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凝胶是一种固体物质形态,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之一。一般常见的气凝胶为硅气凝胶,但也有碳气凝胶存在。 因为密度极低,目前最轻的硅气凝胶仅有3mg/cm3 ,比空气重三倍,所以也被叫做“冻结的烟”或“蓝烟”。由于里面的颗粒非常小(纳米量级),所以可见光经过它时散射较小(瑞利散射),就像阳光经过空气一样。因此,它也和天空一样看着发蓝,如果对着光看有点发红。由于气凝胶中99.8%以上是空气,所以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一寸厚的气凝胶相当20—30块普通玻璃的隔热功能。 气凝胶在航天探测上也有多种用途,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和美国“火星探路者”的探测器上都有用到这种材料。气凝胶也在粒子物理实验中,使用来作为切连科夫效应的探测器。 气凝胶因其半透明的色彩和超轻重量,有时也被称为“固态烟”或“冻住的烟”。这种新材料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摄氏度的高温。它可以承受相当于自身质量几千倍的压力,此外它的导热性和折射率也很低,绝缘能力比最好的玻璃纤维还要强39倍。 在强激光研究方面,气凝胶纤细的纳米多孔网络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结构介观尺度上可控,成为研制新型低密度靶的最佳候选材料。 在作为隔热材料方面,硅气凝胶的折射率接近1,而且对红外和可见光的湮灭系数之比达100以上,能有效地透过太阳光,并阻止环境温度的红外热辐射,成为一种理想的透明隔热材料,在太阳能利用和建筑物节能方面已经得到应用。通过掺杂的手段,可进一步降低硅气凝胶的辐射热传导。 由于硅气凝胶的低声速特性,它还是一种理想的声学延迟或高温隔音材料。 在环境保护及化学工业方面,纳米结构的气凝胶还可作为新型气体过滤 ,与其他材料不同的是该材料孔洞大小分布均匀,气孔率高,是一种高效气体过滤材料。由于该材料特别大的比表而积,气凝胶在作为新型催化剂或催化剂的载体方而亦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储能器件方而,有机气凝胶经过烧结工艺处理后将得到碳气凝胶,这种导电的多孔材料是继纤维状活性碳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碳素材料,它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电导率。如在其微孔洞内充入适当的电解液,可以制成新型可充电电池,它具有储电容量大、内阻小、重量轻、充放电能力强、可多次重复使用等优异特性。 在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方面,由于硅气凝胶的纳米网络内形成量子点结构,化学气相渗透法掺Si及溶液法掺C60的结果表明,掺杂剂是以纳米晶粒的形式存在,并观察到很强的可见光发射,为多孔硅的量子限制效应发光提供了有力证据。利用硅气凝胶的结构以及C60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可进一步研制新型激光防护镜。 此外,硅气凝胶是折射率可调的材料,使用不同密度的气凝胶介质作为切伦柯夫阀值探测器,可确定高能粒子的质量和能量。因高速粒子很容易穿入多孔材料并逐步减速,实现“软着陆”,如选用透明气凝胶在空间捕获高速粒子,可用肉眼或显微镜观察被阻挡、捕获的粒子。
2012年9月, NASA的Glenn研究中心赋予了气凝胶的功能,比如超级隔热服,特殊过滤器,冰箱薄壁和超绝缘的建筑物等。新开发的材料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坚固性,能够承受折叠,褶皱,破碎,踩压等各种极限测试,比传统气凝胶强500倍。[1]
![]() 2002年,美国宇航局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更结实更有韧性的气凝胶。美国宇航局现在已经确定,在2018年火星探险时,宇航员们将穿上用新型气凝胶制造的宇航服。该公司的资深科学家马克?克拉杰沃斯基说,只要在宇航服中加入一个18毫米厚的气凝胶层,那么它就能帮助宇航员扛住1300℃的高温和零下130℃的超低温。“这是我见过的最有效的恒温材料。”马克如是说。
气凝胶在航天中的应用远不止这些,美国国家宇航局的“星尘”号飞船正带着它在太空中执行一项十分重要的使命——收集彗星微粒。 2、防弹不怕被炸 3、可处理生态灾难 4、网球拍击球能力更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