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支招出国深造攻略
确认出国要从大一开始努力
晨雾 / 转帖
2009年毕业于阜阳一中的闫令琪,是当年我市高考理科状元。进入清华大学后,他不仅在学习上刻苦勤奋,还广泛参加社会实践。今年8月,他将飞往美国,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硕博连读。
高中如何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进入大学时代,该如何合理安排学习、实践?毕业出国深造,需要何时准备,如何准备?记者近日专访了闫令琪,听他讲述大学经验及成功的出国深造攻略。
合理方法能让学习事半功倍说起高中期间的学习方法,目标性、计划性、劳逸结合是闫令琪列出的关键词。
“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实力。”要想有一个理想的分数,就不能无谓失分,在平时练习时,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小错误。例如数学选择题,一旦做错了一道题,就要逼迫自己去多做几题“长记性”。
时间分配上,闫令琪认为在校时间要合理利用,不能一味注重数理化,而忽视了语文和英语;一天的劳累学习后,回到家里可以适当放松,劳逸结合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
闫令琪特别提到不要做无用功。例如数学大题中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题没有太多花样,对于这类题,只要知道思路,无需浪费太多时间。对于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要会在做题的同时总结方法;而对于基础题注重运算能力,切勿粗心而丢分。
有目标才能防止无所事事
“不是考上大学就能高枕无忧。”闫令琪说,进入大学,仍然要坚持有目标。
经过高中的(练,许多人初进大学都会不适应。因为没有家长老师的看管,过度的放松常常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变得颓废。对于这样的情况,闫令琪表示,只要有目标就会有动力。
现在公司招聘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在上大学时,要多学习专业知识,给自己充电。
“上了大学,学习固然重要,但课余时间的社会实践同样必不可少。”刚进大学时,闫令琪就从班长做起,培养自己的能力。总结四年的大学生活,他觉得在学习的同时,还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虽然累但很充实。
出国准备要从大一开始
初进大学时,闫令琪就确立了毕业出国深造的目标。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他一直在为出国深造做着种种努力。
“建议有出国想法的大学新生,大一时,可找到辅导员和师兄,询问出国相关事宜。”闫令琪说,大一时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所在学校以脱颖而出的优势备战出国深造。大二要进行各种英语考试了,GRE和托福是必须通过的两关。这些考试对词汇量的要求特别大,建议可利用高中学习英语的各种方法,背单词、做模拟题,以顺利通过考试。
记忆深刻的是大三。从寒假开始,闫令琪每天晚上要熬到夜里3点才能回到宿舍,他积极准备着一篇全英论文,在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
总之,要想出国深造,成绩必须首先能够保证。其次,由于对方学校希望学生能够在学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尽早参与实践、参与学术科研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闫令琪已经拿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全额奖学金。他期待能在异国的知识花园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本报记者牛桂芹 通讯员李冰 实习生马晓婧
晨雾点评:
这位闫令琪同学的经验之谈希望今年刚刚走进大学校门,未来准备出国读研的同学能够吸取。即便是清华的毕业生,能够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全额奖学金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本科毕业申请美国高校如果对学校选择没有要求并不难。如果要申请名校深造不是单纯地比拼分数,是分数、语言、学术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比拼。需要分阶段地从大一就开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