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配送中心

 txmdetushuguan 2013-08-31

编辑本段作用

  配送中心

  货物配送中心流程图配送中心的作用

  配送中心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 减少交易次数和流通环节;

  产生规模效益;

  减少客户库存,提高库存保证程度;

  与多家厂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能有效而迅速的反馈信息,控制商品质量

  配送中心是现代电子商务活动中开展配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

编辑本段涉及因素

  配送中心

  进行配送中心规划需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区域经济发展背景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工业、农业商业住宅布局规划。

  2.交通运输网及物流设施现状。交通运输干线、多式联运中转站、货运站、港口机场布局现状。

  3.城市规划。城市人口增长率、产业结构与布局。一些城市的物流中心选址不当,往往会在主干线通道上造成交通阻塞、运距过长造成能源浪费、车辆空载率增高、调度困难等问题。

  4.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据东京大学的越正毅教授对交通阻塞的间接经济损失的推断,仅东京因由于交通阻塞 配送中心

  的经济损失一年就达1兆日元。

  有关研究表明,在澳大利亚城市交通阻塞的损失可能低于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但是若包括外延损失,在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墨尔本和悉尼的交通阻塞损失估计约为18亿澳元和21亿澳元。在中国尚未见到此类数据报导,但据一些城市较大的市场观测,此类损失也不可低估。

  运输车辆的实载率与降低物流费用有一定关系,根据日本汽车运输统计年报推算,在日本小型货车的实载率呈下降趋势。

  车辆实载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这一点在中国也十分突出。在规划配送中心时就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城市交通阻塞、配送中心选址,而且涉及筹资组建与运营以及运输经营集约化等综合性问题。

编辑本段分类

  配送中心

  对配送中心的适当划分,是深化及细化认识配送中心的必然,从理论上和配送中心的作用上,可以有许多理想的分类,这里仅就已在实际运转中的配送中心类别概述如下:

  1.专业配送中心

  专业配送中心大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配送对象、配送技术是属于某一专业范畴,在某一专业范畴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这一专业的多种物资进行配送,例如多数制造业的销售配送中心,中国目前在石家庄、上海等地建的配送中心大多采用这一形式。专业配送中心第二个含义是,以配送为专业化职能。基本不从事经营的服务型配送中心,如<国外物资管理>杂志介绍的“蒙克斯帕配送中心”。

  2.柔性配送中心

  在某种程度上和第二种专业配送中心对立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不向固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向能随时变化,对用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固定供需关系,不断向发展配送用户和改变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

  3.供应配送中心

  专门为某个或某些用户(例如联营商店、联合公司)组织供应的配送中心。例如,为大型连锁超级市场组织供应的配送中心;代替零件加工厂送货的零件配送中心,使零件加工厂对装配厂的供应合理化;中国上海地区六家造船厂的配送钢板中心,也属于供应型配送中心。

  4.销售配送中心

  以销售经营为目的,以配送为手段的配送中心。销售配送中心大体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生产企业为本身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配送中心,在国外,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很多;

  另一种是流通企业做为本身经营的一种方式,建立配送中心以扩大销售,中国目前拟建的配送中心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国外的例证也很多;

  第三种,是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联合的协作性配送中心。

  比较起来看,国外和中国的发展趋向,都向以销售配送中心为主的方向发展。

  5.城市配送中心

  以城市范围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由于城市范围一般处于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这种配送中心可直接配送到最终用户,且采用汽车进行配送。所以,这种配送中心往往和零售经营相结合,由于运距短,反应能力强。因而从事多品种、少批量、多用户的配送较有优势。<物流手册>中介绍的“仙台批发商共同配送中心”便是属于这种类型。中国已建的“北京食品配送中心”也属于这种类型。

  6.区域配送中心

  以较强的幅射能力和库存准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配送规模较大,一般而言,用户也较大,配送批量也较大,而且,往往是配送给下一级的城市配送中心,也配送给营业所、商店、批发商和企业用户,虽然也从事零星的配送,但不是主体形式。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在国外十分普遍,《国外物资管理》杂志曾介绍的过的“阪神配送中心:美国马特公司的配送中心,“蒙克斯帕配送中心”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7.储存型配送中心

  有很强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一般来讲,在买方市场下,企业成品销售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其配送中心可能有较强储存功能;在卖方市场下,企业原材料,零部件供应需要有较大库存支持,这种供应配送中心也有较强的储存功能。大范围配送的配送中心,需要有较大库存,也可能是储存型配送中心。

  中国目前拟建的配送中心,都采用集中库存形式,库存量较大,多为储存型。

  瑞士GIBA—GEIGY公司的配送中心拥有世界上规模居于前列的储存库,可储存4万个托盘;美国赫马克配送中心拥有一个有163,000个货位的储存区,可见存储能力之大。

  8.流通型配送中心

  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的典型方式是,大量货物整进并按一定批量零出,采用大型分货机,进货时直接进入分货机传送带,分送到各用户货位或直接分送到配送汽车上,货物在配送中心里仅做少许停滞。前面介绍的阪神配送中心,中心内只有暂存,大量储存则依靠一个大型补给仓库。

  9.加工配送中心

  许多材料都指出配送中心的加工职能,但是加工配送中心的实例,目前见到不多。中国上海市和其他城市已开展的配煤配送,配送点中进行了配煤加工,上海六家船厂联建的船板处理配送中心,原物资部北京剪板厂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中心。

编辑本段规划与设计

  配送中心

  1、配送中心的规划

  1)准备阶段

  成立领导班子;

  基本规划资料的收集。

  2)系统规划设计:基本规划资料分析。

  订单变化趋势分析;

  订单品项和数量分析;

  物品特性与储运单位分析;

  物流与信息流分析。

  3)作业功能的规划

  作业流程的规划;

  作业区域的功能规划。

  2、配送中心的详细规划设计 1)物流设备规格设计

  基本设计原则

  物流设备设计原则:单位容器的选择、物流系统设备规格型号的设计。

  2)周边设施的设计

  3)详细布置规划

  设备面积与实际位置的设计

  物流与周边设施的统一规划设计

  4)事务流程与表单系统设计

  5)人员的组织结构规划

  6)物流中心布置与规划的评估

  7)物流中心的成本分析与效益评估

  3、配送中心的设计

  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战略意义和要求:

  环境调查;

  销售额的调查与分析;

  货态调查;

  物流配送中心的设计要求;

  作业时间表;

  事务系统和信息系统。

  4、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

  1)配送中心的选址的原则:

  适应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

  2)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经营环境因素

  基础设施状况

  其他:国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要求等。

  3)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

  物流量预测(吐吞量预测)

  确定单位面积作业量的定额

  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

  4)配送中心的布局

  5)各区域位置的设计

  5、配送中心设备的配置

  1)物流作业区域设施

  容器设施

  储存设备

  订单拣取设备

  物料搬运设备

  流通加工设备

  物流周边配合设备

  2)辅助作业区域设施

  3)厂房建筑周边设施

编辑本段限制因素

  配送中心

  在决定配送中心的执行目标、基本定位与策略功能后,还需考虑在实际规划时的限制因素,因为有许多因素均将影响系统规划运作的方向,包括:

  1.预定时间进程;

  2.预期可使用的人力资源;

  3.预期使用年限;

  4.计划预算资金限制及来源;

  5.预定的设置地点及土地取得的可行性;

  6.预期投资效益的水准。

  在配送中心的规划分析过程中,相关的考虑因素及决策条件均应以本节所提出的物流策略、规划目标和限制因素为依据,它决定了配送中心预期的功能与规划方向。

编辑本段相关书籍

  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

  作者:郑玲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丛书名: 新世纪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规划教材

  出版日期:2004-9-1

  全书共分为十一章,全面阐述了配送中心及其作业流程等基本理论,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配送中心管理中包括包装、流通加工、备货分拣、存储运输、装卸搬运、绩效管理及物流信息系统等的技术与实务,并配有相关案例的分析介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本书为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作为各种流通企业培训用教材,也可作为物流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