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自然博物馆

 书痴书巅书疯书狂 2013-08-30
浙江自然博物馆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省级自然历史博物馆,也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始建于1929年。2009年7月,新馆建成开放。这里有近13万件珍贵的馆藏标本,记录地球的生命历程;这里以深入的学术研究探索奇妙的生命世界;这里用生动的展示叙述人与自然的故事。

上篇  回眸与展望


  浙江自然博物馆从创建至今,已走过了八十个春秋,历经几代自博人艰辛努力地传承、积累和探索,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理念先进、国内一流、富有浙江特色的自然博物馆。值此八十年馆庆之际,对建馆历程和事业发展作一简要回眸、梳理和展望,旨在增强全馆职工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同时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和支持浙江自然博物馆,督促和激励自博人不懈地成长和进步。
  浙江自然博物馆馆史,应该追溯到1929年首届西湖博览会基础上创建的浙江省西湖博物馆。据史料载,当年规模空前的博览会分“八馆二所”,其中博物馆设水产部、植物部、动物部、昆虫部、瑶山部、矿产部及动物园等展示,内容丰富,展品众多。鉴于这次盛会影响深远,展品来之不易,博览会呈请省政府设立了西湖博物馆,部分展品移赠博物馆以作留念和永资观摩。西湖博物馆草创之际,还很难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自然类陈列。当时西湖博物馆技师兼自然部主任,后来任馆长的董聿茂先生看到这种情况后,就带领几位助手到浙江、福建、广东、山东、青海等地采集和制作了许多动植物标本,同时还开展了国际间的标本交流,这些工作极大地丰富了西湖博物馆的自然类藏品,博物馆学术研究也从此发端。抗战期间,西湖博物馆辗转迁徙。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董聿茂先生和他的同事钟国仪、钱惠馨、康美业、顾剑谊等历经艰辛,将博物馆的藏品和图书、仪器保护下来,同时继续开展标本采集和科学研究。筚路蓝缕和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激励了一代代自博人不息进取。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博物馆获得新生,1953年更名为浙江博物馆。1984年7月,浙江博物馆的自然之部分出单独建制,成立了浙江自然博物馆。建馆初期,囿于馆舍、经费等原因,博物馆的功能运作一度受到制约,无固定陈列场所,影响了社会教育功能的有效释放,在社会上“隐姓埋名”10年之久。然而,自博人对新形势下馆建和发展的实践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自博人忠于职守、精勤业务、淡泊明志的进取精神和务实作风始终未曾断代。付出换来了成绩:1991年建成库房业务楼,1998年1月建成陈列馆;藏品收集汇聚了浙江省自然类藏品之精华,门类齐全、珍品荟萃;学术研究成果斐然,多项成果获奖;展示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建立广泛的合作渠道。尤其是陈列馆建成开放后,社会作用日益显现,政府投入同步递增,易地建设新馆提到了议事日程,并被列入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省“十五”重点建设项目。通过精心筹备、辛勤建设,新馆于建国六十周年前夕建成开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馆开馆标志着浙江自然博物馆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转折和飞跃,一座全新的自然博物馆将更好地承担起应有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责任。浙江自然博物馆将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完善内部机制,坚持“共建共享、文化惠民”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的场馆环境,努力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不断提高为观众、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使新馆真正成为全国自然与环境科学教育普及基地、浙江省自然历史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浙江省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信息库、青少年自然探索和科学体验的文化场所、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积极探索与实践科学发展新模式,构筑陈列展览精品化发展之路、教育服务品牌化发展之路、科普下乡常态化发展之路、藏品征集多元化发展之路、学术研究集约化发展之路、内部运行管理科学化发展之路、后勤服务社会化发展之路、安全管理标准化发展之路、信息管理现代化发展之路、馆际协同共享化发展之路。

  浙江自然博物馆业已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科普教育基地和杭州市环境科普基地,被评为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省假日旅游服务优秀单位、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省级安全示范单位、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全省文物系统一级风险单位安全管理示范单位,在博物馆三大功能运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藏品管理  科学规范
     自然类藏品是自然界客观真实存在及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物质遗存,主要指经过整理而保持原形的动物、植物、古生物化石和岩石矿物等的实物样品,也是博物馆开展展示宣传、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博物馆置于其公共信托管理之下收藏的物品,其积累绝非旦夕之功,保管更应克尽厥职。自博人深知藏品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无论什么时候总是千方百计地去收集和保护藏品。
  浙江自然博物馆依据自身性质、任务,酌定收藏方向及运作规划,建立了藏品征集工作委员会,业已初步构建了科学合理具有自身特色的馆藏品体系,使藏品收藏更科学、更全面、更具特色并可持续发展。通过自行采集、发掘、征集、社会(个人)捐赠等途径,收藏了包括古生物、矿物、岩石、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水生无脊椎动物、昆虫及自然油画等各类藏品。业已登记入库的藏品近13万件,门类齐全,珍品荟萃,集自然类藏品之精华。其中恐龙蛋、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文化遗址动物遗骸、海洋生物、鸟类等收藏丰富,独具特色。礼贤江山恐龙、临海浙江翼龙、云贵龙、鲸鲨、灰鲸、野生华南虎等百余件标本堪称国内外同类标本之最。这是几代自博人竭力蒐集、悉心守护、精勤研究的成果,为全馆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藏品支撑。
  浙江自然博物馆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确保藏品安全。建立了完善的保管制度并严格实施;设立专业保管部门,配备专职保管人员;采用电子化藏品管理系统,使藏品管理数字化;藏品库房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并分类保存;建有超低温冷冻室,定期对标本进行杀菌处理;藏品登记账物相符,存放有序,取用方便;认真做好藏品档案,所有珍稀藏品都已经建立藏品档案,并采用电子和纸质文本双套备份,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馆藏一级文物优秀档案(单位)。
  学术研究  成果斐然
  博物馆研究工作应为收藏和教育服务,除了与本馆性质相关的专业学科研究外,还有现代博物馆学的研究。浙江自然博物馆历来十分重视学术研究工作,建立了学术工作委员会,专业人员占五分之四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研究人员28名,中级18名。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浙江自然博物馆专业人员的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工作从未间断过。良渚遗址、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发掘和研究都留下了他们的印迹;九龙山、凤阳山、大盘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保护都记下了他们的功劳;长兴“金钉子”地质剖面、丽水恐龙和东阳恐龙化石发掘现场都流淌过他们的汗水。在实践中,浙江自然博物馆遵循自身特点量力而行,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主持或参与编撰《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群》、《在传播科学中传承文明——博物馆研究论文集》、《四川井研——完整的蜥脚类恐龙——毛氏峨眉龙》、《杭州野鸟》、《浙江农田贝类》等专著50余部,其中《浙江自然博物馆馆藏珍品图集》荣获第十三届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浙江省优秀图书一等奖;编撰出版《世界动物大图集》、《新世纪动物百科》、《恐龙》等科普书籍 10 余册;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其中《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现状与拓展对策》一文在“百年文博——我与博物馆”大型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主持和参与浙江九龙山、浙江大盘山、浙江韭山列岛、浙江五峙山列岛等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考察或总体规划编制;承担了“自然藏品分类定级研究 ”、“黑嘴端凤头燕鸥繁殖生态及保护对策研究”、“浙江翼龙化石研究”、“浙江文化遗址古环境研究”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100多项,其中20多项科研成果获奖。此外,以浙江自然博物馆为依托,相继成立了浙江·人类与自然油画院和浙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承办了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主办的培训班和研讨班3届及2005年海峡两岸当代博物馆展示理念高级研讨会,承办或协办了4届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不仅为浙江自然博物馆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而且对推进浙江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和促进浙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示宣传  精彩纷呈
  展示宣传是博物馆的首要职能,也是博物馆最具个性的外观表象,体现了这个馆的综合能力和公众服务意识。为此,自博人牢记宗旨,以“走进博物馆,科教育新人”、“走出博物馆,拓展科教阵地”为己任,努力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形式多样的展示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为观众、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先后举办“动物界演化过程”、“劳动创造人”、“动植物陈列”“′29西博会自然标本展”、“弘扬正气 铲除邪教”、“海峡两岸鸟类摄影展”、“中国大陆6亿年——浙江自然博物馆化石精品展”等各种自然类陈列展览上百个次,受益观众上千万。其中1958年“中国丝绸展”被誉为“中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1998年“恐龙与海洋动物陈列”荣获′98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07年“火眼金睛——杭州海关‘11.1’缉获珍贵化石特展”获浙江省陈列展览最佳综合效益奖。

  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是博物馆展示宣传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向公众传播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手段。浙江自然博物馆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生动活泼、具有特色的科普活动上百个次。一是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开展活动,如每逢国际博物馆日、地球日、六一儿童节、春节等都要举办“自然知识有奖竞赛”、“生态知识抢答”、“展厅寻宝猜谜”等活动。二是结合社会热点开展活动,如在预防“非典”期间,及时开展“生命与环境”有奖征文活动;每年“爱鸟周”期间,举办“万名儿童画百鸟”、“小学生观鸟赛”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欢迎。三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开展活动,如组织“我爱大自然夏令营”,“小讲解员兴趣班”、“亲子家园”、“科普小讲堂”等活动。其中“万名儿童画百鸟”等四个活动教案被中国科普研究所列入《自然科学博物馆科学教育活动》一书。此外,先后与150多所中小学校缔结联姻关系,实现馆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了青少年科普队伍,通过组织丰富的科普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探索科学奥秘精神、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培育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和未成年人辅导员队伍,在协助做好陈列讲解、科普讲座、野外考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业已成为科普宣传工作的主力军。

  浙江自然博物馆努力发挥省级馆作用,注重与省内外博物馆的交流和协作,先后为市县级博物馆、自然保护区等数十家博物馆提供标本、参与设计布展、培训讲解员;赴省内外举办巡回展览近百个次。其中1987年至1988年组织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现代油画、水彩画”赴国内五省市巡回展览,影响深远;2001年援藏承办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大庆活动项目之一的“神秘的藏北高原——自然资源暨科考成果展”,受到中央代表团及当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与好评;2008年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建立了浙江自然博物馆天目山分馆,使博物馆的展教功能得到有效延伸。

  对外交流  日益广泛
  开展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对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进国际博物馆间的认识、合作与互助,了解发展现状和经验教训,提高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馆之初就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交换到鸭嘴兽、袋鼠、大极乐鸟、日本大鲵、堪察加拟石蟹等珍贵标本。独立建制后,先后赴日本等国举办“中国化石展”、“中国大陆六亿年——恐龙的故乡,浙江省的化石”、“侏罗纪恐龙大展”、“恐龙大陆”等7次展览;2004年与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缔结了姊妹馆关系;先后接待了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日本千叶县立中央博物馆、韩国崇实大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荷兰海牙科学院、德国玻璃制作公司、俄罗斯科学院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及外宾60余批次;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芬兰、瑞典、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考察、研修和学术交流100余人次。近年来,积极开展与境外博物馆合作进行科研项目研究:与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联合开展舟山群岛繁殖海鸥的调查研究;与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等进行野外调查、恐龙发掘、化石研究和学生教育、专业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多项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中美合作项目《恐龙蛋和教育》获美国科学基金资助。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浙江自然博物馆将进一步拓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国际博物馆间的友谊,更好地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服务。

  下篇  新馆巡礼 


  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位于杭州市中心西湖文化广场,经过6年多时间的精心筹备、辛勤建设,克服了遇到的种种困难,终于在新中国六十华诞暨馆庆80周年前夕顺利开馆。7月28日上午,举行了西湖文化广场落成暨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开馆庆典活动,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等领导出席庆典仪式并为开馆剪彩,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庆典活动。

 

  新馆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常设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临时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与老馆相比,馆舍面积扩大了3.8倍,陈列展示面积扩大了近5倍,藏品库房面积扩大了3.5倍,年接待观众能力从15万人次提高到100余万人次;陈列内容与形式更加科学、生动,展示手段更加多元、先进;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和人性化。
     功能定位  品高意深
     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被列入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省“十五”重点建设项目。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同类博物馆的经验,在广泛征求专家、职能部门及观众意见,并分析本馆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将新馆建设目标设定为具有先进理念、富有浙江特色、国内一流的自然博物馆;功能定位为以“自然与人类”为主题,以提高公众的自然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宗旨,集科普教育、收藏研究、文化交流、智性休闲于一体的现代自然博物馆。
  主题鲜明  构思精妙

  浙江自然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严谨科学的专业学术支撑,通过“地球生命故事”、“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及“绿色浙江”三大版块的展示,诠释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命题。
  序厅 走进宽敞明亮的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生物展示墙。古老的海百合化石、千年阴沉木、灰鲸骨骼、鲸鲨等大型标本,无声地叙述着生命的神秘与恢宏,提示着观众即将进入一段自然与生命的探索之旅。
  地球生命故事  讲述地球46亿年的生命进程。设置“生命家园”、“生命诞生”、“生命登陆”、“恐龙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五个单元。再现生命大爆发、鹦鹉螺海洋、鱼类时代、蕨类森林、恐龙世界、哺乳动物时代至人类登上生命舞台等复原场景;辅以“地球的诞生”、“恐龙大灭绝”等剧场影像和“地球的磁场”、“地幔对流”、“恐龙的速度”等互动装置,揭示生命在一次次灭绝与爆发中顽强地进化,加深观众对地质与古生物的认识;作为历史见证者的毛氏峨嵋龙、礼贤江山龙、猛犸象、三趾马等一具具形象生动的实物标本,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生命演进的艰难与曲折,激发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关爱。
  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  集聚地球上各个生物门类的物种代表,再现不同区域典型的生态系统景观,解读生物与环境、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设置“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类群”、“遗传与变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与人类”五个单元。冰雪覆盖的极地、广阔的荒漠半荒漠、幽暗茂密的热带雨林、生机盎然的红树林和缤纷奇异的海洋等生态场景,把观众带入奇妙的地球生态之旅;大型实物标本展示、巨大的生物墙及众多的剧场、多媒体和体验装置,仿佛是一本本生动立体的生物大百科全书;“达尔文剧场”,将与观众一起探索遗传与变异的奥秘;“知识抢答剧场”,将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思考。
  绿色浙江  展示宣传绿色的浙江大地,以有限的空间浓缩浙江大地自然之精华。设置“浙江的自然”、“浙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个单元。观众可以漫步大型烤瓷地图,浏览浙江的地貌;穿越海岛、湿地和山地等生态场景,领略浙江美丽的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钱塘江漫游”、“鸟瞰浙江”等多媒体、体验装置及实物标本展区,共同展现了浙江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省建设的成果。
  手段多元  理念先进
  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陈列布展在创意、设计、制作等方面引进新理念,尝试新模式,运用新技术。通过空间、色彩、造型等设计要素,利用自然还原、艺术概括、互动启发等现代手法,充分展示了纷繁多样、具有地域特征的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
  运用双二元结构展示以满足观众多样的参观需求。在展线铺陈上,在国内首次运用 “概论展示”和“详细展示”相结合的双二元结构展示理念。“概论展示”以情景再现的形式生动再现了生物进化及生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使观众造成突出的印象,增进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生态环境的责任感。“详细展示”采用展柜展示实物标本和图文资料,使观众通过观察标本和视听装置,获得相对完整和系统的科学知识。如“地球生命故事”展区,观众在穿越生命进化的时空旅途中,还可以在详细展示区通过观察化石标本,深入了解生命进程的证据。在阅读层次上,采用“显形展示”和“隐性展示”相结合的展示形式,通过实物、图版、信息栏等多层次的显形展示为观众提供充足的信息量,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参观时间,快速浏览展陈内容;通过多媒体查询系统等隐性展示,观众则可从容深入地了解许多与展示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
  以模特地为基础的情景再现确保美学和科学的高度结合。在场景制作中,改变传统的制作方法,力求弱化艺术加工,强化原始景观复原。专业人员和艺术设计人员先对所要展示的生态景观进行实地考察,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物候及其动植物类群进行场景模拟设计,而后再进行高仿真制作,逼真生动地再现了浙江的野外生境。如以浙江舟山五峙山列岛和宁波韭山列岛为蓝本制作的浙江海岛生态景观场景,一望无际的大海上飞翔着海鸥,褐黄色的海岛上生长着苔草、山合欢和芙蓉菊,黄嘴白鹭、黑尾鸥和凤头燕鸥繁殖群栖息其中,伴随着海浪声和鸟鸣声,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浙江沿海生机勃勃的海岛生态景观。在浙江山地场景中,14米的层高为错落有致的山体营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面积翻模的岩体和大量逼真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再现了浙江山林生态景观:在茂密的山林间,一条小涧顺着山势蜿蜒而下,流水声和鸟声不绝于耳;两边的玻璃幕墙将山体的空间无限放大,让人恍若真的置身于山林之中;沿着山路缓步而上,金银花、木荷、桔梗等各种具有浙江特色的植物散布四周;华南虎、黑麂、云豹、白颈长尾雉等珍稀动物呼之欲出……
  现代科技的适度运用提升了体验效果。展示中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与生命的跃动。如在“地球生命故事”展厅中,大型“地幔对流”多媒体,让观众体验了惊心动魄的地心之旅;澄江动物群场景中,观众通过水中探测器可以看到浅海的三叶虫在海绵、海藻间爬行,巨大的奇虾四处捕食;在恐龙环境情景再现场景中,恐龙雄浑的吼叫声、恐龙行走大树晃动、木栅栏断裂及行走脚印的情景让观众震撼不已。在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和绿色浙江展厅中,三屏对接的序厅影院和高仿真动态达尔文机器人剧场,展示了从宏观到微观不同生命世界的绚丽图景;场景周边设置的旋转抛物天线,让观众不仅能够观赏到场景中各种珍稀动物,还能捕捉到它们美妙的叫声。
  开放互动的空间布局增加了展示的亲和力。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和绿色浙江两个展厅,采用了开放互动的展示空间布局。在内容上,不仅秉承了原有的逻辑和叙述层次,而且整个空间采取开放式布局,观众不必受限于固定的展线,可以在不同的空间自由切换,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轻松愉快。同时,许多场景的展示也是开放性的,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展品与观众之间的界限,观众可以进入某些场景中,甚至触摸其中的展品。展厅中随处可见的互动性项目更是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通过这些互动项目,观众可以亲身体会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感受恐龙的奔跑速度和尾巴的力量,参与“生物与人”科学知识抢答竞赛,以及享受操控飞船在空中俯瞰浙江大地的乐趣。此外,新馆馆区内,还设置了多个开放式自然实验室,让观众体验修复化石、制作标本和进行生物多样性实验的乐趣。
  精品荟萃让观众一饱眼福。在新馆展示中,浙江自然博物馆充分利用八十年的藏品积淀,努力营造自然科学知识的殿堂,在近5000件展品中,集动物、植物、化石、岩石、矿物、自然艺术等多个门类之收藏精品。如面积达20平方米的海百合化石、巨大的猛犸象化石、精美的安顺龙化石、十多米长的灰鲸骨骼和鲸鲨标本,以及浙江唯一的野生华南虎等标本堪称国内之最。还有许多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模式标本,如礼贤江山恐龙、临海浙江翼龙等。密集的生物墙和橱窗展示给观众奉献了一场大自然的视觉盛宴。
  观众服务  彰显亲情
  浙江自然博物馆秉承“共建共享、文化惠民”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力求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在硬件方面,大型自动扶梯、客梯、无障碍通道、观众休息区、科普教室等设施齐全,展厅参观指示牌、展馆平面导视图、观众免费参观须知、领票须知等配备到位,并为有需要的观众免费提供轮椅、婴儿推车、爱心雨伞、药品等服务。在软件方面,从提高讲解员和志愿者队伍的素质入手,把周到、热情、理解和尊重融入到展览讲解和接待环节,做到因人施讲、微笑服务。同时,通过温馨提示、亲情广播以及专线电话、电子邮箱、网站、留言册等各种形式,搭建与观众互动的平台,对观众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圆满交代,并根据观众的心理感受和需求,精心设计入馆方式和参观线路,营造良好参观环境,以人性化的服务为观众构筑温馨的精神家园,努力在细节与特色中彰显优质的宣传和服务,把博物馆的温馨送到每一位观众身边,得到了观众的认同。

   文化惠民  反响强烈
     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是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党和政府向广大人民群众献上的一份文化大餐,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开馆后市民参观热情高涨,观众络绎不绝,人气持续旺盛,广场上每天排长队数百米,最长时达一千余米。开馆一个月内,日均观众1.3万人次,最多一天观众达22376人次。
  新馆开馆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观众对展示内容、展示形式、展示手段都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展厅布展很美,展品精良,知识丰富,员工热情,服务到位。许多观众留下了赞美:“新广场,新展示;新知识,新亮点;育万民,蒙党恩;信感慨,谢祖国”、“为民造福,为儿童创造学习园地”、“这个地方非常的美丽神奇,我非常喜欢”、“动物展厅美不胜收,令我流连忘返,太妙了”,等等。在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中,王继烈先生带着四岁的外甥女在三楼的动物大逃亡展区前看得津津有味,他兴奋地说:“1982年他带着两个女儿去孤山参观博物馆,看动物标本,记忆中那时的房子很小很矮,现在这样的大馆太好了,太漂亮了。”王继烈今年60岁,与共和国同龄,他还激动地说:“西湖文化广场的落成开放,是我们伟大祖国六十年变迁的缩影。”
  从展出效果和观众认可度看, 政府投资文化事业决策英明,免费开放顺民心、合民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文化惠民润泽百姓生活,方能激起百姓的热情,赢得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