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河古街区复兴改造项目昨开工

 张秋兵 2013-08-28
本报讯 (记者高裕明通讯员翟健) 记者高裕明通讯员翟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02-21 11:21  
昨天,市区重点城建工程稻河古街区复兴改造正式开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稻河古街区复兴改造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计划年内完工。
最老古街区成新亮点
    据了解,稻河古街区在工行泰州分行后身,形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为我市现存最老最完整的街区。早期为客家移民社区,五条巷皆南北走向,东西排列。每条巷长度在百米左右,宽度约三米,巷与巷之间的距离约50米,五条巷通过横巷衔接。街区内有文保单位、遗址旧迹、故居宅第、古井桥梁、古树以及历史河道等近75处。其中,周氏住宅为省级文保单位;钱氏住宅、戈氏住宅等为市级文保单位。街区保护规划确定保护范围北起工人路,东至草河,南至原中央国际购物中心和锦泰商城以及东进西路,西至青年北路,占地面积约15.47公顷。其中一期工程北起五巷传统街区,南至东进西路,西起青年路,东至海陵北路,约为6公顷。
    一期工程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由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先生担纲设计。其总体设计理念为“和谐发展,传承创新”。通过研究和领会泰州传统建筑的特质,以现代的设计思维,根据此时此地的资源与限制,大胆构思,精心设计,把既蕴含传统气质又展示现代思维的“泰州新建筑”作为建筑创作的目标。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现代建筑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振辉,是何镜堂先生工作室的一员,此次参与稻河古街区的设计工作。他说,“稻河古街区整体空间序列设计以多儿巷一号为重心谋篇布局。东面的稻河头城市广场既是周边城市片区的公共开放空间,也成为整体空间序列的大气铺陈;中部的主体建筑韵律明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自东向西徐徐展开,以南北两组宅院交融的展厅建筑凸显长达百米的中央水庭,序厅和谐厅以水面映衬的多儿巷一号为主景,将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原中央国际购物中心将拆除
    “此次改造,将全面拆除原中央国际购物中心大楼,建设转角集散广场、入口序列广场和亲水休闲广场。”张振辉告诉记者,转角集散广场主要为实现人流及车流的集散而设置,并设有地下停车库出入口、小汽车临时停放点以及旅游大巴停放点。同时,东进西路与海陵北路的交角处的绿化带可在一定程度上屏蔽十字路口的噪声。入口序列广场是进入展示中心的前奏空间,通过序列化的铺装及绿化设置,实现从城市到展示中心的空间过渡。亲水休闲广场以稻河水面以及稻河头叠水景观为主景,营造宜人的亲水环境。稻河头广场负一层设公共卫生间、便民服务设施以及车库。负二层为设备用房及车库。
    此外,展示中心建筑群位于五巷片区以南,东进西路以北,多儿巷一号以东,原中央国际购物中心以西,是以多儿巷一号为对景,以“镜池”为景观轴线,南、北、东三面围合的展示建筑群。
工行大楼将进行立面改造
“备受关注的工行大楼,在此次改造中,经高手巧妙打扮后也将为街区创设另一番意境。”张振辉告诉记者,在此次规划中,工行大楼一直是设计团队心头的“坎”,经多次踏勘现场,最终何院士建议对工行大楼整体立面包装,结合古街区保护,保持风格一致性。充分考虑工行大楼与城市的关系、工行大楼与多儿巷一号的关系,将工商银行立面裙楼分为沿街面和背街面两部分改造。沿街面延续展示中心立面机理,采用地方灰砖砌筑,背街面采用玻璃幕墙与多儿巷一号形成虚实对比。
    据了解,展示区规划除工行大楼立面改造外,还包括多儿巷一号周边的景观设计、接待厅以及五巷示范建筑群单体设计。改造中,将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凸显多儿巷一号的前提下,使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再现展示区的历史风貌。
    最终将形成这样一个游览路线,即由东侧入口广场进入展示中心,从和谐厅左转开始参观南侧展示区。沿着玻璃长廊从南侧展示区的西侧进入展厅,在首层东端转折向上,二层从东向西参观并在西端通过垂直交通下到地面层,开始进入多儿巷一号展示区。展示中心与多儿巷一号展示区共同形成环状的参观流线,参观人流从北侧展示区西端向下进入展厅,参观完北侧展示区,最后回到和谐水庭。
街区改造,百姓称快
    稻河街区改造复兴,最大受益者是谁?老百姓是否支持?昨天,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穆晓虎,原泰州天孚焊接材料厂职工,父母、妻子、女儿等一家五口,居住在稻河路33号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平房里,长达30年。为方便生活,他在屋内做了简单分隔,里间摆了两张床,一张女儿的,一张他们夫妇的,外面也放了一张床给父母用,同时兼做餐厅。“这种生活太不方便了,尤其是到了夏天,一家五口住在一起,闷得慌。还有,每天早上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到很远的公厕倒痰盂。”穆晓虎说,30多年来,全家都在这儿将就着。好不容易盼到拆迁的这一天,不用动员,去年我家第一批搬出街区。
    李峰和父母、妻女住在周氏住宅其中一间屋子里。去年,街区拆迁工作启动后,一家人感到非常茫然,原因是,他们生活在此近50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后来在拆迁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与解释下,父亲第一个“动摇”了,父亲说,街区改造是件利民的大事,我们不能拖后腿,更不能设置障碍。随后,做通了家里所有成员的工作,第一批签约。现在房子选在美好上郡。
    “在父亲的影响下,周围邻居都先后签约。”李峰说,现在,父亲还决定要参与街区改造的工作,几乎每天都要到现场看看,不时提提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