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在北方的寒冷地区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门诊接诊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49岁,发病过程2个月~20年。诊断依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1.2 方法 用自制配方,(草果9.4 g,木香10 g,丁香6.3 g,茴香6.3 g,红花5 g)和(红花10 g,红檀香10 g,云香10 g,丁香5 g,莲子5 g,木香5 g,河子5 g,栀子5 g,川楝子5 g,牛黄5 g,麝香0.5 g,犀牛角5 g,硼砂5 g),早晚各4 g,(石榴皮25 g,豆蔻3.2 g,荜茇3.2 g,肉桂3.2 g,红花13 g)中午4 g口服;30天为1个疗程。3~4个疗程后,观察3个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标准:临床症状和心脏听诊均在正常范围,辅助检查心电图、B超等均正常。停药后观察3个月,无复发症状。显效:临床症状及心脏听诊有所改善,但杂音存在,辅助检查支持以上临床表现。无效:经3个疗程的治疗,其临床症状心脏听诊及辅助检查均与治疗 2.2 疗效 经过3~4个疗程的治疗,5例患者有4例治愈率(80%),1例显效,显效率为20%,总有效率达100%。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6岁,农民,3年前确诊风湿性心脏病,自述40多岁就有劳累或上坡路时自感气短,两年前其父病逝,因而伤心过度,病情有所加重,在当地和包头附院治疗,疗效欠佳,后转达旗医院内科治疗,1个多月也未见疗效,而且症状 4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在蒙医理论中属心脏希拉乌素病的范畴,认为该病主要由寒冷、潮湿、劳累过多等因素引起。开始侵犯关节、肌肉等外围组织,进而侵犯心脏瓣膜等组织。病变区的希拉乌素增多,表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所以抗风湿、通血气、干希拉乌素是该病治则。我们用了以文冠木、草决明、野麻子、毕卜、草果、广木香、沉香、藏红花、珊瑚、珍珠、干姜为主的配方进行系统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从疗效分析,该配方具有明显的组织修复、抗风湿和强心的作用。所以认为该配方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
|
来自: 神医图书馆318 > 《心痹=风湿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