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瓜花叶病毒病

 可爱馆5799 2013-09-02

黄瓜花叶病毒病!!!
 
 
 
简 介 
  英文名  Cucumber mosaic
  异名  黄瓜花叶病。
  病原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甜瓜花叶病毒Muskmelon mosaic virus(M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等。
  寄主  黄瓜等葫芦科植物。
  危害  黄瓜的重要病害,病株率可达30%以上,对产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夏秋季发病较重。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叶脉透明,几天后成为花叶,病形成黄绿或深绿泡斑,叶面常皱缩不平,出现名种畸形,明显变窄;有的病叶粗糙呈革质,绒毛脱落;有的叶基变长,侧翼变狭变薄,呈现绷紧状态,叶尖细长,呈。鼠尾状。;有的病叶叶缘向上卷曲。有时叶脉出现深褐色坏死,或沿叶脉出现闪电状坏死。早期受侵染的烟株强烈矮化,高度不及健株的1/2,根系发育不良。 
病原物 
    (1)黄瓜花叶病毒:病毒颗粒球状,直径28~30纳米。病毒汁液稀释限点1000~10000倍,钝化温度60~70℃,10分钟,体外存活期3~4天,不耐干燥,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在黄瓜上也现系统花叶。
  (2)甜瓜花叶病毒:钝化温度60~62℃,稀释限点2500~3000倍,体外存活期3~11天。是西北瓜类病毒病的重要毒源。
  (3)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粒体杆状。失毒温度90~93℃10分钟,体外保毒期72~96小时,在干燥病组织内存活30年以上。
  (4)黄瓜绿斑花叶病毒:粒体杆状,粒子大小300纳米×18纳米,超薄切片观察,细胞中病毒粒子排列成结晶形内含体,钝化温度80~90℃,10分钟,稀释限点1000000倍,体外保毒期1年以上。可经汁液摩擦、土壤传播,体外存活期数月至1年。 
侵染循环 
    病原黄瓜种子不带毒,主要在多每年发生宿根植物上越冬,蚜虫开始活动或迁飞,成为传播该病主要媒介。发病适宜温度20℃,气温高于25℃多表现隐症。瓜绿斑花叶病毒(GMMV)经摩擦,土壤传播,体外存活期数月至1年。该病毒很容易通过手、刀子、衣物及病株污染的地块及病毒汁液借风雨或农事操作传毒,进行多次再侵染,田间遇有暴风雨,造成植株互相碰撞,枝叶摩擦或锄地时造成的伤根都是侵染的重要途径。 
发生因素 
    田间或棚室高温发病重。温度高、日照强、干旱的气候条件,缺水、缺肥、棚室中间杂草丛生,以及附近有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和甘蓝、芥菜、萝卜、菠菜、芹菜等作物,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耐病品种,如津杂2、3、4号,民春密刺等。②培育壮苗,适期定植,当地晚霜过后,即应定植,棚室可适当提早。③配方施肥,加强管理。④农事操作应小心从事,及时拔除病株,采种要注意清洁,防止种子带毒。⑤打杈、绑蔓、授粉、采收等农事操作注意减少植株碰撞,中耕时减少伤根,浇水要适时适量,防止土壤过干。
  (2)物理防治:种子经70℃处理72小时可杀死毒源。
  (3)药剂防治:①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2~3次后晾干备用或催芽播种。②发病初期喷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3%三氮唑核苷水剂5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250~300倍液,或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康润1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时防治蚜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