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疝气怎么治疗啊,中医能治好吗?

 水晶宫114 2013-08-26
  小儿疝气分为小儿脐疝和腹股沟疝两类。脐疝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缺损,是腹直肌筋膜发育不完全所致。腹股沟疝可分为斜疝与直疝。从内环经腹股沟管和外环、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皮下环突出的称为斜疝。斜疝的发生主要是先天性因素,与鞘状突未闭或闭合不全有关。斜囊不经过内环,而是从腹股沟三角突出的称为腹股沟直疝。直疝是腹壁肌肉减弱所致。本病患者在站立时,屏气、咳嗽,或婴儿哭啼时,在腹股沟有肿块隆起;卧平后,则自行消失。疝囊较大时,局部有沉重下垂感。   
方1  党参川楝汤   
[组成]  党参、川楝各9g,陈皮、炙甘草、柴胡、木瓜各5g,升麻7g,云苓6g,橘核、荔枝各12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以上为1~2岁患儿用量,可随年龄增减。并用吴茱萸6g,木瓜lOg,小茴香12g,川楝、橘核各20g。共研为细末,放入铁勺内加热,分两包用布包交替敷患处1小时/次,2次/日。   
[辨证加减]  兼寒者,加吴茱萸3g,小茴香5g;兼热者,加黄柏5g。   
[临床疗效]  用上药治疗小儿疝气102例,治愈42例,好转4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0.17%。   
方2  偏坠方   
[组成]  小茴、生姜、厚朴各6g,橘核、乌药、枳壳、扁豆、车前子各10g,乌梅12g,甘草5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分6次温服,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辨证加减]  寒实肿胀者,加桂枝、吴茱萸;寒盛者,桂枝易肉桂,加制附片;硬满肿痛者,加昆布、海藻、穿山甲;坚硬不移者,加三棱、莪术;阴囊肿胀者或肿如水晶状,加木通、薏苡;兼湿热者,加黄柏、山栀子;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升麻;痰湿者,加贝母、苍术、半夏。   
[临床疗效]  应用偏坠方治疗小儿疝气89例,痊愈75例,阴囊、睾丸基本收缩且症状部分消除者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附验案1则,服药8剂后痊愈,随访4年未见复发[2]。   
方3  六味地黄汤加味   
[组成]  熟地黄、山萸肉、茯苓、泽泻、黄芪、白术、小茴香、橘核各10g,山药12g,陈皮5g,炙升麻3~5g。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内服。1个月为1个疗程。   
[辨证加减]  阴囊肿胀硬痛者,加桃仁、红花;阴囊坠胀者,加木香、炙升麻量加倍;脾虚者,加炙鸡内金、太子参。  
[临床疗效]  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小儿水疝52例,治疗1~3疗程后,治愈31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77%。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2011-10-10 16:5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