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白叶枯病

 可爱馆5799 2013-09-02

水稻白叶枯病
 
 
 
 
 
简 介 
  英文名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病原  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Ishiyama) Swings,黄单胞菌属。
  寄主  水稻、马唐、茭白、紫云英、草芦、看麦娘、异假稻、鞘糠草和秕壳草等。
  危害  水稻的重要病害。受侵染的水稻减产20%~30%,严重时能够达到50%。同时,造成米质松脆,发芽率降低。如果在分蘖期出现凋萎型白叶枯,造成稻株的大量枯死,损失会更大。
  分布  世界性细菌病害。白叶枯病最早于1884年在日本福岗地区发现。50年代以来,发病范围扩大,在亚洲、欧洲、非洲、南美、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有发生,而以日本、印度和中国发生比较严重。国内目前除新疆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均已发现,但在许多新病区多为局部发生。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上的三大病害之一。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无论是芽期、苗期、成株期或抽穗期均可受到由叶枯病菌的侵害而发病。由于品种、环境条件和病菌侵染方式的不同,病害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叶枯型:最常见的白叶枯病典型症状,苗期很少出现,在分蘖后较明显。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现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后沿叶脉迅速向下纵横扩展成条斑,可达叶片基部和整个叶片。病健部交界线明显,呈波纹状(梗稻品种)或直线状(籼稻品种)。病斑黄色或略带红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多见于籼稻)或黄白色(多见于梗稻)。湿度大时,病部易见蜜黄色珠状菌脓。
  (2)急性型:在环境条件有利和品种发病的情况下发生。叶片病斑暗绿色,迅速扩展,几天内可使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呈开水烫伤状,随即纵卷青枯,病部有蜜黄色珠状菌脓。此种症状的出现,表示病害正在急剧发展。
  (3)调萎型:多在秧田后期至拔节期发生。病株心叶或心叶下1~2叶先失水、青卷、尔后枯萎,随后其他叶片相继青枯。病轻时仅1~2个分蘖青枯死亡,病重时整株整丛枯死。折断病株的茎基部并用手挤压,可见大量黄色菌液溢出。剥开刚刚青枯的心叶,也常见叶面有珠状黄色菌脓。根据这些特点以及病株基部无虫蛀孔,可与螟虫引起的枯心相区别。
  (4)黄叶型:目前国内仅在广东省发现。病株的新出叶均匀褪绿或呈黄色或黄绿色宽条斑,较老的叶片颜色正常。之后,病株生长受到抑制。在病株茎基部以及紧接病叶下面的节间有大量病原细菌存在,但在显现这种症状的病叶上检查不到病原细菌。 
病原物 
    (1)形态: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1~2)微米×(0.8~1)微米。极生单鞭毛,长6~8微米,不形成芽胞和荚膜,但在菌体表面有一层胶质分泌物,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菌落呈蜜黄色或淡黄色,圆形,边缘整齐,质地均匀,表面隆起,光滑发亮,无荧光,有黏性。
  (2)特性: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好气性,代谢呼吸型。不水解淀粉和明胶,能使石蕊牛乳变红,不能使其凝固。不还原硝酸盐。产生氨和硫化氢,不产生吲哚。能利用蔗糖、葡萄糖、木糖和乳糖发酵产酸,不产气。在含3%葡萄糖或每升含20mg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5~40℃,最适为26~30℃。致死温度在无胶膜保护下为53℃(10分钟),在有胶膜保护下为57℃(10分钟)。 
侵染循环 
    (1)越冬与初侵染源:带菌谷种和病稻草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老病区以病稻草传病为主,新病区以带菌谷种传病为主;带病谷种的远距离调运是病区逐步扩大的原因。①病稻草和稻桩。干燥条件下堆贮的病稻草上的病菌可存活7个月至1年以上,可以越冬传病,而散落田间经日晒雨淋或被水浸泡后的病稻草上的病菌则很快死亡。未沤烂即还田的双季早稻病草对晚稻秧苗有一定的传病作用。发生凋萎型白叶枯病的稻桩里的病菌可存活到第2年5月以后,成为初侵染源。②带菌谷种。水稻抽穗扬花时,病菌随风雨露滴沾染花器,潜伏于颖壳组织或胚和胚乳表面越冬,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半年以上。第2年,病种播种后即产生病苗。③再生稻及自生稻株。在东南亚及我国海南地区,病田长出的再生稻和自生稻病株,可成为初侵染源。④杂草及其他植物。马唐、茭白、紫云英、草芦、看麦娘、异假稻、鞘糠草和秕壳草等多种植物可带菌越冬,但这些带菌植物作为初侵染源的实际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2)传播和侵染:稻根的分泌物可吸引周围的病菌向根际聚集或使生长停滞的病菌活花增殖,然后从叶片的水孔、伤口或茎基和根部的伤口以及芽鞘或叶鞘基部的变态气孔侵入。新伤口较老伤口更有利于病菌侵入。病菌从叶片的水孔通过通水组织达到维管束或直接从叶片伤口进人维管束后,在导管内大量增殖,引起叶枯型症状,当环境条件特别适宜且品种高度发病时则可引起急性型症状。从变态气孔侵入的病菌只停留在附近的细胞间隙内,不能进人维管束,在适宜条件下再被释放到稻体外,然后再从伤口或水孔侵入才能到达维管束引起病变。
  病菌从茎基或根部的伤口侵入时,可通过在维管束中的增殖而扩展到其他部位,引起系统性侵染,使稻株出现凋萎型症状。有时秧苗虽已感染但不呈现症状,成为带菌秧苗,移栽后在条件适宜时即成为大田发病中心。无病秧苗也可由于田水串灌而感发病菌。病菌在病株的维管束中大量繁殖后,从叶面或水孔大量溢出菌脓,借风雨露滴或流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在1个生长季节中,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再侵染就不断发生,引起病害传播蔓延,以至流行。 
发生因素 
    在有足够菌源存在的前提下,白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1)寄主抗性:糯稻抗病性最强,粳稻次之,籼稻最弱。籼稻品种间抗病性还有明显差异,其中不乏抗病性强的品种。同一品种的植株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也有差异,通常分蘖期前较抗病,孕穗期和抽穗期最发病。
  (2)环境:此病的发生在气温25~30℃时最盛,20℃以下和33℃以上受抑制。气温的高低主要影响潜育期的长短。在22℃时潜育期为13天,24℃时为8天,26~30℃时则只需3天。
  适温、多雨和日照不足有利于发病。特别是台风、暴雨或洪涝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更易引起病害暴发流行。气温偏低(20~22℃)、湿度较高时,此病也有流行的可能。相对湿度低于80%时,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中稻白叶枯病的发生与6、7、8三个月的气候因素有关,尤以7月份的气候条件影响最大。6、7、8三个月的气温均可满足早稻、中稻发病的要求,而风雨和湿度则是决定当年发病轻重的重要因素。晚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则主要受8月中旬温度的影晌,特别是迟熟晚稻,如果生长后期温度过低,则往往抑制病害发生。
  (3)栽培:①耕作制度对白叶枯病的流行有重要影响。以中稻为主地区和早稻、中稻、晚稻混栽地区病害易于流行,而纯双季稻区病害发生较轻。②肥、水管理对白叶枯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或绿肥过多,均可由于秧苗生长过旺而引起稻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抗病力减弱,并造成田间郁闭高湿的适于发病的小气候,加重发病。
  深水灌溉或稻株受淹,既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也由于植株体内呼吸基质大量消耗,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可溶性氮含量增加而降低抗病性,有利于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沿江河一带的地区发病也重。 
预测预报 
        水稻在孕穗期至抽穗期最易发病。在植株易发病期间,如果田间菌量大、水稻抗病性差、气候条件适宜就会引起病害流行。因此,在了解当地主栽品种抗病性及其布局的基础上,可根据气候条件、水稻生育期及长势情况和田间菌量对病害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程度作出预测。
  (1)始病期预测:在常发病区,选择低洼而肥沃田块,种植当地代表性发病品种,多施氮肥,长期深灌,以创造有利于发病的条件。在常年始病期勤加检查,发现中心病株或田间出现急性型病斑时,就可根据未来的天气情况发出病情警报,指导防治。
  此外,用噬菌体来预测田间菌量也是一种预测预报方法。当早稻、中稻本田每mm田水中噬
  菌体数稳定在500个、环境条件又适宜时,10~15天后开始发病,稳定在1 000个时,则3~5天内出现病害。
  (2)流行趋势预测:在品种发病和菌源存在的前提下,白叶枯病流行与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下旬雨日数达8天左右,早稻白叶枯病可能严重发生。7月至8月中旬,阴雨达20天以上、平均气温在30℃以下时,中稻白叶枯病有大发生危险。7~8月份间阴雨日多,台风、暴雨交加的天数达6天以上时,则晚稻发病往往严重。 
防治方法 
    控制菌源的前提下,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抓住秧苗防治这一关键,结合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
  (1)检疫:无病区要防止带菌种子传入,保证不从病区引种,确需从病区调种时,要严格做好种子消毒工作。
  (2)农业防治:①选用抗(耐)病品种。
  品种的抗病性是针对病菌的致病型而言的。由于不同地区病菌的致病型不同,故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抗感反应不一。因此,要注意选用抗当地主要致病型的丰产品种。②采取旱育苗技术,培育壮秧,提高秧苗抗性。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田排灌能力。④在水稻分孽末期适当凉田,浅湿管理,防止大水串灌、漫灌和长期深灌,防止水淹。⑤改配方施肥为平衡配套施肥,促使水稻长势均衡老健,提高抗病力,以发挥高产品种的增产潜力。
  (3)药剂防治:①用10%强氯精500倍液,浸种48小时,或用500~800倍液的代森铵浸种24~48小时,或用20%噻枯唑WP 500~600倍液浸种24~48小时,或用80% 402抗菌剂2 000倍液浸种48~92小时。②在水稻三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1次10%强氯精500倍液,预防本田发病。除应抓好秧田防治外,在大田期特别是水稻进人发病生育期后,要及时调查病情,对有零星发病中心的田块,应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防止扩大蔓延。发病中心多的田块及出现发病中心的发病品种高产田块,应进行全田防治。病害常发区在暴风雨之后应立即喷 20%叶枯唑WP 500~600倍液,或25%敌枯唑WP 200~300倍液,或10%叶枯净WP 300~500倍液,或50%代森铵AS 800~1 000倍液,或14%络氨铜AS 300~400倍液和10%氯霉素WP 800~1 000倍液等。施药间期7天左右,视病情发展决定施药次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