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中医缘11

 悟道修行慧能 2013-08-29
本文转载自静空学子《我们的中医缘11》
 

第十一天、                        闲谈颈椎病  挺近牛头深山

7月26日。 

老师昨晚告诉我们说要是今天不下雨,下午就带我们上山取采药!所以我一晚上就祈祷啊盼望啊—明天千万不要下雨啊!早晨起来发现阳光明媚,顿时心情大喜!

 

   来到药房后,他们忙着在外面做药,就是把药砸成粉!大师兄大师姐呢?依旧坐在余老师旁边跟诊学习。我们这群菜鸟也就只有看书背书了!我还是呆在药房角落捧起《跟诊日记》在看:

  

“常在松下走,风湿痹症除”,古人这句话深刻体现了松树它能治疗风湿痹症的独特作用。松树同样啊一身都是宝贝!这松针能祛风除湿,这松脂能治跌打损伤、风湿肿痛,这松节除了对风湿痹症、关节肿痛屈伸不利以及跌打损伤有很好的疗效外,还能治疗贫血!《外台秘要》里说:“单用一味松节浸酒服,专治风湿痛,四肢如解脱。”用松节泡茶也有这样的效果哦!所以有风湿病的患者们,不妨每天泡一点松节来喝哦!说不定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松树身上常见的松节啊!是大量松的精华所化,还能安神助眠!实在不简单!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先生认为对于心脾两虚、血不养心而导致的失眠,在归脾汤中加入松节30g,大大增强了安神养心助眠之力!朱老还说过这松节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体虚容易患感冒的或创伤易感的人,每天用松节30g加上红枣2枚煎水服,能有效预防感冒!这松节配上红枣啊,就是咱中药里的“丙种球蛋白”呢!

 

这松节啊还有其他意想不到的疗效。譬如老慢支、咳嗽久治不愈的、痰比较清晰的,加入松节有顺气止咳之功。慢性肾炎、尿蛋白,久治不愈,体内虚寒的人也可以加入松节30g,可改善肾脏功能!

 

任之堂药房的书柜上就摆了个硕大无比的松节!关于这个松节的来源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有位张姓的哑巴患者过来老师这里看病,表情痛苦,无奈口不能言,比手划脚,憋的慌,实在不知该怎么办,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呐。老师叫他安心的坐下,不要紧张,然后为其把脉,之后开出药方,结果不到两剂,病人痛苦就消失痊愈。这位患者知道松节能入药,所以啊为了感激老师,还专门到深山去砍了一个大松节送老师呢!老师就把它放在药房的柜台上作纪念、也作药材标本供学生学习!

……

……

看书看累后,我就出去找病人练习号脉去了,大家都在外面联系。昨天好不容易得到余老师的脉学指点,今个儿大伙儿都迫不及待的在试感觉了!说到号脉就必须提到一个人,我们这次来学习人之中最钻研刻苦的是谁?老张当之无愧。嘿嘿,老张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也是个十足的中医爱好者!这次过来看病兼学习!为什么说到号脉就不得不提到老张呢?因为啊!老张号脉激情无限!虽然自己不是很懂,但是凭着自己对号脉的热情让你无话可说,老师也叫我们要向老张那种号脉热情学习!不要害羞,热情的迎上去!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老张是我们之中号脉号的最多的,整个药房内外都充斥着他“胆火扰心啊!肾阴虚啊!肾阳虚啊!六脉皆浮啊!五脏皆虚啊!……”之类的话语!让我们情何以堪!连老师也调侃老张说:“你要是再号个一个月,我就失业了!”哈哈!哈哈!在任之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或许正是每个人的与众不同,让大家碰撞出幽默的火花!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大家也在一起快乐的生活着!笑料百出的呵!

 

一位中年女患者,两手脉象沉细,寸尺部微弱,尺部尤甚,关部比较郁紧。我推断出她腰椎不好,颈椎可能也不好,全身寒湿重,胸闷等症状!阿姨一一点头回答是!她告诉我她颈椎特不舒服,这次过来看病主要是头晕目眩(此乃比较严重的颈椎病出现的典型症状)。阿姨看完之后,我们俩又聊了一会儿,然后我就拿出我师门独特的“悬透灸条”为其灸治颈椎!阿姨颈椎肌肉特别僵硬,淤血粘连特别严重,用手使劲捏也捏不起来,硬度太大了,整个大椎从外形上看往外凸起!

 

西医认为颈椎病是因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在治疗上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一般。而且术后容易复发。

 

现代人有着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喜欢高枕睡觉,长时间操作电脑,熬夜,吹空调,洗冷水澡……这些都造成了颈椎的慢性劳损,西医认为这样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即可发生颈椎病系列症候群。

 

在中医看来,颈椎病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综合导致的,内因是是肝肾亏虚不足,气血淤滞所致;外因是风寒湿三邪侵入,即为痹症,闭阻经络,气血循环受阻!参合着现代人的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单纯的内因和外因是很少见了,更多的是内外因综合,虚实夹杂之证了!

 

肾主骨,肝主筋。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过度耗竭,肾精亏虚无以充养骨髓,督脉升清之力不足,脑窍则容易出现头昏、头痛、耳鸣、眩晕甚至昏厥、视物模糊;肝之阴血不足则筋力不健,运动不利,颈项僵硬或疼痛、上肢麻木,手指也不灵活。《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寒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外感风寒湿邪痹着筋骨脉络,致使筋骨受损,脉络淤阻,则会出现畏寒、怕冷、头痛,颈项僵直疼痛,肩背部酸痛,阴雨天甚重!颈椎病病程缠绵不愈,与“风性善变”“寒性凝滞收引”和“湿性粘滞”的特性极有关系!所以颈椎病的发生在外则因于风寒湿入侵,在内则因于肝肾亏虚。所谓“肝肾同源”,若肝血耗损(现代人看电视、玩电脑、注意力高度集中耗损神损肝),则会盗用肾水,正是子盗母气,致肾精亏虚,肝肾皆亏损,气血淤滞,筋脉失于濡养腠理空虚,更易招致风寒湿邪客于筋骨经脉。所以筋骨受损和气血淤阻是颈椎病发病的重要病理特点!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特殊的背景!而在我们这个时代,我认为寒湿和淤血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就只拿颈椎病来说,为什么现代这么多人患颈椎病?上到头发花白的老年人,还是下到青春飞扬的青年人!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出了问题啊!刚才在前面为大家也提到了很多现代人不良的生活习惯!我们人的身体就象一个热源体一样,处在自然界之中,和周围的环境进行着热交换,当我们在排汗的时候,毛孔打开向外发散热量,如果在这个时候,再接触到风气或者寒凉之物,就很容易把周围的寒湿和风邪都吸收进入体内。比如我们在大汗后洗冷水澡,寒湿迅速穿到经脉里面;刚洗完热水澡后或大汗后吹风扇、空调同样如此;常食寒冷、生湿食品,如冰冻食品、泡菜等;长期身处潮湿环境之中如四川盆地;啤酒生湿;危害最大的是莫过于男女房事后大汗满身,身体处于极度开放状态,马上去洗冷水澡的话,是最容易导致寒湿症,男的容易阳萎,女的胞宫寒。所以………大家懂了哈!

 

正是因为我们现代人不注重这些日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只知道纵其欲望!而不惜其身!造成了多数人身体呈现寒性体质,表现为手脚冰凉,痛经,腰酸背痛等一系列痛症。寒性凝滞,积与经络,则造成经络不通,气血阻滞,久而久之,形成离经之淤血。严重者淤血与周围其他组织形成包块,坚硬无比。在颈椎的话,如果出现这种硬性包块是比较难治的。在其他部位的这种情况造成机体局部处于“无对外交流”状态,此时容易形成癌变!(气血严重淤滞,经络堵塞严重)如乳腺癌!如肾癌!(以后为大家介绍我师傅治疗两例乳腺癌的病案,和现在正在接受灸治的肾癌患者)

 

从上面的时代特征可以看出,颈椎病最主要的病因就是寒湿和淤血(都与自身体质有关)。那么我们在治疗上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中国医学博大精深,现代医家也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也是各有千秋!我在下面列举一些中医大家的治疗方法吧!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吧!(大家有什么看法或者对我的观点有异议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哈!相互交流!共同进步!oh~yeah!)

 

崔老师认为颈椎病多责于慢性劳损气血失和,加之外感风寒郁而化热,或肝经风热上炎,形成痰热郁结于颈项脉络,经气运行不利。治当清除痰热淤阻,畅通经络气机。开方如下:

代赭石15  白芷15  酸枣仁15  葛根30~90  川芎30  桑寄生15  天麻15 白术15 半夏9~12 牛蒡子9 僵蚕9~15 枳实12

上肢麻木伴疼痛较重者加细辛3,桑枝12,蜈蚣2条;

恶心呕吐重者加竹茹15;

下肢麻木无力者加杜仲12,黄芪30;

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者加连翘15,山栀12。

方中代赭石降逆止呕;葛根疏散风热,升发清阳;川芎疏通少阳经气;白芷芳香通窍;半夏、白术、天麻同用燥湿化痰、平息肝风;牛蒡子、僵蚕疏风清热;桑寄生补肝肾、壮筋骨;枳实化痰理气;酸枣仁清少阳郁热。诸药合用,共奏祛痰清热、化痰散结、通络止痛只功!

 

符老先生认为分情标本缓急是治疗的关键。急性发作期宜温经散寒除湿,祛风剔络,舒筋活血;缓解期当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善其后。

急性期基本方药:

   葛根12  细辛5  当归12  姜黄12  木防己25~30  陈皮6  威灵仙12  全蝎5  僵蚕12  桂枝5~10  地龙10  水蛭10  蜈蚣2条  乌梢蛇30  鸡血藤30

   若痛甚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各6,雷公藤10,甘草10;

   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者,加天麻15,钩藤30,菊花10,决明子12;

   肾阳虚腰酸冷痛者,加仙灵脾10,鹿角片10;

   痰淤互结症见赋体麻木、苔白腻、质淡红有紫气、脉弦滑者,加石菖蒲10,法半夏12,郁金10。

 

缓解期基本方药:

   山萸肉12  淮山药20  熟地12  党参10~15  黄芪30  木防己15~30  葛根12  当归12  丹参30  枸杞子12  川牛膝30  紫河车15

 

杨老师认为该病病机是肝肾不足,筋骨懈坠,同时兼受风寒外袭,经脉气机不畅,或肝阳上亢,少阳枢机不利。老师在针灸治疗上深入探讨,取得了可贵的经验。治疗立法以标本同治,补泻兼施为原则,强调及早治疗。主要选取风池、天柱、列缺、后溪、夹脊五大穴。

 

风池:足少阳胆经之穴,与阳维之会,既能平息上扰之风阳,又能疏散外感之风邪,乃治风之要穴。又足少阳为枢,主骨所生之病,风池位于颈项部,具有疏利颈部关节的作用。《针灸甲乙经》记载:“颈项不得顾……风池主之”。

 

天柱:位于颈部,属足太阳膀胱经穴,能祛风散寒,疏通经络,为治疗颈椎病的要穴。《针灸甲乙经》记载:“眩,头重痛,目似脱,项似拔,狂见鬼,目反上,项直不可以顾,暴挛,是不任身,痛欲折,天柱主之。”

 

列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沟通表里,通于任脉,肺主皮毛,具有宣肺散邪、调通任脉之功,经络疏通。《四穴总歌》有“头项寻列缺”之说。肺肾金水相生,虚则补其母,所以列缺有补益肾阴之功!

 

后溪: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通于督脉,可以清上焦虚热,平息上扰风阳。通经络,尤以疏通背部经气,利关节。《针灸甲乙经》记载:“颈项强身寒,头不可以顾,后溪主之。”列缺配后溪,一个调任脉益阴潜阳,一个调督脉疏风散热,一升一降,使任督畅达,阴阳和调!

 

夹脊:是一组穴位,各位于相邻颈椎棘突间,旁开中线0.5寸。本组穴位受华佗夹脊穴启发而来,临床应用较多。从经脉上看应属于督脉或者膀胱经,主要有疏通颈部气血,疏通经络,通经止痛的功能。

 

总观其五大穴位,风池、天柱祛风散邪,疏通经络,以治其标;列缺、后溪既能散邪通脉治其标,又补下清上,调和阴阳升降治其本;夹脊穴则直指病位之所在!(邹师兄在治疗颈椎病的时候也常选用后溪穴和夹脊穴,效果颇佳!)

 

余老师认为颈椎腰椎的病变,要考虑“肾主骨”、“肝主筋”,从肝肾立论是治疗颈椎病的关键。缓解颈部僵硬的症状,则需要理解“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从湿论治,是缓解症状的关键。老师在治疗上也是采取:急则治其标(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缓则治其本(培补肝肾,调养气血,强筋健骨)。具体方药大家可以去看老师的《医间道》。另外,我们告诉我们一个治疗颈椎病的简单方子:柴葛根50  黑豆30  生牡蛎20  每日一剂,连用3~5天,后加入补骨脂巩固。方中葛根通督脉、升清阳、散风寒、疗项背强几几。黑豆、生牡蛎除湿、降浊阴、敛肾水、填肾精。肾水足则以生肝木。肝肾同补!药中一升一降也刚好符合老师的升降思路也!督脉升,任脉降,使全身升降气机通畅!

 

我师傅(雷氏悬透灸传人,成都冲和悬灸堂堂主)认为:长时间压迫、劳损颈椎以致气血不畅,肌肉粘连,加之外邪入侵(主要为风、寒、湿)血管外形成瘀血瘀积,称为“离经之血”,压迫血管,大椎甚至粘连成包块、疼痛不止,形成弧度或增生,影响头部供血,造成头部缺氧。也有不少数是由于肝肾之气不足,卫阳不固,邪气入侵,血气不畅,经络阻滞。实际上,几乎所以的颈椎病患者都是这两方面共同综合导致的!师傅在治疗上采取内外兼治的方法,“四管齐下”:

 

第一步:灸。采用雷氏独特的“悬透灸条”循全身经络悬灸,调节全身气机。重灸督脉,尤以颈椎为主。同样也在膀胱经、肝经和肾经三条经络上多灸,温补肝肾之气。悬透灸条具有行瘀活血、化痰理气、袪风除湿、疏经活络、斩坚化结、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温煦阳气等效果。

 

第二步:敷。在颈椎部采用敷药,把生姜打粉炒热之后加入药酒和秘制敷药“肖坚化结散”,用纱布包裹,固定敷于颈椎。(敷药具有活血化瘀、消炎镇痛、消除骨质增生和骨刺、消坚化结等疗效)

 

第三步:拔。当患者瘀血明显灸软化时,可以开始拔罐。拔罐是为了拔出淤滞的淤血和寒湿,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第四步:方药。内服药主要以活血化瘀、消坚化结、通经活络、滋补肝肾为主。

 

   这样内外兼治,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其中以灸治为主,其他三种方法为辅,因为悬透灸不仅是能祛除风寒湿外邪,还能通过打通全身经络来调节五脏六腑之气,推动气血的正常运行,实其虚!(悬透灸术我会在以后为大家详细介绍的)

 

还有中医正骨、整脊手法啊之类的治疗颈椎病;民间常用偏方啊等等之类的…..(这里就不详细尽述了哈!)

 

综上所述,治疗颈椎病一定要辨证施治,颈椎病只是一个西医的病名,我们要透过这个病名看整个机体所表现的“证”,证不同,治不同!分清虚实、标本、缓急是很重要的。在中医里,有很多内治外治的方法,如果能在治疗上要讲究内外兼治,综合治疗!那么这样肯定会达到很好的疗效!

……

……

……

我在阿姨的大椎、肩部重灸了半个小时,很多寒冷的湿水被药力逼出体外,我又沿着督脉灸了下去,这时我发现阿姨脊柱上全是水珠,这说明阿姨的寒湿很重,在灸条强大的药力之下无所遁形,逼出体外!阿姨说她感觉很舒服,先前的头晕症状也消失了,坚持要请我吃午饭!唉!阿姨太客气了!最近我是完全吃素了,把油腻炙煿之品都戒了,借以这个借口就推脱,花了好长时间才说服阿姨不用了!看到自己为患者缓解了病痛,作为一个医学生而言,心里是一阵又一阵的感动!
   这时一个病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这么大热的天穿着冬衣,丝毫不觉得热感,与我们这短裤短袖拖鞋的相比简直就是太“显眼”了,这位患者来自广东惠州,计算机专业,大学刚毕业!在几个月前就出现这种奇特的状况!刚好由于是毕业,就在妈妈的陪同下四处求医,这次来到了余老师这里!她感觉特别冷,要穿很厚的衣服,但是要出汗,而且出汗特别厉害,但是就是怕冷!夏天了还是穿的和冬天一样!这让我想起了《伤寒论》中的一句话:“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当然在这里不完全是这种情况!患者叫小文,我们后来成了比较好的朋友,现在也还保持着联系。在接下来的日志中还会为大家介绍这个特殊的病象的~

 

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到中午了。老师也忙完了,叫我们去多买几把药锄回来,下午方便上山挖菖蒲!嘿嘿~

 

下午三点,我们准时在任之堂大药房集合,总计17人!这几天也还来了两位志同道合学中医之士,蓓蓓姐的老公也从北京赶来了。于是乎,又是一大群“强盗”手拾药锄,脚拿剪刀浩浩荡荡的向牛头山深沟里进发咯!

光脚丫……

 

摘核桃……

捅瓜蒌……

挖菖蒲……

 

大家好不热闹!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明天会有什么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发生呢?是什么样的收获让大家如获至宝呢?呵呵,敬请大家关注我的下一篇日志《那些天,我们在任之堂学习的日子11》之第十二天  治癌法宝道中求  拨开云雾见仙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