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BA的高危人群:前方魔咒注意绕行

 相约归渡头 2013-08-26
最著名的NBA魔咒是榜眼魔咒,但是你知道吗,从种族到合约到位置,能成为魔咒的东西还有很多,今年状元本内特就中了其中一种。

NBA最著名最不需要解释的魔咒可能是榜眼魔咒,不过除了自古榜眼出废柴之外,也有很多魔咒相当灵验,而且和榜眼魔咒不同,都有一定的原因可以找(榜眼的平均效率不如3、4顺位也就罢了,21世纪以来最好的两个榜眼阿尔德里奇和杜兰特恰巧碰上两个水货状元巴尼亚尼和奥登有什么逻辑可言?)。

顺带一提,我心目中的21世纪最坑爹榜眼之队:哈希姆-塔比特、达科-米利西奇、马文-威廉姆斯、埃文-特纳、杰伊-威廉姆斯。其中最难取舍的是小前锋位置,马文-威廉姆斯以其安于普通一兵,任何时候都把责任推让给队友的弱受性格而战胜德里克-威廉姆斯与比斯利。

下面是一些相对不那么著名但都很灵验的魔咒。


“美利坚白人中锋的最后希望”魔咒

案例:

这个词在国内是伴随罗伯特-斯威夫特(白人一身纹身的那个,不是黑人长得像某种爬行动物的那个)出现的,当时卡曼(掉头发之前还不太像杀人魔)、拉弗伦茨(远射和封盖技能满点)、布拉德-米勒(在加盟国王获得技巧max光环之前大伤损害了他的运动能力之前,白米勒其实有很强硬一面)都在,美国也有关于白人中锋是否绝迹的讨论,不过美国媒体对种族主义戒心高,所以这个词基本上算是中国制造。

但是这不妨碍“本土白人中锋”成为魔咒,最后一个入选最佳阵容的美国白人中锋是比尔-沃顿(1977年),诅咒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希望男”斯威夫特本人04年12顺位入选,09年告别NBA,中间因伤彻底歇过一整年,总共只打了97场比赛1500分钟——比奥登上场打球的时间还要短。犹记得西雅图媒体在球队选中乔汉-佩特罗的时候憧憬走马刺道路(当时马刺双塔时代刚结束两年)的文章,但两人都没有展现传说中的潜力,佩特罗归于平庸,而斯威夫特毁于伤病。

斯威夫特之后,以乐透新秀身份入行的就是斯潘瑟-霍伊斯,自卡曼之后最成功的高顺位本土白人中锋。因为能投篮能高位策应,在国王的三年一度被寄希望为米勒接班人,还是个坚定的共和党支持者:但是很奇怪没有被树立为白人中锋旗帜,或许是因为打法软弱,败坏中锋家风?

也有硬桥硬马的。雷霆选的科尔-阿尔德里奇因为在火箭待了半个赛季而出名,只比饮水机看守高一级的队内陆位不太让人联想到他2010年11号新秀的身份,大概因为超音速/雷霆的中锋选秀水货历史太丰富,球迷甚至懒得吐槽他是选秀水货。

美利坚白人中锋希望这个词杀伤力可能太强,以至于过去两年难得地连续有白人中锋高位入选(12年11位迈耶斯-伦纳德,今年第4位科迪-泽勒)也没人旧事重提,球迷们若非已经绝望,就是害怕被诅咒。

魔咒的威力来源:

霍伊斯可以作为标本研究。生涯还算成功,今年才25岁的他从没有被看做美利坚白人中锋希望,原因很可能是就打法:生涯不到47%的命中率和中锋这个词连起来有点难看。但他飘着打也出于无奈:在NBA速度提升的年代,他们没有欧洲内线自带战术库的属性,也没有黑人的运动能力,没有也不敢继承前辈的恶汉作风,剩下的本领就是投篮和掩护,于是乎被斥为软弱。

 
全额中产魔咒

案例:

以前,中产阶级特例的起薪额度是用“联盟平均工资”来定义,新劳资协定则直接规定了协定期内每年的起薪额度,大体上,拿这个特例的人在合同期间拿到的是比联盟平均工资高一点点的薪水。

就是这个联盟平均工资,如果全额砸一名球员,坑爹的可能性就很大。

以下是05年到10年拿到全额中产的球员:
 
05年签:5年2900万:杰罗姆-詹姆斯
06年签,5年3025万:拉德马诺维奇、贾里德-杰弗里斯、纳兹尔-穆罕默德
08年签,5年3240万:德萨加纳-迪奥普、尤德里
09年前,5年签3395万:慈世平
10年签,5年3344万:阿尔-哈灵顿、马修斯

9人中,05年和06年签约的4人,加上慈世平,最后都遭遇买断或者特赦;哈灵顿、迪奥普之所以没被买断也只是因为球队需要有人填工资单的原因,也就是有7人在合同后期变成球队累赘。9人中只有一张半合同在合同执行期间堪称物有所值(一个马修斯,半个慈世平),也就是说只有16.7%的良好率。如果算上古登、卡迪纳尔这种比全额只差百十万美元的合同,全中产的坑爹度就更高了。

因为全中产的失败率高,这两年球队明显变得谨慎。更多球队会拆掉中产合同分给多人,即使全额签一人也不签满年份(杰克、特里、路易斯-威廉姆斯等人都只签3年中产)。2011年新版劳资协定将中产特例缩减到4年,而三年来只签约两张全额中产合同,快船2012年签克劳福德是个价廉物美的选择,今年奇才续约韦伯斯特则是工资总额不高,球队急需成绩的选择,如果韦伯斯特不坑爹的话,全中产恶名有洗刷的可能性。

魔咒的威力来源:

1 在杰罗姆-詹姆斯、拉德马诺维奇、蒂姆-托马斯等人疯狂拿全额中产的年代,全额中产被当作一个标准,稍稍不够格的球员也往上靠。如果以上人等拿的是3年1200万的合同,很可能不会悲剧。

2 上一代劳资协定中,中产合同起薪虽然是联盟平均年薪,但涨幅比平均年薪高,两三年内性价比就显著下降。

3 续约本队球员一般用不着中产合同,大多是签约其他队的自由球员时使用,抢人必然要溢价。

4 任何球队只要愿意,都可以留下本队身价为中产合同(要么用伯德权/早伯德权,只有非伯德权的话还能用中产特例),母队既然放人,一般都是衡量过性价比的决定。

 
不三不四魔咒

案例:

不三不四在这里与人品无关,只是一群在NBA打小前锋技术或速度不适合,打大前锋身高不适合的球员的统称。勒布朗和杜兰特从来都不是不三不四型球员,他们新秀赛季,一个代打控球后卫,一个打得分后卫,速度、技术都没问题,属于身高超标类型。

本内特当选状元的时候我列过矮壮臂展男的低成材率,但那只是不三不四魔咒的一部分。当时列出的人里,属于乐透新秀的是迪奥古和迈克-斯威特尼,两人都是9号新秀,身高不足但臂展长,大学时代是纯内线球员,进入NBA后都没有尝试过转型三号位,属于不三不四但硬顶大前锋类型的悲剧案例。

大学时代就介于三四号位之间的球员一般会选择进入NBA后改行小前锋,这类型近年来最失败的案例是两个榜眼秀比斯利与德里克-威廉姆斯,尤其威廉姆斯最典型。比斯利的失败还有部分原因是个性不佳,毕竟仅以面框能力来说,比斯利有潜力转型成重型小前锋;德里克-威廉姆斯迄今只能靠快攻、外线三分之类的机会捡分,找不到在大学时代命中率接近六成的强悍攻击力,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持球攻击能力不足。

和杜兰特同时入行的杰夫-格林,在上赛季后半段爆发之前也是定位尴尬的代表。他和杜兰特组俄城双少的时代,他打小前锋,杜兰特打得分后卫,两人防守时速度都不够;但如果杜兰特回到小前锋,硬扛大前锋的格林又扛不动。上赛季后期格林爆发也是因为凯尔特人祭出怪阵,用巴斯、格林和皮尔斯同时上场,给了格林一个非常模糊的球场定位。和格林类似的还有莫里斯双胞胎,尤其是其中比较偏小前锋的马库斯。马库斯-莫里斯和格林的共同点是身高不足的同时,也没有特别劲爆的身体素质,所以篮板始终抢不好。

除了不三不四,双能卫也曾经是NBA中坑爹的一群人,不过随着NBA速度提升,1米98左右的“标准身高”得分后卫凋零,类似埃里克-戈登、贾马尔-克劳福德、梅奥、雷迪克这样身高尴尬的人有崛起势头,让摇摆人家族只剩下三、四号位摇摆这一类承担尴尬。

魔咒的威力来源:

纯属对位问题。事实上,凯尔特人巴斯和杰夫-格林的案例或许预示,过几年那些有天赋的不三不四球员也可能随着联盟人员变化而升值,不三不四球员的困扰来源于不适应对手,但对手如果也都不三不四呢?天赋就有用了。科比、麦迪、卡特等人老去后,6尺4甚至更矮的得分后卫纷纷先发就是个先例。

或许状元郎本内特能赶上这样的新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