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苗族的来源

 民族地志 2013-08-28

古代的重庆民族地区是一种原始形态的村社共同体。自秦以来,常用“地名+蛮”来称呼当地的少数民族。秦汉时,渝东南苗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统称为“巴郡蛮”、“南郡蛮”、“武陵蛮”、“五溪蛮”等。之后,又将住在酉阳的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统称为“酉阳蛮”。隋朝时,在今彭水建立了黔安郡,《隋书》又将渝东南苗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统称为“黔安蛮”或“黔安夷”。唐代,将渝东南苗族称做“苗众”。樊绰《蛮书·卷十》云:“黔、泾(涪)、巴、夏(夔)四邑苗众,祖乃盘瓠之后。”《宋史》中将渝东南苗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统称为“施黔高涪,徼外诸蛮”(卷496)、“黔州蛮”(卷9、卷493)、“彭水蛮”(卷496)。《元史·世祖本纪》中将渝东南苗族称作“诸峒苗蛮”;《文献通考·舆地五》将黔州列为“古蛮夷之国”;明、清以后,重庆苗族才被称做“苗”、“苗族”、“苗人”、“苗民”。

在重庆民族地区苗族人口最多的彭水县、秀山县、酉阳县和黔江区,对于苗族的来历均有详细的记载。

一、彭水县域苗族的来历

在其《彭水县志》中对苗族的来源是这样记述的:彭水县域苗族主要来自蚩尤、驩兜、盘瓠和共人等古老部落,少数为近现代迁入定居的苗民[1]。上古时期,蚩尤与黄帝在涿鹿战败后,便向南方流徙。经湘西入彭水县境,开发利用郁山天然盐泉,繁衍人口。后来,被舜帝放逐于湖南大庸境内崇山的驩兜部落,向南进入彭水县境。他们制盐、采丹,种植谷物蔬菜,逐渐强盛起来。而巴国的“属”、“共”人,即板楯蛮的龚姓,顺着阿蓬江入乌江,散居山野,繁衍后代,现龚、洪两姓,为其后裔。到了汉代,盘瓠部落在湖南泸溪一带强大起来,汉朝廷连年派兵征讨,迫使他们向西迁徙。进入武陵地区后,分支迁平款(今秀山)、酉阳、务戒(今武隆)等地,不少人留在彭水产盐区,开发盐丹,开辟水道,发展航运。到唐代,田、谢、朱、杨、冉、雷、向(相)、李、邓等姓,俱为苗民。从元到明代,多次“赶苗(蛮)拓业”,劫后余生者大多逃亡他乡,少数避进山林,隐姓埋名,谎称汉民。在招民垦殖的外来移民中,部分远走他乡的苗族而逃难来县的苗民,也自称汉族。20世纪80年代,他们才恢复原来的民族成份。清代以来,贵州省沿河、务川、道真和四川省酉阳、黔江、石柱等县婚嫁入彭水的苗族人不少,也有部分苗族人调动来县工作。

二、秀山县域苗族的来历

《秀山县志》对秀山县苗族来历的记载与《彭水县志》的记载有一定的差异[2]:苗族自称“阿雄”,清末民初时改称“苗胞”。夏禹时代,在今大庸一带的崇山(今武陵山)形成了古代的苗蛮居住区。据《越绝书》记载,上古时代,蚩尤所统辖的九黎部落联盟之后,有个“三苗”部落联盟,因战争逐渐由汉水流域移居洞庭湖周围一带。其中,有一个称作驩兜首领的部落,进入今湖南西北部。《史记·五帝本记》称:“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读史文献通考》证实为“苗,古三苗之裔也,自长沙、沅、辰以南尽夜郎之境多有之,与民夷杂处,通曰南蛮”。民夷,即今中原人和其他南方民族。商周时,古苗人在这里凡事以歌舞事神,流行巫风,形成了现在的巫文化,故商代称这一带为“於(巫)之地。”春秋时,占据湖北和川东一带的楚国,开拓今鄂西一带的巴国江南地后,迫使当地的巴人首领逃入今武陵山区一带,做了五溪蛮首领。西汉在这里设武陵郡,这一地区的居民被称为“武陵五溪蛮”,亦称作“武陵蛮”。苗人是其中主要的部分。这时的五溪地,正是今大庸崇山周围澧水五溪。《后汉书》记:“光武中兴,武陵蛮特盛”。在东汉初,光武帝刘秀四次派兵进攻武陵五溪,迫使五溪各族沿沅江各支流,大量西迁南移。贾耽的《四夷述》说:“黔州(今彭水),武陵五溪蛮之西界也。”故《黔南识略》说“汉时思南(今贵州思南县)尚陷武陵蛮中”(尚,东汉马援部将)。证明五溪民族越过酉水流域,向西进入川东南和黔东北各地的乌江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五溪的概称已属上述地区,即沅水上游及以西地区。北魏时,郦道元撰《水经注》就将五溪定位在沅江上游北岸的五条支流地区。晋时常璩《华阳国志》把五溪地方纳入巴国范围,因这些地方均属春秋时巴国南部。晋永嘉(307312年)以后,武陵实现自我统治250多年,促进了酉溪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隋唐至宋代,居住在五溪的民族已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南宋时《溪蛮丛笑》序中指出:“五溪诸蛮,皆盘瓠种也。聚落区分,各亦随异。沅,其故壤。环四封而居者有五:曰猫,曰徭、曰僚、曰仡佬、曰仡伶。”其中猫,即苗,在酉溪蛮称王以后,苗族成为五溪重要的民族。南宋以后,今秀山西南为杨氏土司占据,其东北为田氏土著统治。此间,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进入了十分稳定的时期。从明代起,文献史料对今县境苗族主要姓氏分布情况及其政治生活与斗争历史均有明确记载。居住溶溪的有石、皮、吕、龙、麻五姓;居住平茶的有伍、龙、舒、向四姓;居住石耶、梅江的有吴、龙、廖、石、麻五姓。这些苗族姓氏,在秀山至今无甚变化。其中吴、龙、石等姓为大姓。

三、黔江区域苗族的来历

《黔江区民族宗教志》对苗族是来历有十分详细的记述[3]:黔江的苗族与远古的“九黎”、“三苗”、“南蛮”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远古时有九黎,首领蚩尤,曾与炎帝、黄帝大战于涿鹿,战败南迁,在长江流域洞庭湖一带建立“三苗”国。后因不敌尧、舜,又被迫迁徙。《尚书舜典》云: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驩兜率领部分苗民西迁,流亡于今武陵山区。秦汉以后,大部分苗民定居武陵山的五溪流域。最早进入黔江境内的苗民大约在先秦时代。1988111日《涪陵日报》载文说:“郁山发现了驩兜画像砖。所画人像为人脸、鸟嘴、有翅膀。这与《山海经》描绘的驩兜形象相同,显然是驩兜像。砖则是汉砖,这就是说汉朝时郁山镇一带(含黔江)的居民把驩兜当着他们的祖先,他们是“三苗”的后代。以今彭水为治所的黔州(包括黔江在内)是“五溪”之地,是“放驩兜”之“崇山”。从秦汉及至隋唐,居住在五溪的苗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曾泛称为“黔中蛮”、“五溪蛮”、“盘瓠蛮”等等。唐、宋之际,史籍上把“苗”从“蛮中分出来,称为“苗”。《溪蛮丛笑·叶钱序》称“五溪之蛮有五,苗为其首”。《元史》中出现苗酋、苗蛮的称谓,《明一统志》始以苗族称其族体。

    苗族在黔江的历史悠久,他们或属“百濮”系统,或与“百越”有关。其中,有的为“盘瓠种”,有的成为苗徭族的先民,尤其是“獠”与苗关系最为密切。《苗防备览》说:“僚人在土村为土人,在苗寨为苗人。”

龚、胡、秦、向是黔江苗族的四大姓,人口较多。据《龚氏宗谱》载:“我龚姓一族,世居黔地,其来久矣”。“先租至江西,有兄弟三人,龚不亚涌、龚不烈诵、龚不礼体,即是驸马,统领胡、秦、向三姓人马,捕猎游观,来此四川黔江,得见水寨为紧要之地,即此安营乐(落)业”。据《黔江县志》载[4]:“龚氏从江西分四支入川。龚巨川一支,其始祖于唐中叶迁来黔江,住麻田坝、瓦屋弯等地。明嘉靖时龚巨川住官渡河水寨。此外,龚启禄、龚永昌、龚朝雄三支于明正统、万历、崇祯时,先后从江西迁入黔江之盾,龚氏四支于清代合族,后裔分住蓬东、正阳、冯家坝镇、五里、蒲花、太极、金溪、西泡、沙坝、邻鄂、石会等乡”。

共工、驩兜、盘瓠等都是南方苗民部落。“先祖自江西”,江西正是历史上三苗国的领域。“捕猎游观到黔江”,说明迁入黔江的时间久远,故称“世居黔地”。他们到宋、元时期,在黔江境内发展壮大起来,割据自强,称雄一方。清咸丰《黔江县志》载:“黔江至宋元以来,半没于夷,为龚、胡、秦、向四土豪所据。龚据水寨,胡据峡口,秦据册山,向据后坝。”相传,明代龚巨川,还称“沿河土司”。“沿河”阿蓬江官渡河。《龚氏宗谱》称:族人宋、元、明,世为黔邑宣尉使(土司)。传说无据,未见史籍,而雄居一隅,却是历史。在太极乡金团村有棵古枫香树和三棵大杉树相传为龚姓祖先所栽,被视为“祖宗树”。黔江境内原有许多大石墓,称为“苗坟”或“苗生基”。

    黔江的苗族,还有一部分是从湖南、贵州等地辗转迁入的。宋代,湖南的一支苗民,迁酉阳大杉树落业,其后裔分居酉阳、秀山、黔江各地。据《永绥厅志》记载,“苗姓吴、龙、石、麻、廖五姓为真苗,其杨、施、彭、张、洪诸姓乃外民入赘,习其俗久,遂成族类。”黔江现吴、龙、石等姓皆有,且都言由湖南迁来,酉阳大杉树起祖。肖、聂、汪、汤、易等姓均言为明洪武年间迁入,世人将他们称为“苗”。

在明洪武年间与清初,黔江一带地区曾发生过两次较大的“赶苗拓业”事件。产生的原因:一是在战乱之后,四川人口大减,政府招募、鼓励外籍人口来川落户,于是,出现了湖广人口群体来黔江的情况,他们人多势众,一些大姓又采取插标为界划定地盘的做法,苗民被迫迁徙。二是封建王朝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对苗族群众进行追赶和剿杀。大量的苗族群众为逃命被迫迁徙,藏匿于岩洞、溶洞或林中,不敢再穿自己的服饰,讲自己的语言,在生活上渐习汉俗。“改土归流”以后,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政策。强迫同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婚俗、服饰、饮食、剃头、敬奉等方面,如强求供奉祖先,令其剃头,禁男女同行(强调男女有别),禁以情歌为媒(强调婚姻须用媒妁,男女都得听父母之命),禁杀牲饮血,强调公媳内外有别,服饰要分男女,禁在火铺上睡觉(要设床铺于各室),禁用土司时的老戥(秤)。四是自然融合。在与土家族、汉族的长期共处中,吸收了他民族的文化,使自己的民族外部特色有很大的改变。现在黔江的苗族在外部特征上与土家族、汉族基本相同。

四、酉阳县域苗族的来历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载有苗族的来历[5]:关于酉阳苗族的来源,意见也不一致。有人认为现在苗族的祖先,是远古时代的“三苗”,也有人认为是殷周时代的勇人,而对于髯人的族属又有不同的看法。根据较多的历史资料分析,可以认定现在的湘渝黔边区的苗族是古代“三苗”集团中一支的后裔。“三苗”是远古时候就居住在江淮流域及其以南一大片土地上的庞大的部落联盟。传说在唐虞时代,由于“三苗”向北拓展,与企图向南发展的华夏族发生冲突,双方爆发了几次战争,“三苗”受挫后退守在“左洞庭、右彭蠡”之间的长江中游地区,仍有一定势力与华夏族抗衡。于是禹又向“三苗”大举进攻,“三苗”大败,从此一蹶不振。其中一部分被俘,成了奴隶;一部分留居荆楚一带,其中有一些与当地居民融合成所谓“荆蛮”;还有一部分向南向西逃走,有的逃到粤桂,有的逃到黔中。春秋战国时,楚国不断向外扩张,又迫使原住洞庭、彭蠡之间的苗民向西迁徙,进入黔中。酉阳是黔中地区的组成部分,因此酉阳的苗族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

苗族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和融合了其他相邻而居的部分民族。从汉代起,史籍上不称“苗”而侮称为“蛮”,把湘、黔、川边境的苗族连同其他少数民族,笼统地称为“黔中蛮”、“五溪蛮”、“武陵蛮”,居住在酉水流域的成为“酉溪蛮”。直到南宋,“苗”之名才见诸史籍。

从东汉建武年间先后派李嵩、马援征讨“武陵蛮”起,历代封建王朝多次派兵进攻五溪地区的少数民族,迫使一些苗民再向西迁徙,一直迁到黔西北和川东南地区。此外,由于自然灾害的侵袭,生活条件的恶劣,也曾引起苗人的迁徙。因此,酉阳境内的苗族也不是一次从一个地方迁来的。

综上所述,著者认为,今重庆苗族的来源主要为“古三苗遗种”、“盘瓠之后”,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世居土著、移民迁徙、避难落籍、募民垦荒等也不失为苗族的来源。同时,魏晋时期在渝东南十分活跃的僚人,后来住在苗寨者融入了苗族;綦江苗族为300多年前从云南、贵州移入县内高寒山区(《綦江县志》载);万盛苗族多为清初“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广和贵州迁来万盛定居;南川苗族为清初四川“招民耕种”时从湖北孝感迁来,有陶、罗、熊、杨等姓,今居南平镇后山村一组[6]

本文摘自《重庆世居少数民族研究·苗族卷》

[1] 彭水县志编纂委员会:《彭水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27728页。

[2]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秀山县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455页。

[3] 李正奎:《黔江区民族宗教志》(前13世纪-2008),重庆市黔江区民族宗教志编纂委员会2010年第92 

94页。

[4] 四川省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黔江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第618页。

[5]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2021页。

[6] 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庆民族志》,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199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