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寺原名觉生寺,因寺内有一口明永乐时期铸造的大钟而俗称“大钟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现有《觉生寺历史沿革》、《钟铃文化展》,其中包括钟铃、战国编钟、佛道钟铃、明清精品、永乐大钟、九亭钟园等展项。 第一个展室介绍的是外国钟铃
明清精品展厅
正在“探秘”
战国编钟展室的钟鼓
正在准备新年演奏的古钟爱好者
准备节目
这项演出大约四人左右(当时在场),古老的战国编钟跨越两千多年的时空,依然悠扬、萦绕耳际
明清时期的精品大钟,个个精美绝伦,每个钟顶都是这样双龙头的造型
我的“御用”模特--莎莎穿梭在钟的世界~~
九亭园,户外的这些大钟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大钟被安防在亭子和廊道里。 最大亭子里的大钟原来在北京钟鼓楼附近,同行闺蜜琴丝的“老邻居”,看见它琴丝兴奋的不得了,好像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扁扁的这一个也是钟吧?康熙年间两个通州佛家弟子送给“栢林寺”的~~
华严觉海是寺中最有特色的建筑,楼内珍藏着国宝级文物“永乐大钟”。 每逢新年来临之际都要敲响永乐大钟,鸣钟祈福成为人们迎接美好生活辞旧迎新的一种祝愿方式~~
大钟通高6.75米,口径3.3米,重达46吨多,钟身遍铸佛经铭文,汉梵两种文字。楼内的支撑大柱全部是金丝楠木
钟裙局部。钟体文字总计23万多字,因此永乐大钟也是世界铭文字数最多的大钟~~
乾隆铜钟。通高2.54米,口径1.57米,重3吨多,钟体装饰有22条神态各异的飞龙,钟口铸有八卦中“乾”卦符号
觉生寺缘起的展览。觉生寺建于清雍正十一年,是当时京城西北的重要庙宇之一。 它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大钟楼等主体建筑~~
浏览完毕已经到寺门口,突然想起应该用多次曝光法把最喜欢的背景和大钟组成一幅图像,因此和莎莎再次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