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书法欣赏第二章2
2013-08-30 | 阅:  转:  |  分享 
  
L/O/G/O中国书法欣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吴佳欣魏晋书法——王羲之第二讲成熟时期的书法东汉书法第二章中国书法发展阶段
隶书的笔法和结体东汉书法隶书进入全盛时期。主要通过刻石的形式体现,主要有碑刻和摩崖刻石。著名的隶书碑刻《张迁碑》《曹
全碑》《利器碑》《乙英碑》等。出现了书法流派。东汉书法用笔方劲、体势方整。代表:《张迁碑》典雅优美,法度森严。代表:整肃
严谨《礼器碑》;灵动飘逸《曹全碑》“天工”与“人工”合力形成的摩崖刻石。代表:《石门颂》奇古浑朴,诡秘多变。代表:《曹峻碑》
《张迁碑》汉隶方正的代表。起笔多方切笔,中间行笔圆浑,点比较短促,多呈三角形或短小的竖画;按多于提,笔画粗细变化不大
;笔画多带斜度;笔画间距离疏密变化大,有的重心下压,有的重心上提。章法字间距略大于行间距,横列匀整中见错落。《礼器碑
》隶书成熟代表作。用笔瘦劲挺拔,以方笔为主,又加以圆笔,横画俯,仰平,竖画相背、相像皆备,为隶书之极。结体不拘泥于汉隶扁势。
字势平正中见险绝,或左右错落或上下移位,变化丰富。章法行列齐,字距疏朗而行距紧密,体现了汉隶横向张开的特点。《乙英碑》汉隶中流
丽肃整的代表。起笔以圆笔为主,偶用方笔;横波笔画带有上拱弧线趋势,纵画带有内凹弧线趋势;行笔按多提少,折笔多转笔少;字形方正,字的
重心与中宫基本重合;笔画间距均匀,字内空间整齐。《曹全碑》典型汉隶。笔法上,起止浑圆,起笔多用下蹲转笔藏头;行笔以匀速提笔为
主;一波三折,主笔突出,竖画压缩带倾斜,横臂极力舒展带弧度,点多圆浑。字形以宽扁为主,少量笔画多或字势长者多拉长形体,重心集中那个
于中宫。字间距整齐。《石门颂》最著名的摩崖刻石。此碑用笔起止圆浑;行笔以提笔为主,用笔提按变化较小,笔画粗细相对
均匀,在均匀中多见变速,笔画出现一个或多个变奏点,笔画于平之中带有多重斜度和弧度,受山石纹理影响有关;纵向笔画略压缩,横笔多舒展。
结体上字形扁方,笔画间距相对均匀,但笔画变奏较多,字内空间变化较大,笔画之间连接于间隔变化。在变化中规整统一。隶书的笔法和结体
变圆为方、变曲为直。出现侧(点)法和提按,用笔出现方圆露藏、粗细起伏的变化。点画开始符号化。出现了点横竖撇捺折钩挑等笔画基本形
态,增加书写速度,形成呼应,丰富了线条笔画的性情表现。出现奋笔。隶书中的主横、主捺、竖钩写成奋笔,取一波三折之势,以增强横向舒张
飞动之感。住横划写成“蚕头雁尾”是标志性的笔画。出现“背势”,捺、撇具有开张飞动之美。因此隶书也称为“八分书”。隶书结构上,变
小篆的纵势长方形为横式边防,“身短长翅”,具有雄阔严整又灵动舒展的气度。结体特征为字形扁方,工整菱角分明,整齐美观。字距宽,行距窄
。魏晋书法历史政治上处于动荡时期,思想文化艺术更加活跃。五书体——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都已发展成熟。其中草书,楷
书和行书得到空前发展。出现了“二王”等书法名家和书法流派的发展主线。王羲之字逸少,瑯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曾官至右军将
军,人称“王右军”。七岁已善书,相传曾学书于卫夫人,后遍览诸家,摄取众法,变汉魏古拙质朴为妍美流变。唐太宗把他抬高到无以复加的高度
。他正楷、行书、草书皆工,其书技法绝妙,内涵深厚,飘逸飞扬,广施影响于后世所有的书家,人们推崇他称之为“书圣”。东晋/王羲之/乐
毅论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东晋/王羲之/丧乱帖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课堂小结1、体验隶书和魏碑的艺术特点2、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特点全面认识L/O/G/O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