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瓜病害图谱和防止

 可爱馆5799 2013-08-31

 分类: 黄瓜病害防治|字号 订阅

黄瓜,也称胡瓜、青瓜,属葫芦科植物。黄瓜在我国已有20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

黄瓜病害有20多种,为害普遍而严重的有黄瓜霜霉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白粉病、黄瓜蔓枯病、黄瓜炭疽病、黄瓜角斑病、黄瓜病毒病、黄瓜灰霉病、黄瓜根结线虫病等。黄瓜经济价值很高,但各种病害却会极大地影响其产量和质量。如黄瓜霜霉病菌一两周内可使黄瓜整株枯死,流行年份减产可达50%左右。黄瓜受侵染后,表面不均匀地裉绿、黄化。黄瓜枯萎病严重时发病率可达80%。本病典型症状是萎蔫,一般是在植株开花结果后陆续出现。黄瓜疫病以蔓茎基部及嫩基节部发病较多。叶片病害初期产生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展为圆形的大病斑。果实形成暗绿色近圆凹陷的水渍状病斑。黄瓜炭疽病造成瓜苗猝倒,后期可造成茎叶枯死,果形变小,常开裂腐烂。

黄瓜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所发生的病害多不相同。因此可以在不同阶段确定防病治病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取得防治效果。基本的防治方法分为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
黄瓜绵腐病        
防治农药与应用作物
防治农药:
    甲霜灵·锰锌王铜腐霉利百菌清三乙膦酸铝呋酰·锰锌丙森锌烯酰·锰锌霜霉威代森锰锌噁霉灵
应用作物:
  • 瓜类作物:黄瓜



症状与防治方法


            病原
 瓜果腐霉 拉丁学名: 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主要寄主:黄瓜、西瓜、甜瓜、冬瓜等葫芦科植物及十字花科、茄科、豆科等植物

症状及发病规律 主要为害成熟期的果实,多从贴近地面的部位开始发病,染病的瓜果表皮出现褪绿、渐变黄褐色不定形的病斑,迅速扩展,不久瓜肉也变黄变软而腐烂,腐烂部分可占瓜果的三分之一或更多。随后在腐烂部位长出茂密的白色棉毛状物,并有一股腥臭味。  

            发病规律:腐霉是一类弱寄生菌,但有很强的腐生能力,普遍存在于菜田土壤中、沟水中和病残体中,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病菌通过灌溉水和土壤耕作传播。由于它的寄生力很弱,一般不能侵染未成熟的无伤瓜果。一旦瓜果成熟,特别是贴近地面的部位,表皮又受到一些机械损伤或虫伤时,病菌就可以从伤口处侵入,侵入后其破坏力很强,因其能分泌果胶酶使细胞和组织崩解,瓜果很快软化腐烂。一般地势低、土质黏重、管理粗放、机械伤、虫伤多的瓜田,病害较重。高温、多雨、闷热、潮湿的天气有利于此病发生。
黄瓜病害图谱和防止----来源191农资人论坛;作者:稻草夕阳 - 空中的鱼 - 绿色植保


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采用温烫浸种或药剂浸种的方法进行种子消毒,浸种后催芽,催芽不宜过,以免降低种子发芽能力。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1 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1 000倍液等药剂,每10天喷1次,连喷2—3次,重点喷地表。
    








黄瓜褐斑病菌     



防治农药与应用作物
[table=100%]
防治农药:
    百菌清代森锰锌福美双代森锌多菌灵腐霉利
应用作物:
  • 瓜类作物:黄瓜






症状与防治方法


病症 多从黄瓜盛瓜期开始发病,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发展。初期在叶面生出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不太整齐的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病斑多数直径8~15毫米,小的3~5毫米,大的20~25毫米。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有时呈灰白色,边缘灰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正、背面均生稀疏的淡灰褐色霉状物。有时病斑相融合,叶片枯黄。发病重时,茎蔓和叶柄上也会出现椭圆形的灰褐色病斑。


病原 
  瓜棒孢霉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孢子多生于叶面,背面也可产生,但较少。分生袍子梗多数单生,细长,不分枝,具1-7个隔膜,浅褐至黄褐色。大小90-320×5.75-12微米,分生把子顶生,具厚壁,分生孢子基部膨大,倒棍棒形或圆柱形,直立或弯曲,顶部钝圆,有隔膜10-20个,隔膜处不缢缩,大小39.6-164.8×11.8-17.2微米。
发生规律 以分生孢子丛或菌丝体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菌丝或孢子在病残体上可存活6个月。此外,病菌还可产生厚垣孢子及菌核,渡过不良环境。翌年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侵染;病部新生的孢子,进行再侵染。在生长季节,再侵染多次发生,使病害逐渐蔓延。病菌侵入后潜育期一般6-7天,高湿或通风透气不良易发病,25-27℃及饱和湿度条件下发病重。温差大有利于发病。东北,本病4-5月见于温室,江苏、北京、山西见于黄瓜生长中后期。该病引致落叶率低于5%时,病情扩展慢,约2周,而以后一周内发展快,落叶率可由5%发展到90%。
黄瓜病害图谱和防止----来源191农资人论坛;作者:稻草夕阳 - 空中的鱼 - 绿色植保

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  黄瓜与南瓜嫁接时,要注意南瓜种子也要不带菌。用55℃温水浸泡黄瓜种子和嫁接用的黑籽南瓜种子30分钟。 
②农业措施 发病田应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并随之深翻土壤,以减少田间初侵菌源。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硼肥。防止黄瓜植株早衰,浇水后注意放风排湿,发病初期摘除病叶。 
③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加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1)1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防治农药与应用作物
防治农药:
    硫酸链霉素甲醛硅唑·咪鲜胺
应用作物:
  • 瓜类作物:黄瓜



症状与防治方法

病症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在田间与黄瓜霜霉病混合发生,病斑比较接近,有时容易混淆,但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产生几个多角形水渍状病斑,而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背面产生针状水渍状病斑,往往几十个病斑同时发生。病情发生趋势没有霜霉病迅速,对黄瓜生长影响没有霜霉病严重。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但以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子叶发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发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成孔,潮湿时产生乳白色菌脓,蒸发后形成一层白色粉末状物质,或留下一层白膜。茎、叶柄、卷须发病,侵染点水浸状,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瓜条发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污白色菌脓。条件适宜病斑向表皮下扩展,并沿维管束逐浙变色,并深至种子,使种子带菌。幼瓜条感病后腐烂脱落,大瓜条感病后腐烂发臭。瓜条受害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角斑病易与霜霉病混淆而用错药,使病害屡治不愈。一般霜霉病叶片病斑背面有黑色或紫色霉层,病斑后期不穿孔,瓜条不受害;角斑病叶背病斑溢出菌脓,穿孔,瓜条受害有臭味。



            病原及发生规律
此病由细菌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侵染引起。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带菌种子越冬,为翌年初次侵染菌源。种子上的病菌在种皮和种子内部可存活1~2年,播种后直接侵染子叶,病菌在细胞间繁殖,借雨水反溅、棚顶水珠下落、昆虫等传播蔓延,从寄主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经7~10天潜育后出现病斑,潮湿时产生菌脓。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适温在18~28℃,相对湿度80%以上,黄瓜最易感病生育期是开花座果期至采收盛期,长江流域黄瓜角斑病发病盛期在4~6月和9~11月。

发病条件病菌附着在种子内外,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源,病菌存活期达1~2年。借助雨水、灌溉水或农事操作传播,通过气孔或伤口侵入植株。用带菌种子播种后,种子萌发时即侵染子叶,病菌从伤口侵入的潜育期常较从气孔侵入的潜育期短,一般2~5天。发病后通过风雨、昆虫和人的接触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棚室栽培时,空气湿度大,黄瓜叶面常结露,病部菌脓可随叶缘吐水及棚顶落下的水珠飞溅传播蔓延,反复侵染,因此,当黄瓜吐水量多,结露持续时间长,有利于此病的侵入和流行。露地栽培时,随雨季到来及田间浇水,病情扩展,北方露地黄瓜7月中下旬达高峰。   此病发病适温24~28℃,最高39℃,最低4℃。在49~50℃的环境中,10分钟即会死亡。相对湿度在80%以上,叶面有水膜时极易发病。 因此,此病属低温、高湿病害。   病斑大小与湿度有关,夜间饱和湿度持续超过6小时者,病斑大。湿度低于85%,或饱和湿度时间少于3小时,病斑小。昼夜温差大,结露重,而且时间长时,发病重。
黄瓜病害图谱和防止----来源191农资人论坛;作者:稻草夕阳 - 空中的鱼 - 绿色植保
黄瓜病害图谱和防止----来源191农资人论坛;作者:稻草夕阳 - 空中的鱼 - 绿色植保

防治方法 
            (1)选用耐病品种。   
            (2)从无病瓜上采种。   
            (3)种子处理。瓜种可用70℃恒温箱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还可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90分钟,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4)加强栽培防病,无病土育苗,重病田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生长期及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   
            (5)药剂防治:1、预防方案: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2、治疗方案:轻微发病时,氟硅唑咪鲜胺600—8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按3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黄瓜叶点霉叶斑病     


防治农药与应用作物
[table=100%]
防治农药:
    百菌清代森锰锌噁霜·锰锌苯菌灵
应用作物:
  • 瓜类作物:黄瓜





症状与防治方法

病症 黄瓜叶点霉叶斑病,是黄瓜种植中的一种常见的进入春天后易发的真菌病害。危害的真菌葫芦科叶点霉,属于半知菌亚门类型的真菌。主要为主要表现为在叶片表面出现数量不多、不太明显、大小不一的小黑粒点。发病初期现大型水浸状斑,中部色较浅,后渐干枯,四周具浅绿色水渍状晕环,病斑大小15~20毫米;后期病斑中间呈薄纸状,浅黄色,易破碎,病斑上可见数量不多、不大明显的小黑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该病多发生在生长后期。

病原及传播途径葫芦科叶点霉(Phyllosticta cucurbitacearum 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分生壁细胞明显,大小25~100×22.5~75微米,具明显的孔口,直径5~17.5微米;器孢子近球形或卵圆形至椭圆色,单胞,无色,大小4.0~6.25×2.5~4.5微米。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遇适宜条件分生孢子萌发,经气孔或从伤口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致病情扩展。
发病条件该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适温25~28℃,相对湿度高于85%的棚室易发病,尤其是生产后期发病重。
黄瓜病害图谱和防止----来源191农资人论坛;作者:稻草夕阳 - 空中的鱼 - 绿色植保


防治方法 
(1)实行2年以上轮作,覆盖地膜可减少初侵染。   
(2)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每667平米施惠满丰多元素复合液肥400毫升,对水稀释500倍喷洒叶面,可增强抗病性。 (3)合理灌溉适时适量控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必要时打去下部叶片,以增加通透性。   
(4)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黄瓜炭疽病菌        

防治农药与应用作物
[table=100%]


防治农药:
    百菌清甲硫·乙霉威
应用作物:
  • 瓜类作物:黄瓜





症状与防治方法



病原及症状 黄瓜炭疽病是半知菌亚门真菌,葫芦科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黄瓜炭疽病从幼苗到成株皆可发病,幼苗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斑,上有橙黄色点状胶质物;成叶染病,病斑近圆形,直径4---18毫米,灰褐色至红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茎蔓与叶柄染病,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连接,绕茎一周,植株枯死;瓜条染病,病斑近圆形,初为淡绿色,后成黄褐色,病斑稍凹陷,表面有粉红色粘稠物,后期开裂
黄瓜病害图谱和防止----来源191农资人论坛;作者:稻草夕阳 - 空中的鱼 - 绿色植保


发病特点 病菌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盘,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病菌借助风雨、灌溉水、农事操作等传播,引起再侵染。种子调运可造成远距离传播。田间发病适温在20~27℃,病菌最适生长温度24℃,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5%,叶片有露珠时有利于发病,适宜的温湿度潜育期仅需3天。土壤粘性、排水不良、偏施氮肥、保护地光照不足、通风不及时的瓜地发病重。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黄瓜炭疽病多在保护地栽培中发生,发病盛期在5~6月和9~10月。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津研4号、早青2号、中农1101、夏丰1号。此外。中农5号、夏青2号较耐病。采用无病种子,做到从无病瓜上留神,对生产用种以50-51℃温水浸种20分钟,或冰醋酸100倍液浸3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 

(2)实行3年以上轮作,对苗床应选用无病土或进行苗床土壤消毒.减少初侵染源。采用地膜覆盖可减少病菌传播机会,减轻为害;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

(3)加强棚室温湿度管理。在棚室进行生态防治,即进行通风排湿,使棚内湿度保持在70%以下,减少叶面结露和吐水。田间操作。除病灭虫,绑蔓、采收均应在露水落干后进行,减少人为传播蔓延。

(4)塑料棚或温室采用烟雾法。选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50克,隔9-11天熏1次,连续或交替使用,也可了傍晚喷撒6.5%甲霉灵超细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8%克炭疽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


黄瓜疫病        

防治农药与应用作物
[table=100%]
防治农药:
    噁霉灵代森锰锌代森联丙森锌烯酰·锰锌唑醚·代森联吡唑醚菌酯丙森·缬霉威霜霉威三乙膦酸铝霜脲·锰锌嘧菌酯精甲霜·锰锌噁霜·锰锌
应用作物:
  • 瓜类作物:黄瓜


  
症状与防治方法 

症状及发生规律 幼苗期到成株期都可以染病。幼苗染病,开始在嫩尖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腐烂,逐渐干枯,形成秃尖。成株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嫩茎节部,开始为暗绿色水浸状,以后变软,明显缢缩,发病部位以上的叶片逐渐枯萎。叶片被害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的大病斑。瓜条被害,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期病部长出稀疏灰白色霉层,病瓜皱缩,软腐,有腥臭味。 黄瓜疫病为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粪肥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主要靠雨水、灌溉水、气流传播。这种病害发病周期短,流行迅速,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流行。连续阴雨天发病重。
黄瓜病害图谱和防止----来源191农资人论坛;作者:稻草夕阳 - 空中的鱼 - 绿色植保



防治方法 
            (1)选用耐病品种,播种前对种子消毒,   
            (2)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   
            (3)嫁接防病。   
            (4)土壤处理。苗床或大棚常用土壤处理剂有石灰氮、必速灭、棉隆、敌克松、甲霜灵,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   
            (5)药剂浸种,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种半小时后催芽。   
            (6)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应合理施肥(特别是氮肥),改善透光强度,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温度,在生长期适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枝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在花蕾期、幼果期和膨果期喷施壮瓜蒂灵,增粗果蒂,促进果实发育,提高黄瓜品质。   (7)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或雨季到来之前,喷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如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75%猛杀生干悬浮剂600倍液、大生M-45 600倍液、70%品润干悬浮剂800倍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雨后发现中心病株以后及时拔除,立即喷洒或浇灌50%安克可湿性粉剂30克/亩、60%百泰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25%凯润乳油3000倍液、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嘧菌酯胶悬剂1500倍液、68%金雷水分散粒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隔7-10天用药一次,病情严重时可以5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


黄瓜灰霉病        




防治农药与应用作物

[table=100%]
防治农药:
    乙烯菌核利百菌清
应用作物:
  • 瓜类作物:黄瓜
   症状与防治方法

症状 黄瓜灰霉病多从开败的雌花开始侵入,初始在花蒂产生水渍状病斑,逐渐长出灰褐色霉层,引起花器变软、萎缩和腐烂,并逐步向幼瓜扩展,瓜条病部先发黄,后期产生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导致病瓜生长停止,变软、腐烂和萎缩,最后腐烂脱落。叶片染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为不规则形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明显,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层。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形成直径15-20毫米的大型病斑。茎蔓染病后,茎部腐烂,瓜蔓折断,引起烂秧。

病原及发生规律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侵染引起。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孢子梗、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随气流、雨水、露水等传播。光照不足、低温和高湿条件下易流行。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栽培黄瓜灰霉病发病期盛期在5月期间,在连阴雨、光照不足、气温低、湿度大的天气条件时,如不及时通风透光,发病重。
黄瓜病害图谱和防止----来源191农资人论坛;作者:稻草夕阳 - 空中的鱼 - 绿色植保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残体 收获后期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土壤深翻20厘注以上,将土表遗留的病残体翻入底层,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减少棚内初侵染源。苗期、瓜膨大前及时摘除病花、病瓜、病叶,带出大棚、温室外深埋,减少再侵染的病源。 

            (2)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通风换气,浇水适量,忌在阴天浇水,防止温度过高;注意保温,防止寒流侵袭。高温季节在大棚、温室内深翻灌水,并将水面漂浮物捞出,集中深埋或烧掉,保持大棚、温室清洁。在花蕾期喷施壮瓜蒂灵,增粗果蒂,促进果实发育,提高黄瓜品质。 

            (3)药剂防治 大棚、温室发病初期,可采用烟雾法、粉尘法和生物防治法防治。 1、烟雾法:用20%速克灵烟剂,每亩每次用药200-250克,或用50%农利灵烟剂,每亩每次用药250克。熏3-4小时。一般可傍晚熏烟,次晨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2、粉尘法:于傍晚喷撒10%速灭克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10%杀霉灵粉尘剂,每亩每次用药1公斤,隔7-10天喷一次,边疆或交替喷2-3次。上述杀菌剂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发病后用药,应适当加大药量。为防止产生抗药性,提高药效,提倡将几种药剂轮换交替或复配使用。 3、生物防治   按奥力克-霉止300—500倍液稀释,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每5—7天喷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病情严重时,按奥力克-霉止300倍液稀释,3天喷施一次。 施药避开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   

            重要防治时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


黄瓜霜霉病菌        




防治农药与应用作物

[table=100%]
防治农药:
    噁霜·锰锌嘧菌酯
应用作物:
  • 瓜类作物:黄瓜
  症状与防治方法  

症状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干叶子”,苗期成株都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卷须及花梗受害较少。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褪绿黄褐色斑点,病斑直  黄瓜霜霉病径0.2-0.5厘米,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 成株发病,多从温室前沿开始,发病株先是中下部叶片反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正面不显,后病斑逐渐扩大,正面显露,病斑变黄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出现紫褐色、或灰褐色稀疏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干枯。

病因及规律 黄瓜霜霉病是由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真菌侵害引起,该病菌的孢子囊靠气流和雨水传播。在温室中,人们的生产活动是霜霉病的主要传染源。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发病。湿度低于70%,病菌孢子难以发芽侵染,低于60%,病菌孢子不能产生。



黄瓜病害图谱和防止----来源191农资人论坛;作者:稻草夕阳 - 空中的鱼 - 绿色植保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良种。   
2.加强栽培管理,适当稀植,采用高畦栽培:浇小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天注意防漏,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滴灌技术可较好地控制病害。  3.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并带至棚、室外妥善处理。   
4.药剂防治:有条件优先应用粉尘剂或烟雾剂防治。预防方案:按噁霜灵或嘧菌酯8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治疗方案:轻微发病时,按嘧菌酯800—10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按8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施药时间:避开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   
5. 植保要点:   (1)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保护地栽培注意增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2)培育无病壮苗,增施有机底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   (3)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落叶。


黄瓜靶斑病        



防治农药与应用作物

[table=100%]
防治农药:
    硅唑·咪鲜胺多抗霉素
应用作物:
  • 瓜类作物:黄瓜
   症状与防治方法  [table=97%,#ffffff,,0][tr][td=2,1,100%]症状 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 

            黄瓜靶斑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 靶斑病病斑,叶两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上生灰黑色霉状物;而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两面均无霉层。 黄瓜靶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 靶斑病病斑枯死,病健交界处明显,并且病斑粗糙不平;而霜霉病病斑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健交界处不清晰,病斑很平。 

            目前黄瓜靶斑病发生严重,普通药剂很难有效,主要原因有三:   
1、靶斑病是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引起的,单独预防真菌或细菌很难取得很好效果。   
2、靶斑病对目前一般真菌性药剂产生了很强抗药性。   
3、以链霉素为代表的细菌性病害治疗药剂目前抗性严重,而对细菌性病害有特效的铜制剂往往不能混用,且不安全。 
[/td][/tr][tr][td=1,1,56%]病原 黄瓜靶斑病是由黄瓜靶斑病菌——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近年以来在山东主要黄瓜产区如寿光、沂南、莘县、济阳等地区大面积发生,成为黄瓜主要病害之一。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危害损失较重。

[/td][td=1,1,44%]
黄瓜病害图谱和防止----来源191农资人论坛;作者:稻草夕阳 - 空中的鱼 - 绿色植保
[/td][/tr][tr][td=2,1,100%]发病规律及表现症状 靶斑病是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引起的,该菌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可存活6个月。翌年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侵染;侵入后潜育期一般6-7天(高湿或通风透气不良易发病)之后病部新生病原菌,并经叶缘吐水、棚膜结露珠等途径进行再侵染,使病害逐渐蔓延。严重时,发病1周后,落叶率可由5%发展到90%,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该病多发生在结瓜盛期,以危害叶片为主,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最终导致植株枯死。防治方法 

            如发现病情即使用20%硅唑·咪鲜胺1000-1200倍液均匀喷施于患病处效果突出,或黄斑净50克一桶叶面均匀喷雾,或者使用黄瓜靶斑净25克兑15公斤水均匀叶面喷施,靶斑病发生严重地块建议50克一桶水,间隔5-7天再喷施一次,可起到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