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钙,补个明明白白

 花非花890 2013-08-31


    缺钙了怎么办?很多人认为:维生素D,一吃就灵。事实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导致缺钙有很多种原因,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补法。其中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吸收障碍是缺钙的重要原因。然而,身体处于疾病状态导致钙流失或钙利用障碍,也是缺钙不容忽视的重要帮凶。假如不分青红皂白,一见有缺钙症状就大肆服用维生素D,可能会雪上加霜,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长期摄取量过多,会在人体蓄积引起中毒,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妊娠期和婴儿初期过多摄取维生素D,可引起出生体重低,严重时导致智力发育不良及骨硬化。因此,补钙前找准缺钙原因是整个补钙过程中的关键。

那么,如何发现缺钙的原因呢?

当出现缺钙症状后,可请有经验的营养科医生进行身体营养状况评定,通过如下检查,明确缺钙的原因及缺钙的程度。

一是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定。维生素D本身并不具备生理活性,必须在肝肾的作用下,转化成具有生理活性的维生素D3后,才能调节体内血钙水平。如当血钙水平低下时,该活性成分促使钙在肾小管再吸收,在小肠促进钙结合蛋白合成,从而增加钙吸收。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作用,即当血钙水平过高时,能促使甲状旁腺素产生降钙素,阻止钙从骨中动员,增加钙的排出。所以,测定维生素D的代谢产物在血浆中的水平,可判断缺钙是否为维生素D不足引起。

其次是骨密度测定。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神经肌肉活动,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参与凝血过程等。最新调查证实中国人目前平均每人每天钙摄入量为406毫克,仅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供给量标准800毫克的一半。有资料显示:尽管国人缺钙现象较为普遍,却不是每个缺钙者都有多汗、手足搐弱、自发性骨折等症状,而通过骨质密度测定,可早期判断缺钙的程度。

另外,要排除体内是否存在导致机体缺钙的病理生理改变。有时,尽管饮食中有足够的钙与维生素D,但在某些疾病状况下,膳食中的钙与维生素D并不能为人体所利用。如慢性腹泻使维生素D吸收障碍;肝硬化及肾衰竭使维生素D羟化障碍,不能在体内有效地生成活性型的维生素D3;甲状腺功能减退;女性更年期后内分泌紊乱,体内雌激素、降钙素含量大大减少,使尿钙排泄增加等等。

怎样选用钙剂呢?

若检查发现血浆维生素D活性代谢产物水平低于正常,则应酌情补充维生素D。有资料显示,常见的佝偻病、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等病,通过检查可发现骨质密度低于正常。其实,大多数患者是因为长期膳食不平衡导致缺钙的。所以补钙一是要注意膳食平衡,适当补充含钙多的食物(如牛奶)与晒太阳(有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二是要合理选用钙剂,避免超量服用维生素D引发蓄积中毒。目前,第三代补钙剂L-苏糖酸钙,以分子形态直接被人体吸收,无需维生素D辅助吸收,服用安全可靠,既满足了人们的补钙需求,又解除了人们对维生素D中毒的担忧。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腹泻、女性绝经后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可使维生素D代谢障碍或钙流失过多导致缺钙,这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症,酌情补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