出“爱莲,却不溺爱莲;爱生活,就应做生活公正的裁判”这一中心,立意新颖,给人别样的美感。

 

“莲文化的魅力”活动课设计

 

【活动目的】

1.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介绍、推荐有关莲文化的书籍、网站,激发学生兴趣。

2.准备纸和画笔。

3.根据自愿原则,把学生分成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现实生活、莲与科学知识三组,每组由组长组织制订、搜集、整理和探究计划。

【活动过程】

一、我心中的荷花

用电子声像技术展现各种各样的荷花,并介绍其特性、种类、生长环境,进而强调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生于污泥而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在中国莲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诗作画的题材,是最优美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的图案纹饰和造型。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来表现你们心中的荷花。画完后写一段文字或赋小诗一首作为画面解说。

把小组中最好的用幻灯展现出来,并请该同学介绍说明。

二、莲文化比赛会

1.《莲花知识知多少》———莲花知识赛。(出示幻灯片:《莲花知识知多少》之一)

(1)小组必答题。

①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它在地球上已存在了多长时间?属于什么科?学名是什么?

②出于对莲的喜爱,人们给莲花起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名字,你知道的有哪些?

③人们利用莲制作了许多美味佳肴。你能说出其中的一种吗?(请从名称、用料、特色方面进行说明。)

(出示幻灯片:《你答对了吗?》)

(师生对照答案,为各组评分,按50-30-20分评为一、二或三类)

(出示幻灯片:《莲花知识知多少》之二)

(2)小组抢答题。

①我国著名的赏荷胜地有哪些地方?请列出三处来。

(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湖南洞庭湖、河北白洋淀、山东微山湖、湖北洪湖、扬州瘦西湖、承德避暑山庄、广东肇庆七星岩、台湾台南白河镇等)

②莲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佛经里常把寺庙称作什么?把和尚穿的袈裟又称作什么?(寺庙—莲舍 袈裟—莲服)

③我国的许多名山大川里都有“莲花峰”,你能举出两个例子来吗?(安徽黄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湖南衡山、福建武夷山)

④除了制作美味佳肴外,莲还有许多药用功能。你能举出一例来说明吗?(李时珍《本草纲目》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莲藕:主治热渴,散留血,生肌。)

⑤成语“藕断丝连”大家并不陌生。你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吗?(这是由于藕中的带状螺旋式导管及管胞的次生壁抽长而形成的。)

⑥关于莲的故事传说在我国古代也非常多。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来介绍其中的一个吗?(略)(统计学生得分情况,表扬、鼓励。)

2.《千姿百态的莲花》———莲花图案欣赏。

①展示各组学生收集的图案。(软盘,评10-30等级分)

②展示教师收集的图案。(出示幻灯片:《千姿百态的莲花》)

3.《赞莲诗文欣赏》———莲花诗文会。

自古以来,莲就是人们歌咏的对象,先请学生展示:

①展示学生收集的诗文。(出示幻灯片,评10-30等级分)

②展示教师收集的诗文。(出示幻灯片:《赞莲诗文欣赏》)

③师生一起背诵学过的散文《爱莲说》。

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配乐朗诵比赛。(每小组至少2人参加。由评委评分,总分20分)

⑤诗词赏析对对碰。由小组集体合作,出一两道诗词赏析题,并指定小组回答。(评委老师根据出题的质量和回答的情况分别给出评分,总分10分)

⑥总结,评出优胜组。

三、写作训练。以“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参考例文】

爱莲说

喜欢莲,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涟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我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他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百花争艳,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之震惊;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不也不自觉地因个人的好恶作了不公正的裁判吗?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

因对个性的崇拜,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敬畏,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管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在生活中更有主见,更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独自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没有人路过,仍开得那么鲜艳那么快乐。

【参考资料】

1.歇后语。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荷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

2.谚语俗语。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3.名言佳句。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去。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4.佛教与莲花。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帐、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着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被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美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搜集资料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

2.学习搜集资料的三种常用方法,在搜集资料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利用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专题论文;并进行口语交际。

二、活动指导

本单元设计的三个专题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实际操作能力。它的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下列由低到高的层次:

1.对搜集资料活动的理性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搜集资料的重要性。比如《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作者就用到许多数据,“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这些数据从何而来?是作者搜集资料的结果。不仅说明文如此,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散文都是如此,要对所写的事物达到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人文的、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就必须广泛占有资料。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掌握搜集资料方法的重要性。有相当多的同学面对一个搜集资料的选题,无从下手,所以掌握操作性强的方法极为重要。

2.利用搜集资料的方法进行实践的训练。最好确定一个选题,分别采用到图书馆、实地调查、上网搜集等方法来搜集资料。这个过程一定要落到实处,看起来这三种方法都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比如怎样才能做到查询过程简便快捷,怎样把众多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等,都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

3.对材料作归纳总结。与同一选题相关的材料很多,学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主选题下的子选题,缩小查找范围,力求事半功倍。材料搜集齐备,就要进入归纳总结的阶段,这个环节是对本次活动的总结,不可搜集完材料就草草收兵。要通过总结锻炼学生驾驭材料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

4.写作。写作能力是基本的语文能力之一,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搜集资料就是为写作做准备的。利用丰富的材料进行写作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要贪大求多。有的同学看到材料很多,就东抄一段,西抄一段,内容分散,主题不集中,要指导学生从小处下笔,写得深入一些。第二,不要照抄照搬。写作训练不是资料汇编,要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思想,写出独创性。第三,要让材料为我所用。要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怀疑精神,不迷信已有的说法,敢于在作文中提出独到的观点。关于在小论文中使用材料的形式,可以告诉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引用全部或部分,引用原文或是转述,灵活处理。

5.口语交际。其实口语交际的训练在搜集资料的实践中就已经渗透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时是自主活动,遇到困难就需要和老师同学进行沟通,无形中就锻炼了交流与合作能力。但是,把口语交际单独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很必要的。这个环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流有关搜集资料的心得体会,二是组织优秀论文宣读。

三、活动建议

1.在校内安排学生上图书馆或上网查询,完成“中秋节”(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电脑”(或其他主题)和“三峡”选题资料的搜集。

2.课内安排12课时完成此项综合性学习任务。

3.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在搜集资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写作的成果最好进行课堂交流。

5.至于实地调查,没有条件的可以不集中组织。但是要将此项活动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节假日去旅游,要养成随时记录或拍照的好习惯,把各地的神话传说、轶闻趣事、诗文妙语、科学数据都记下来,形成自己的小小资料库,写作时就不会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四、活动评价

教师可以采用阶段评价法:搜集资料阶段占50分,提交论文阶段占50分。指导学生将搜集来的资料汇总成“某某资料小档案”,搜集材料不是最终目的,要让材料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小论文能够体现学生的思考能力。所以论文的质量是评价本次活动的重要依据。

有可能的话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或是利用互联网,或是开辟学习园地,还可以装订成册供大家传阅,共享资源,扩大知识面。组织一次优秀论文宣读会,将搜集到的内容进行交流,并且互相交流有效快捷地搜集资料的经验。

例文欣赏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

  

  今年寒假,我乘公共汽车回家。看到村里有不小的变化:村前那一片片树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小楼房。使我惊奇的是:村前的稻田里也矗立着十来座小楼。

  我一回到家,就问爸爸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违章建房,爸爸却自豪地说:“现在田在'自己’手里,大多数人家手头又有点儿钱,农民嘛,有钱当然要建房子。”我说:“违章建房难道国家允许?”我爸爸说:“什么允许不允许,管他呢?况且政府不是重申不再实行'文革’那一套嘛!如果农民建房,政府给拆了,岂不是实行'文革’的'砸’字?

  我不想再问什么,带着思考走上了我家楼顶。

  我家是1987年春节前建房的。那时,新的《土地管理法》还没有公布实施。但如今的许多楼房却是在《土地管理法》颁布后建立起来的。记得1986年暑假期间,我就听到许多人在计划夏收后留下部分水田,不种水稻,用来盖房。碰巧,在9月末,报纸上颁布了《新土地管理法草案》,明文规定198711日起实施。热闹一时的规划建房的事总算平静下来,但我爸爸却抓紧时机,在19871月以前把房建好了,他还时常向人夸他看得“准”。可现在《土地管理法》颁布一年多了,为什么还刹不住这股违章建房的歪风呢?

  第二天,我走访了几个违章建房户。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农民建房的原因主要有三条:

  一、对违章建房处罚太轻。占地1平方米才罚五六元钱,农民认为罚这一点点钱,根本就不是罚,相当于开商店、办工厂向主管部门交钱办执照一样。罚了款,拿了建房许可证,就立即打地基竖墙,这给农民造成了错觉:交钱给政府,就可以建房。

  二、对土地管理法宣传不够。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现在是单干,田在自己手里,是自己的。再过几年、十几年你知道会怎样?所以许多人眼下不缺房也建房,钱不够借钱也要建房。

  三、对物价上涨的误解也是农民乱占耕地建房的一个原因。现在,农民手里有钱了,这三五千元不算多。他们说,现在砖、瓦、木料都涨价,手里的钱越来越不顶用,把三五千元送银行储蓄,再过几年,怕只值三五百元了,不如现在用来建房实惠。

俗话说:“发家靠工业,起家靠农业。”耕地没有了,失去了根本,凭什么起家?又拿什么作为基础发家呢?失去了农田,一切都将站不稳,我为此十分担忧。

 

温馨提示:

教师明确活动目的,提出要求,并进行指导。本次活动课的目的是锻炼、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口语交际力求做到,说普通话,做到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能围绕中心说话,条理清楚,用语准确。有礼貌,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专心倾听对方的谈话,能从中筛选记忆有用的信息。讨论问题时,积极发言,观点明确,表达清楚。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能适当运用体态语。描述时,抓住特点,语言要生动。课堂展示介绍活动概况:介绍本组成员情况、活动地点、选定的主题(内容)、使用的方法(小组长发言)。介绍使用方法:较详细的介绍一种方法,可借助实物投影、电脑等手段进行演示(每组一人)。描绘一个细节(或讲述一个插曲):用描绘性的语言表情达意(每组一人)。分享一点体会:说说本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每组一人)。评价活动

师生自由发言或指定发言。评价标准可参考口头表达水平,活动参与的态度进行。列出若干标准做表打分。作业布置汇总各小组本次课堂上所有文本资料,并有本组成员课下整理成册。

附:主题拟定可以由学生选择。围绕一个主题,可以设计若干小题目。如以中秋节为主题,可以设计几个小题目:中秋节日、中秋诗情、中秋风情、中秋祝福等。

 

 

 

 

附:

写好作文口诀法宝

作文并不难,生活是源泉。观察勤思考,留心最关键;

多读多积累,素材和语言;开心就多练,兴趣第一关。

观察百日功,文章一朝成;常说嘴不笨,常写手必顺。

文章要写好,腿脚要多跑;文章不怕改,就怕难割爱。

写作莫偷懒,勤写天天练。技法帮助您,会写美妙篇;

写作不怕根基浅,勤学苦练能过关。

百遍锤炼成妙语,千遍推敲成佳篇。

实话三言和两语,胜过虚话千万言

千锤百炼出好钢,千修百改出精篇。

话不在多而在精,文不在多而在新。

敲鼓妙在鼓声响,写作妙在心声真。

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情文章才绣锦。

恒心架起通天路,勤奋打开智慧门。

 

观察方法口诀

观察事物用“五觉”,观察方法容易学。

眼看耳听心要想,触觉嗅觉和味觉。

观察事件要连贯,生活细节细体验;

观察人物抓特点,神态动作和语言;

典型特征细心看,突出特点要记全。

观察景物要联想,静态动态细端详;

形状颜色和气味,联系生活多想象。

定点观察按空间,时间变化分阶段;

动点观察写游记,地点变化要牢记;

抓住特点和重点,景物特征记心间;

观察动物很容易,外形习性牢牢记。

观察植物方法多,生长过程分四季;

静态动态要联想,联系生活举事例。

观察建筑按远近,空间方位有条理;

外形结构与作用,分类观察均须记。

观察物品很特殊,形状结构和用途;

对照特点多联想,联系生活多想象。

眼中有情笔生趣,拟人观察很容易;

万事万物皆有情,联想想象观具体。

观察不怕根基浅,窍门就是天天练;

恒心架起通天路,勤奋攀登智慧山。

   观察积累素材丰,“五觉”体验妙无穷;

学会观察写文章,妙笔生花笔生风。

 

写人作文口诀

写人作文并不难,开头概括写特点。

对照特点找事例,具体描述一两件。

一个特点多事件,巧妙构思出特点。

结尾抒情或总结,呼应开头称佳篇。

叙事写人分三段,重在突出人特点。

描写人物抓外貌,突出一点特征显;

人物语言要逼真,动作描写要周全;

心理活动细腻写,真实感人是妙篇。

总分写人抓特点,首尾照应成一篇。

对比写人方法巧,选择事例很重要。

并列写人容易学,分写事例特点多。

外号写人最有趣,对照外号选事例。

写己要写真情感,喜怒哀乐在心间。

写人多选新鲜事,新人新事最有趣。

“张冠李戴”会构思,描写人物最实用。

引用诗句赞美人,锦上添花能出神。

叙事作文口诀

叙事作文是基础,三段写法要牢记。

叙述方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记事容易学,起因经过和结果;

开头交代四要素,时间地点和人物;

事件起因点明白,经过具体写出来;

结尾交代事结束,首尾内容要略写。

倒叙方法变化多,结果提前是妙着;

开头回忆多变化,结尾照应好处多。

中间具体叙述事,细节描写要有趣;

过渡照应衔接紧,线索清楚最要紧。

选材要选新鲜事,话语实在感情真;

话不在多而在精,事不在多而在新。

一篇文章一主题,串串事例不离题;

层次分明条理清,详写略写心里明。

状物作文口诀

状物文章分多种,动物植物不相同。

物品建筑细分类,一样一样看分明。

介绍植物抓特点,枝叶花果样样全;

一年四季顺序写,生长过程一条线。

形状颜色和滋味,比喻拟人写有趣;

联系生活述感受,描写细节有情趣。

引用诗句来赞美,画龙点睛多趣味。

介绍动物有要点,外形习性是重点。

描写特点抓外形,总分说明条理清;

联系生活写习性,吃睡玩飞和叫鸣,

生活细节要具体,写出特性有感情。

介绍物品三要点,外形结构功能全。

文具玩具最常见,生活用品有千万;

描写外形有顺序,描写结构按空间;

描写功能述生活,典型细节写一段;

开头介绍名来历,结尾赞美把晴点。

状物要写建筑物,远近特点仔细看,

参观过程交代明,描写特征抓重点;

空间顺序细说明,看听想到都写全。

色彩形状细描绘,比喻联想有趣谈。

状物要写真情感,结尾抒情最常见。

写景作文口诀

写景作文最有趣,借景抒情用比喻;

景物不同特点异,抓住特点要牢记。

时间变化纵向思,地点变化横向联。

景中有人景有趣,景中有情文章鲜。

总分写景最常见,描写景物抓特点;

四季变化最常用,春夏秋冬是重点。

定点写景有顺序,时间变化分层点;

静态动态对比写,颜色形状联想变。

动点写景是参观,地点变化交代全;

首尾呼应最重要,结构完整是一篇。

联想写景最好玩,巧妙联想趣无限;

视角变化写景物,空间方位要突出;

体验写景要新颖,独特感受不一般;

分类联想细致写,下笔有趣是重点。

拟人抒情景生情,想象联想并列段;

景物童话有乐趣,细节描述新故事。

写景多用修辞法,语言优美人人夸;

首尾呼应结构新,景中有情情要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