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易的朋友十几年来到处寻找算命绝技,苦寻无果。其实绝技就在你身边,你却视而不见,正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绝技就在你身边
关于名词合冲刑害,易友并不陌生,同时,它也是王吉海所用的“岁运六法”之一。 合冲刑害是多少代来算命师总结形成的一套简洁、好用的预测技法。众易友从接触四柱那天就知道了,但其中的精华运用却无人知晓。易友们苦苦寻找预测绝技,其实,合冲刑害就是算命绝技之一,就在学易人的身边,但是大家却视而不见。正是:
守着绝技找绝技, 一找找了十几年, 绝技就在你身边, 视而不见很可惜。
提醒易友:王吉海“合冲刑害”的用法与目前你们所知的用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王吉海真正领悟了合冲刑害的用法精髓,目前吉海还没发现哪位名师会用。所以请不要混为一谈。 如有反对者,请参加完王吉海讲课后再提反对意见。否则,你连王吉海怎么用的都不知道,你的反对显然缺少了依据。 如有人说:我看过你的书。请问:看书你真正理解会用吗?如真正会用了,你就不会反对了,因为太好用了。 所以说看了几本书还没理解书中真正的含义,就开始反对是不客观的。如果你参加了网络学习班之后,认为别处还有比王吉海所传内容更好用、更好学的,你就去学,结果经验证确实如此的话,那么你参加别处学习班的学费,王吉海给你拿,说到做到,不用怀疑。所以,对王吉海理论体系一知半解,觉得不合自己认为的道理就开始反对者,那会显得相当没风度和没智慧。
击技武术的优点就是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将对方击倒。花拳秀腿,好看不中用,就好比中国目前的易学界,夸夸其谈的理论家、学问家,在实际批断命局时,说了一大篇也说不到关键处。实际上,不就是合与冲、刑与害的问题吗?若把合冲的含义与精髓真正理解了,两句话可以解决问题了。因此,能说合冲刑害不是批断命局的绝技吗? 三、撒手锏、回马枪的故事
(此段先讲一个小故事,意在放松一下,时间紧,不愿看者可以直接跳过)
关于撒手锏、回马枪有一段历史故事。 撒手锏,是隋末唐初大将秦琼秦叔宝秦家锏里的一个招术,也是最厉害的一招(武术是讲究招法招术的,易学不同样如此吗?六法中哪一法都是当今四柱预测的绝技,关键是你要理解精髓而不是表皮,别老拿表皮否认精髓,否则,是无知的表现)。秦琼是隋唐演义中的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也是现在的门神之一。另一位门神是尉迟恭。秦琼使双锏,尉迟恭用双鞭。 在隋唐演义中,有四猛、十三杰、十八条好汉,秦琼名列第十三位。家传一对双锏,人送外号:神拳太保,双锏大将。有着:“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六府。仁孝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的美名。
回马枪,是隋唐中四猛、十三杰,十八条好汉中名列第七位的罗成罗家枪之绝技。罗成家传一条亮银枪,人送外号:冷面银枪俏罗成,回马枪就是罗家枪法的绝技。
因为罗家枪与秦家锏在当时都是非常有名的,秦琼和罗成为了相互学艺而发誓赌咒,他俩为了防止对方保留,于是指天发誓。 罗成说:“我罗成愿意将家传的七十二路枪法尽数教与秦家表兄,若有隐瞒日后万箭穿心而死。” “我秦琼愿意把家传的锏法全部传于罗家表弟,如有欺心,必当吐血而亡。” 于是,双方互相传授武艺,但到最后,罗成把牙一咬,把最后一招“回马枪”私藏了下来。秦琼传到最后,也把最后一招:“撒手锏”藏了起来。
最后罗成一生英勇,到头来终是应了当日的誓言,被万箭穿心而死。相对于罗成的惨死,同样发过毒誓的秦琼似乎显得稍好一点。最起码他比罗成活的时间长一些,可是他最终也还是吐血而亡,就跟他当年发誓时说的一样。
想想两位英雄的结局,不由得想起一句“距头三尺有神明”,也许当初他们指天起誓并没有想到以后真的会是这等的下场,赌咒发誓可真不是儿戏。 起誓了,就要谨慎执行,否则,定会应验誓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