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渠哪得清如许 ——对淅川县综合整治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的调查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庸庸学馆 2013-08-29
问渠哪得清如许
——对淅川县综合整治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的调查
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担负着保护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重任。调水在即,该县以“一改双优”活动为抓手,全面启动了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随着活动的扎实开展,有序推进,活动成效逐步显现,水源地更加洁净,丹江水更加清澈。

  做法与成效

  直面问题,迅速行动。媒体对丹江口库区淅川县境内个别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曝光以后。淅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当晚,淅川县连夜召开县委常委会,收看报道内容,统一思想认识。常委会认为,淅川县只有把水质保护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变被动为主动,不讲条件不讲代价,以坚决的态度、断然的措施、铁的手腕对库周生态环境进行彻底整治,才能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县政府也连夜召开县长办公会,迅速研究具体整治措施,并于次日凌晨由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赶赴现场排查问题、组织整改。

  精心组织,稳步实施。为推动综合整治活动深入开展,淅川县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委书记马良泉任政委、县长赵鹏任指挥长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导三个小组,清理取缔库区水上饭庄、工业企业污染、违法建设和违法采矿、涉水旅游项目、网箱养鱼和典型案件查处等六个分指挥部。责任明确到人,任务细化到项,做到清理整治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涉及点多面广,需要多个关联部门密切协作。该县从环保、国土、林业、水利、工商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联合执法,集中查处。为扎实开展综合整治活动,淅川县还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建立整治工作日报告制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卡死时间节点,限时集中整治。对处理难度大、容易引发不稳定的41729箱养鱼网箱取缔工作,该县实施奖励激励。县纪委监察局还出台了专项责任追究办法,对在综合整治工作中措施不力、失职失责的,依法依纪予以严肃处理。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央视曝光的问题,淅川县痛定思痛,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排查隐患。他们对境内环丹江口库区可能存在污染的项目进行地毯式搜索、拉网式排查、网格化监控,做到不留死角、不存空档。通过排查摸底,该县发现直接污染水质的主要是污水和垃圾,污水来自城区内河和企业,垃圾主要是库周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针对全县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区“三河两沟一渠”、库周码头、库周餐饮船只和水上游船、环库景区景点,以及企业点源污染等重点部位,该县组织人员认真排查具体问题,(下转A3版)上接A1版)确定治理措施和目标,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进行治理。

  对城区内河,重在清理生活垃圾、研究直排口治污措施;对库周码头,重在清理生活垃圾和堆积的漂浮物;对库周18艘餐饮船只,拆除招牌并搬走灶具、餐具予以封存,将船全部拖到岸上;对水上游船,全部停止营运,逐步更换动力设施;对环库景区景点,停止涉水项目营运和违法建设行为,限期完善环评和土地手续;对企业点源污染,先予以关停,限期治理达标验收后,方可恢复生产。

  健全机制,确保长效。为使水质保护逐步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自7月5日起,该县开展千人护水专项行动,拿出2000万元,从县直单位、库周乡镇和保洁公司抽调人员1900余人,成立五支护水队伍,统一着装,对城区河道和重点部位的垃圾、堆积物、漂浮物进行经常性巡查、全天候保洁,对破坏生态、污染水质的行为进行联合打击。

  该县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全面启动清洁家园行动,实施河道环境、乱采乱倒、环境污染三大治理工程和城乡环境洁化、城乡绿化、城市空间美化三大提升工程,致力于减少并控制环境污染,促进库周环境改善。

  为减少库区面源污染,淅川县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专门政策,实行财政补贴,在环库区乡镇推广施用源科生物公司生产的“渠首神”牌绿色营养复混肥,从今年开始每季度试点推广施用5万亩。对高标准粮田示范方,集中连片种植面积200亩以上的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施用“渠首神”复混肥的,每季每亩补贴100元。

  在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开展期间,县指挥部办公室会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联合县电视台,对整治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现场录像,跟踪播报,并印发督查通报。从7月份开始,每周均由县政府值班领导带队,环保、住建、工信、水利、工商、城管等单位人员参与,对城区两镇两办环境整治情况进行实地督导。

  启示与建议

  在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淅川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顾全大局是基础。南水北调是国家工程,保护一库清水,淅川责无旁贷。该县把守护一库清泉当作使命,坚持水质保护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把水质保护融入和贯穿县域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融入全县干群的思想意识中。污染问题经央视曝光后,他们快速行动,积极整改,并以此为契机,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做好库区大排查、大扫除、大清理。即便问题没有曝光,淅川也会不讲条件、不讲代价,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彻底整治库周生态环境。

  启示之二:敬业实干是关键。一是组织管理突出“实”。淅川县成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明确责任与分工,做到组织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二是长效管理突出“实”。开展千人护水专项行动,抽调近2000人全天候保洁,使护水成为常态化。出台专门政策,实行财政补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确保水质长清。三是干部群众真抓实干。

  启示之三:创新机制是动力。市场化运作是推进工作开展、破解资金难题、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前期开展的千人护水行动中,淅川县委托专业保洁公司组织实施城区河流及库区重点部位环境整治工作,效果很好。在综合整治过程中,该县同样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吸引企业进入,让企业唱主角,当主体。实践证明,只有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把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激发全社会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全县动员、全民动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效果。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