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不在议会大打出手

 啸海楼 2013-08-30

如何不在议会大打出手

乔治孙 昨天 20:57

1918年,梁启超游历欧洲,英国伦敦自然是必经的一站,而来到伦敦,威斯敏斯特的英国巴力门(议会)又是对民主政治极感兴趣的梁启超必至的景点。其时正赶上议会下院进行两党辩论,于是梁启超得以入巴力门旁听席位。他英文不太灵光,虽不大听得懂两党议员论辩的详细内容,不过,议会大厅里一声声高亢的“阿达”呼喊,他却听得真切。

在记录这番经历的《欧游心影录》里,梁启超写道:“巴力门里头。最神圣的是‘阿达’Order这个字。(原意训秩序。此处含义稍广。泛指规则。)议员言动。有些子违犯规则。‘阿达’‘阿达’的声浪。便四座怒鸣。若从议长口中说出‘阿达’这个字来。无论议场若何喧哗。立刻就变肃静。他们的‘阿达。’却从没有第几条第几项的写在纸上。”

原来,梁启超所说的“阿达”即是指英文“Order”。这是下议院议长在议会辩论时经常要向会场内的议员们呼喊的词汇,意思是说,请议员们有话慢慢说,不要无序争吵。2008年年初,在英国念硕士的我有幸进入伦敦威斯敏斯特的下议院参加旁听,任公九十年前听到的“阿达”呼喊声,仿佛穿越时空传进了我的耳朵。当然,除了“阿达”之外,英国的政党政治已经历了太多次的更迭,首相也从当年的自由党人劳合·乔治换成了工党党魁约翰·布朗和他的反对党对手大卫·卡梅伦。记得当时是英国议会下议院照例需要进行的质询时间,几个小时里,我坐在议会二楼被硕大的玻璃墙隔断的旁听席上,俯瞰下议院激烈辩论的整个过程。

被议席层层环绕的议会下院正前方,坐着的便是那位需要时不时喊两声“阿达”来维持秩序的议长。当年梁启超曾用他的广东腔英文将之翻译为“士璧架”。其实这台摆在议会里的“璧架”乃英文“Speaker”的粤语读音。但按照字面意思,这个英文词应该更妥帖地被翻译为“说话人”而非“下院议长”。这种有意为之的“误译”又有何种说法呢?梁启超当年的解释是:“因为从前国王向议会要钱。总是找他说话。得了这个名。至今不改。”

梁启超带有个人化的解释,自有其道理。简单来说,英国议会制度的历史雏形便是因为国王向大贵族收税过重,以至于贵族们揭竿而起,成立联席会议与贪财的国王分庭抗礼,拒不交钱。不过,梁启超所不查之处在于,议会“说话人”这个角色的作用远不止是国王向议会要钱时“总是找他说话”这么简单。这个议会“说话人”最常用的功能其实是在于规范议员们“如何说话”,如何按照绅士们论辩时的条理和逻辑展开议会里的唇枪舌剑,而不至于让议会里的争吵听上去像一群泼妇在骂街,乃至于争吵之下大打出手。

在英国人的固有观点里,政治是一项竞技,和体育竞技一样,需要有公平竞争精神。过去,鲁迅等人将其解读为“费厄泼赖”(fair play)。“费厄泼赖”这个词,我们不妨拆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费厄”(fair)代表公平,是一个理念问题;“泼赖”(play)代表竞争,是一个技术问题。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竞争是常有的,但公平却未必。要想让政治真正为大众服务,公平不可缺少,否则竞争就只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议会下议院设立的议长席位,便是要力争将议会辩论程序里的“泼赖”,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

在1376年议长这个职位正式诞生之前,古代的英国议会开会的光景约等于一群贵族在吵架。那一时期的议会尚未发明出精确的民主计票系统,表决的过程“基本靠吼”。当一份被递交到议会下院的议案需要进行投票时,双方的议员都会事先清清嗓子。如果议员们在呼喊“同意”时的声音较大,议案就通过。反之,如果大家呼喊反对的声音比较大,议案就否决。英国的第一位下议院议长彼得·德拉梅尔爵士就是这样被议员们的大嗓门喊上位的。

不过,几百年前的下院议长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现代议会的议长,党派中立,主要是负责维持议会论辩的秩序,而旧时代的议长们不仅党派不中立,且俨然是议会同僚中的意见领袖。那位彼得·德拉梅尔爵士就曾在议会里发表长篇大论,谴责国王的昏庸和英国司法体系的不公。不过,他的言论传进了政敌——英国大贵族冈特的耳朵里,德拉梅尔也很快被人请去喝茶并投入大牢。

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现代政党政治初具规模,议长的角色也由当年那个议会里沟通王室和议员关系的“说话人”逐渐偏向于维持议会辩论秩序、决定哪位议员可以发言的职责。到19世纪,下院议长口中喊出的“阿达”之声,始与今日无异。但我们无法忽略的一段历史是:17世纪年到19世纪的英国民主政治,恰恰经历着历史上非常黑暗不公的一段时期,贿选、贪腐、内幕操纵、乃至于士兵与议员在议会里兵刃相见的事情都曾发生。我不觉联想到互联网上的朋友发给过我的一组照片,内容展现了今天世界各国的议员如何在议会开会时相互谩骂、扭打的情形,抡拳、戳眼、抠鼻、锁喉……各种伤害人身体的招式应有尽有。今天某些国家议会里混乱不堪的场景,像极了几百年前的英国。

(图注:2010年7月13日,韩国蔚山市,议员在开会时发生肢体冲突。供图。)

或曰,你看人家英国那些出身贵族的议员多么文质彬彬,开会从不打架。再瞧瞧台湾、日本、东南亚诸国的议会,里边那些顶着“立法委员”高帽子的人,表面西装革履,但出手打起人来一点不含糊,状如市井流氓。因此,结论是:民主议会制不适合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原因再显然不过了,连代表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高尚人士都如此粗鲁、不讲道理,足以证明西方民主制度会惑乱人心,至少,对于黄皮肤的人种来说是这样。

对于抱持以上观点的人士,我想提个醒:当议员们开始学会喊出“阿达”的时候,议会里的议员座席被改建为连成一片的长椅,这是因为当年英国议员论辩过激,抄起椅子来打架,为了避免议会变成血肉模糊的“椅子擂台”议会才将独立座椅改成连成一片的长椅,再大力气也无法搬动,这架也就没法打下去。如此看来,英国人也并不比别的民族高尚,议会里该打的架照打,只是这场关于民主的架打了漫长的几百年,大家都打老了,打累了,再也打不动了。议员们这才收起心中的浮躁与怒火,整理好衣襟稳稳坐下来,冲着议会大厅喊上一嗓子洪亮的“阿达”。

(责任编辑:王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