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跳空

 期海一闲人 2013-08-31

重要的技术分析形态——跳空

2013-08-27 03:34:01
  跳空,是主流技术分析领域认可的重要技术形态。在交易实践中,交易者以跳空为核心工具,设计出了基于不同交易理论的各式各样的交易系统。我们的交易系统基础课程,目前正进行到跳空部分,借此机会,同大家探讨一下跳空在系统化交易中的意义。

  一般来说,以跳空为核心工具的交易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结构和流程简洁;
  ●对未来趋势的预期较大;
  ●相对胜率较高;
  ●持仓周期较长;
  ●交易频率较低;
  ●系统表现稳定,易于接受。

  约翰·墨菲在《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一书中,将跳空分为四种形式。下面我们从系统化交易的角度,对这四种跳空进行说明。

  ●无意义的跳空

盘整区的无意义跳空
盘整区的无意义跳空

  盘整区跳空的特征是,虽然出现了跳空,形态仍然在盘整区之内。通常出现在盘整区内的跳空,成交量变化不大。跳空的力量,没有突破盘整区形成的支撑或阻力,因此,缺乏技术分析上的反转意义。

低成交量下的无意义跳空
低成交量下的无意义跳空

  上图是张玉珊修身堂日线图。

  修身堂的股价和成交量,都很可怜,制造一个跳空的门槛很低,甚至无意中就会制造一个跳空。这种接近于随机产生的跳空,缺乏技术分析上的统计意义。

高频率下的无意义跳空
高频率下的无意义跳空

  技术形态的意义之一,在于它的稀缺性。不仅是跳空,其它技术形态也一样,在特定技术形态高频率出现的图表上,这种技术形态反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突破跳空

突破跳空
突破跳空

  突破跳空的基本特征是:

  1、形态突破了盘整区的边缘,或其它具有长期意义的趋势指标;
  2、伴随着成交量的明显放大。

  从系统化交易来看,突破跳空提供了一个很清晰的交易点位:

  1、突破跳空发生,建仓;
  2、跳空之下,设立止损。

  突破跳空的建仓点位通常有三个:

  跳空发生时的开盘期间;
  跳空线体即将结束时的收盘期间;
  跳空形态发生后的下一期开盘。

  突破跳空的止损点位通常有两个:

  跳空线体最低价下方;
  跳空所产生空白的下边缘下方。

  经过在主流市场的系统化测试,从长期来看,这几个交易点位表现,相差不大。其优劣是(以做多为例):

  越高的建仓点位,越迟的建仓时间,越低的止损点位,其交易频率越低,胜率越高,持仓越低;
  反之,亦然。

  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交易背景和交易体验,选择自己适用的交易点位。不过,不需要过于纠结。我们上面的结论,基于趋势交易理论,测试了全球主要交易量较大的活跃市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意义;除非自己的交易系统基础理论有所不同,或交易的市场较为特别。

  虽然如此,大家在决定自己的交易点位后,还是要经过系统化测试,才能够进入市场进行真实交易。

  ●中继跳空

中继跳空
中继跳空

  中继跳空,出现在已经发展的趋势当中,跳空方向同趋势方向相同。中继跳空,成交量一般会放大,通常不会明显的放大。

  有技术分析人士认为,中继跳空具有预测意义。它通常出现在一个趋势的中央部分,因此,出现中继跳空后,趋势再发展一倍,就需要考虑平仓了。

  暂时没有找到支持上述说法的交易数据,或测试数据。自己对上述说法进行了系统地测试,测试结果并不支持上述说法。同时,向其他使用跳空交易系统的交易员进行求证,也未得到他们的支持。

  大家应慎重看待中继跳空的预测理论,至少要使用自己的系统化测试数据,来支持这一观点。

  从系统化交易来看,中继跳空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交易点位。中继跳空同衰竭跳空虽然有所区别,但毕竟形似(下面会谈到),无论是建仓,还是加仓,都降低了交易的预期。

  ●衰竭跳空

衰竭跳空
衰竭跳空


  衰竭跳空的特征是,出现在已经发展的趋势当中,跳空方向同趋势方向相同,且成交量巨大。

  衰竭跳空同中继跳空形态相似,两者的区别是成交量。中继跳空的成交量即使放大,也是一般意义上的放大;衰竭跳空伴随的成交量放大,通常可以用巨量来表示。

  同时,还有一个次要意义的辅助指标。很多时候,中继跳空的振幅,要小于衰竭跳空的振幅。

  从系统化交易来看,同突破跳空一样,衰竭跳空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易点位。当衰竭跳空出现后,我们可以考虑顺势平仓。不过,衰竭跳空提供的交易点位,没有突破跳空清晰,通常只能作为平仓的辅助指标——衰竭跳空出现后,平掉一部分仓位;市场突破长期趋势指标,或交易系统既定的平仓规则后,再全部平仓。

  最后,跳空作为交易点位的劣势。突破跳空通常伴随着剧烈的市场变动,虽然对未来趋势有较大的预期,不过,从资金管理上,实际降低了可建仓的交易量。这一点需要特别提示大家,不应因较强的预期,放宽风险敞口。

  从以跳空为核心工具的主流交易系统长期表现来看,较高的胜率和较长的持仓周期,能够很好的弥补低持仓的劣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