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什么是穴?
2013-09-02 | 阅:  转:  |  分享 
  
什么是穴?

寻龙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可以用之于建造阴阳二宅的具体地点和位置,这个具体的地点位置就是穴。龙的生气从龙的祖山一路剥换而来,到了山水交会之所结穴,就好象是一颗枝繁叶茂的瓜果蔓开花、结果。祖山是根,龙脉是干,枝叶是护从侍卫,过峡是节,果柄是束气,穴位就是果实。瓜果是瓜藤生气之所结,穴位是龙之生气凝聚的孔窍。根深、枝繁、叶茂的瓜蔓才能结出好果,真穴也只有真龙才可能结出。故经云:“根核若真穴不假”。

千里来龙,到头结穴,穴场的范围大者不过是数百丈,小者一、二丈,阳宅的穴场是一大片,而阴宅的穴位有时仅是一个点,上下左右一移位便不是穴。古人有云:“点高三尺出宰相,点低三尺浪荡光”,说的就是点穴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准确无误,不能偏高偏低、偏左偏右而稍有差池。此与人体的穴位相似,针灸治病的一个基本要领就是取穴要准确,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一、根据星辰确定穴的位置

穴位是龙的真气浅露的孔窍,龙是穴之体,穴是龙之用。龙从祖山起势,经过剥换,过峡,顿跌,形体转换,脱胎换骨,到头必起五吉星峰为应星,即受穴之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后山”。五吉星峰结穴方式各异。要根据来龙剥换的星峰,因龙制宜,根据不同形状的后山,在不同的位置去寻找穴位。

后山是贪狼星峰,穴位结作在乳头位置上。

后山是巨门星峰,穴位结作在窝中;

后山是武曲星峰,穴位结作在钗钳位置上;

后山是禄存和廉贞,穴位结作在“犁头”位置上;

是文曲星峰,低处结作在坪中,高处结作掌心里;

后山是破军,穴位结作在象戈、象矛的脉上,或者两边有山护抱,或者前方有水横流;后山是辅星,一般结作如同燕子的巢,如在高山则象是挂灯形;在平地就象是鸡巢,即使是圆头也有凹象。二、窝、钳、乳、突是四种最基本的穴形星形千变万化,穴的形状更是多种多样。风水术的流派又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喝形的,有以九星变态立论的,有以天星方位作主的,有精神动静入手的,......。令后学之人无所适从。其实,穴的形状、形象虽然千变万化,名称允许有不同的叫法,但穴乃龙之生气唯一可以利用的地点,从总体上来说,离不开阴阳二字,二气冲和,才有生气可乘,即阴来阳受,阳来阴受,直来横受,横来直受,急来缓受,缓来急受,......。

穴是龙之真气“聚而成型”而结作出来的,阴阳二气化生四象,从而变生出“窝、钳、乳、突”四象,正穴、变穴、怪穴都是四象的变化、变形而已。真正明白了“窝、钳、乳、突”四形的真正内涵,也就洞察了穴形的个中三昧。



葬书云:“形如鸡巢,法葬其凹,昨土分矛”,即是指窝形之穴。窝有四种,深窝、浅窝、狭窝、阔窝。窝形以左右均停为正格,左右不同是变格。又分藏口穴、张口两种,藏口是指左右砂手交会,张口是指左右砂手不交会。

藏口之穴,弦棱伶俐,两掬(音:ju,平声,两手合捧之意)弯环,口中圆净,窝内融融者,其气合聚于中,余气分行于外,是为吉穴。而落槽、偏陷、崩洪破陷、懒坦者是假穴,如误下之,主淫乱贫绝。开口之穴,须近前有横案,或有水横拦。

深窝、浅窝、狭窝、阔窝都有仰俯之别。俯者,窝中微有乳突,乳处即是穴,窝宜浅,如金盘荷叶之形,也须弦棱分明,不可弦棱不明;仰者,窝中当有突,突处是穴,窝稍深而不忌,但也不可坑陷太深。

深窝须深得适宜,有乳微突者稍深不忌,无乳突者,切忌太深。浅窝要浅得适宜;阔窝宜开口实而广,不宜太深,须左右交会,窝中有微乳微突;如果没有乳突,左右不交,弦棱不明者非真穴。狭窝开口宜小,如燕巢鸡窝,窝中圆净,弦棱分明,两掬弯抱,方是吉穴。



又名杈钳、虎口,穴星开两脚,如人之虎口形状。有直钳、曲钳、长钳、短钳四者为正格,双钳、边直边曲(仙宫)、边长边短(单提)、边单边双(叠指)为变格。

钳中微有乳者,是由乳穴变形而来,穴扦乳头,须顶头圆正,两边界水分明;忌乳头粗硬,脚下落槽,左右折陷。钳中微有窝者,由窝穴变形而来,穴扦窝中心,须顶头圆正,弦棱分明;忌漏槽贯顶,界水淋头。单股切忌直长。钳穴不论何格,均要求钳中藏聚。直钳即两脚皆直,须顶圆正,两脚婉媚短小,近前有案横拦。

曲钳即左右两脚弯如牛角而内抱,左右交牙。

长钳即两脚皆长,须婉转,近有低案横抱,顶圆。

短钳即两脚皆短,须短得合适,外有抱卫。

双钳即左右脚皆生双枝(甚至三枝五枝),钳多必须交牙,弓抱不相尖射。

边曲边直即左右两脚不均匀,一曲一直,又名弓脚。左曲右直叫左弓脚,或叫左仙宫;右曲左直者叫右弓脚,或叫右仙宫。弯曲之脚必须逆水。

边长边短即两脚一长一短,须长脚逆水。

边单边双即即两脚一单一双,左双右单叫左叠指,右双左单为右叠指。需两脚长短一致,外脚长曲弓抱,且两脚皆逆水。



穴星两臂伸出抱卫,中间生乳即为乳形之穴。长乳、短乳、大乳、小乳四者为正格,双垂乳、单垂乳为变格。

乳穴的长短大小是相对而言,过长、过短、过大、过小均非所宜,乳头宜居中,乳头光圆,两掬环抱,界水分明。忌饱肚肿脚、瘦弱尖细、偏斜、缺臂凹折。双乳格要两乳大?⒊ざ叹取H橐鋈榈木龋笮⒊ざ獭⒎适

乳穴的长短大小是相对而言,过长、过短、过大、过小均非所宜,乳头宜居中,乳头光圆,两掬环抱,界水分明。忌饱肚肿脚、瘦弱尖细、偏斜、缺臂凹折。双乳格要两乳大小、长短均匀。三乳要三个乳的均匀,大小、长短、肥瘦相同。

乳穴如果星峰尊重,穴形、界水分明,两掬环抱、乳头光圆、登佐分晓乃极贵之穴。



突穴又叫泡穴,穴星中平起突,形圆如覆釜,鸡心、鱼泡、鹅卵、龙珠、紫微、肝龙等都是突穴的别名。高山突穴,须左右环抱,两臂周遮;平地突穴,要界水分明,水势注聚或者有水远抱。有大突、小突、双突、三突四格,凡身俯者宜凑詹避毯,即点穴宜偏上;面仰者宜凑毯避詹,即点穴宜偏下。突穴大小宜适当,大者不显得粗肿顽懒,突面光圆,形体颖异为吉,小而不至微弱无力,突面光肥,形体自然与颖异为吉。如果高低不明,界水矿阔,或水割四畔,微弱无依的,绝不可用。双突并起叫双星,两畔有脚、牙者叫麒麟。三突并起叫三台。双突、三突均须大小高低肥瘦相同,突面圆正,形体颖异,忌大小高低肥瘦不等、美恶不分。双突可下两穴,三突可下三穴。[Page]

自然山水中,地形复杂多变,穴形如果细论,不胜枚举,但都是属于窝钳乳突四种基本形体的变化变形。熟悉了窝、钳、乳、突的各格不同形体的吉凶判定原则,其余均可举一反三而依此类推之。

风水术的基本原则是“乘生气”,气郁于形,反观山水之形状,就能体察出其中气的情况。粗恶者则气暴,峻急者则气促,单寒者则气微,臃肿者则气浊,虚耗(蝼蚁狐鼠淘空)者气泄,瘦削者气衰,凹缺者则气薄,突露者则气散,破面者则气损,疙头者则气虚,懒坦者气不聚,幽冷者则气寒,尖细者则气脱,荡软者则气绝。顽硬者则气死。凡此十五种形状之山,必无融结,无穴可扦。三、十登明确,穴斯真的

穴场是龙水交会,真气显露之所,真龙结穴,必登佐明确。登佐不明,穴肯不真。

1、明堂登穴。明堂,即穴前自然形成的缓坡或平地。龙虎内为小明堂,案山内为中明堂,案山外朝山内为大明堂。明堂端正、平缓、不偏斜,则明堂内必真气融融;若倒侧、倾泻、则真气不聚。小明堂宜紧凑,太空旷则气散;中明堂和外明堂则宜宽敞,宽敞则气势宏大,所谓“明堂容万马”即指此。

2、朝案登穴。穴近前横抱之山叫做案山,案后之山叫做朝山。案山宜端正缓平、高低适中,高度以平胸为宜,弯环抱穴为吉;朝山以秀丽端庄为要。

3、水势登穴。水之所趋,龙之所止,故真穴必众水会聚而朝堂。横过之水宜横抱穴前,对朝之水宜九曲八弯而来。

4、乐山登穴。穴后所枕托之山即是乐山。乐山宜穴上可见,形喜尖、圆、方而秀丽。忌凌压穴星,忌歪斜不正,或奇形怪状。特别是横龙之局,无乐则无穴。乐山有特乐、借乐、虚乐之分,特乐最为吉祥。

5、鬼星登穴。鬼星即穴后拖撑之山,横落偏斜之穴,穴后必须有鬼星,鬼不抱身而散漫之地必不结穴。乐山撞背而来结穴则无鬼星。

6、龙虎登穴。穴左近前之山为龙,穴右近前之山为虎,统称为龙虎。龙宜略高,虎宜驯伏;右水来宜龙长,左水来宜虎长;龙虎是卫穴之山,龙虎应弯环抱穴而有情。龙虎及与砂有关的具体形状和吉凶将在“什么是砂”一讲中再细述。[Page]

7、缠护登穴。真穴之四周必定有重重之山有情缠护之,缠护越多重,穴中生气越足,也就越贵。缠护之山应不远不近,不即不离,有如仆人在侍侯主人。

8、毡唇登穴

毡唇乃穴下余气之发露,大者如被褥,为毡,小者象嘴唇,即唇。真龙结穴必有毡唇为证,特别是横龙结穴,无毡唇即无穴。毡唇登佐,为天造地设之妙应,方为真结作。

9、天心十道登穴

所谓天心十道,即穴之前后左右皆有山,叫四应登对、盖照拱来。后有盖山,前有照山,左右两畔有夹耳之山,四周没有一位空缺,呈十字正对,是真穴的标准格局。

10、分合登穴

即水之分合有序。穴两边有虾须水(八字水)送气脉下来,流到三叉尽处开口,上面有分,下面有合,是为阴阳0交度,真穴在矣。有分无合,阴阳未交,其止无真;有合无分,其来不真,皆为假穴。

四、怪穴简介

世界上的事物,除了普遍性外,还有特殊性,穴也存在这种情况,不同于正常融结规律的穴就叫做怪穴。怪穴的特点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但也生气融融。如四周皆土,唯穴内是石,四周皆石,唯穴内是土(如螺丝吐肉穴);或结于绝顶(如张天海螺穴),或结于悬崖峭壁(如壁上挂灯穴);或结于尽头,前临江河,绝无余地(如鲇鱼上水穴);或结于龙身(如燕子傍梁穴),或结于碧水深潭之中,......。扦怪穴法无定法,不能一一详列,否则也就不叫怪穴了。扦怪穴须有扎实的寻龙点穴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实际经验才可,初学者切不可冒然行事。

五、喝形

喝形就是根据龙穴形状的基本特征,给所扦的穴位取一个恰当的名字,如狮子跳墙、猛虎下山、仙鹤亮翅、蜈蚣吐珠、......。与人取名一样,喝形的好坏对风水也有一定的影响。

喝形必须注意所取的名字与实际的地形地貌相吻合,名字要吉祥、形象,不可胡乱喝形。举个例子:广东连平县城附近有一颜家祖坟,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穴位,整个穴场非常象蝙蝠张开翅膀的样子,穴位正好扦在蝙蝠的头上,朝山见双荐之秀峰,本当出贵。当地人告诉我,此地当时做风水的先生喝形为“网形地”,是连平的名坟之一。我当时就说:“可惜了一个好风水!此坟与贵无缘,唯有富裕而已。被网罩住了,哪里还有出头的机会?当地人告诉我:此坟后裔确实是生活富裕,但从未出过贵。这个穴如果当时喝形为“蝙蝠献福”就理想多了。喝形一错,福份大减,这样的例子很多,相信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例子。

中国古代帝王陵寑风水探秘

这几天在合肥采访。翻开当地的报纸,每一家都少不了关于汉武帝时期“六安王”刘庆陵墓被发现的新闻,而且是大篇幅连续报道。据说自开挖第一天就开始炒了,读者喜欢。而在相距不远的南京,发现古墓的消息几乎成了常态新闻。前一阵时间听说再次发现“秦桧墓”,有不少外地重点媒体竟然派记者进驻发掘现场,“抢新闻”。联想起前两年南京博物院拍卖在江苏省泗阳县境内发现的“泗水王国”新闻报道权一事,可以看出,关于考古的报道,亦如奸淫烧杀抢夺灾祸一类的社会新闻,成为大陆媒体吸引眼球的新的“新闻增长点”——目前的中国,真有几分“考古中国”的味道。?其实在过去,陵墓特别是帝王级的陵墓,保护措施相当严格,是不能乱动的。如明、清两朝律例,挖坟掘墓者“斩立决”。不要说挖了,就是进去看看,都可能遭杀头之灾,“挖祖坟”的念头是一丝不能有的。不只如此,还要祭拜、修缮,如在清代,康熙、乾隆下江南路经南京时总不忘去拜谒明孝陵。如今在孝陵享殿前门基址上的“治隆唐宋”碑,就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时所题。朱元璋在建了大明王朝,当上皇帝后,同样不忘过去的君王,要一一祭奠,还给汉高祖刘邦专敬了一杯酒;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虽然是民主时代的文明领袖,依然承继规矩,率众民国大员去祭拜明孝陵。但现在,各地都在近乎狂热地搞房产开发,死人的地皮被平整挤占,当年威风八面的王侯贵族们连个睡觉的地方都丢了。与“被动考古”相比,最糟糕的是,有的地方主政官员干脆以“旅游开发”为名,直接盯上当地的帝王陵,以颇具欺骗性的抢救地下文物、再不挖那些陪葬文物就全毁啦之理由,蛊惑人心,理直气壮地要“挖祖坟”。发掘秦陵、乾陵的声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说了上面一通题外话,下面言归正传入正题。接上篇《明神宗朱翊钧棺椁开启后发现的天大秘密》,聊聊与帝王陵寑相关的话题,看看帝王在选择陵址有什么讲究。如果用一个新闻化的语言来表达,就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寑风水探秘,呵呵。?帝王陵寑一向是神神秘秘的,过去属“禁地”,连陵区周边的围墙都是靠不得的,牛羊也不会让放。中国帝王陵寑的选址到底神不神呢,其实不神,差不多都离不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即“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这就是“风水说”。但一具体说起来,内容就复杂了,在执行时忌讳多多。起先,这“风水说”是用于诸如住宅、庙宇这些人类活动场所选址,但在传统“阴阳”学说左右下,人死了是去阴间,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了,所以要“事死如事生”,陵墓的选址自然不能马虎的,至今人们在给逝去亲人选择墓地时,仍要讲风水。而帝王陵寑选址的好坏,则直接影响国运、江山的兴亡,格外受到重视,因为选址不慎被帝王杀掉的风水先生不在少数。图: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保存最为完好的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这在明、清帝王陵寑的择址上,表现最为明显。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陈喜波、韩光辉两位学者曾就此作过专门的研究。清东陵(见上图),据说是顺治亲自跑马游山而选定的风水宝地,他们分析后认为,这里确是一块风水绝佳之地。其依据是——

整个陵区以昌瑞山为界,以北称”后龙”,是龙脉来源;陵区以昌瑞山为靠山,东侧的鹰飞倒仰山为青龙;西侧的黄花山为白虎;南部的形如覆钟的金星山为朝山;

远处的影壁山为案山;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屈曲流过,环抱有情。?从上面看,清东陵是“山环水绕、负阴抱阳”的水水格局。青山环护,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根据当年留下的建陵资料,依传统的“分金立向”风水理论,确定陵寝建筑的中轴线。东陵主陵孝陵和南部的金星山构成整个陵寝的建筑轴线,整个陵区的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山川景物,都由金星山和昌瑞山一线相连的山向所控扼,这条轴线在陵区内诸多陵寝的有机配置下,得到不断充实和强化,在空间序列的展开层次上,处处得到山川形胜景物天成的有序映衬和烘托,显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图景。

清代各帝后妃陵寝的选址和营建届是这样,无不考虑龙、砂、穴、水、明堂、近案和远朝的相互关系。期望背后龙山重岗、开屏列帐,陵区负阴抱阳,避免冬季寒风。左右护砂,环抱拱卫,溪水分流,藏风聚景。近案似几,远朝如臣,使建筑物前后对景,遥相呼应。当自然山川条件不能十全十美时,就人工加以修,补、填、挖,把自然和人文有机结合在一起,造就出一个理想的“人造”风水宝地。清代帝王陵寝选址、规划时的“天人合一”观念,承继的是明朝的一套,其首倡者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中国都城中,南京的都城城墙是不规则布局的,网友如果到过这座世界目前保存最好、最长的都城墙,就会发现,墙体都是傍山依地形顺势而建,城墙带景象优美。如依传统的“中轴线”理论,方方正正,就不会有“鬼脸照镜”这样的“金陵四十八美景”了(位于南京城西、清凉门北)。朱元璋为自己选择陵寑地址时,也追求陵寑与自然和谐统一,“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山川之形胜”。朱元璋与历代皇帝一样,宗法礼制,崇尚祖先。不同的是,朱元璋更迷信,对陵址选择的讲究到了苛刻的地步,以此求得风水佳境,赐福朱氏子孙。有专家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帝王陵寝制度,是在明朝才完备起来的,此说不无道理。明朝的帝王陵分布在四处,即葬朱元璋祖父母的盱眙“祖陵”、葬朱元璋父母的凤阳“皇陵”、葬朱元璋的南京“孝陵”和北京的“十三陵”,这些陵寑所在都是“风水宝地”。关于中国古代帝王陵寑的“风水”问题,不少专家都作过研究,这方面的书籍、论文很多。在明孝陵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时,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所长王前华、孝陵博物馆馆长周钰雯,联名提交了《“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解》一篇报告,其中有一章节,诠释了孝陵(见下图)的“风水”。图: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秀英的合葬墓,坐落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现在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的钟山风景区,几乎就是当年明孝陵的整个范围。在这处庞大的帝陵区域内,设计者将整座钟山以及部分水面作为重要的“风水”景观,一齐纳入孝陵的建筑规划设计中,从而实现了“因山为陵”、“天人合一”的中国帝陵建筑传统和文化理念。

钟山古称“龙山”,早在江东末年,已被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视为“龙蟠”之地,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之君,更不会放过这块宝地,自然会择金陵“龙脉”为葬地。后来,孙中山、蒋介石都选择此地为自己的归宿,也是因为钟山是风山宝地之故。(中山陵是建成了,成为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主要景点,也是重要的民国建筑;蒋介石因为退守台湾,未能如愿,如今在台湾筑有“蒋陵”。)

朱元璋选择在钟山之阳建造陵,钟山之阴建陪葬功臣墓,南北对应,尊卑昭然,这完全符合“风水”要义——钟山有东、中、西三峰,在风水上称“华盖三峰”,而以中峰最尊,孝陵恰好处于中峰之南玩珠峰下,而最早将这块地盘视作风水宝地的是梁代高僧宝志和梁武帝萧衍;在孝陵之西,有一座小山,人称“小虎山”,过去不解其意,现从风水地貌上分析,方知其正处于孝陵之右的“虎砂”位上,与孝陵之东的“龙砂”之象左右对列;直对孝陵陵宫的“梅花山”,过去都以为乃朱元璋为让吴大帝孙权这条“好汉”给他的陵寝看大门而留下的,其实,这一如座如屏的小山是孝陵风水中的“案山”,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西南方向的前湖及逶迤南下的“钟山浦”也具有灵动的“朱雀”风水特征。

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势,这种水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从中国古代帝王陵寑规制上看,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有“依山起陵”的观念,后来有了“依山环水”的讲究,到秦、汉、唐、宋几代,帝陵逐渐发展成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宫的制度和中轴对称的规整格局,这种布局的基础非风水宝地不建。现在有人提出发掘的“秦陵”、“乾陵”,就是典型的风水宝地。秦陵(见下图)南依骊山,北临渭水,符合《大汉原陵秘葬经》中的“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之陵寑择址标准,可谓吉壤。[Page]?位于关中的乾陵,地形地貌结合完美,有山(梁山)有水(漠谷河),陵区如裸睡少妇,棒槌岭如男根插在中间,应合“阴阳二仪、天地配合”之原理。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乾陵具备了风水宝地的所有条件,据说,高宗李治登基不久,命当时有名的星相大师袁天罡和专掌阴阳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为他择万年吉壤,这块地是袁、李两人共同定下的。朱元璋则新创了一套帝陵体制。孝陵以钟山为中心,外郭城垣走向曲折,绕山而建,这一点与明初京师城垣相似;神道也是不循常规,弯曲而行,与陵宫部分构成一平面如“北斗”的形状。《大明孝陵神宫圣德碑》记载,朱元璋“审天象,作地志”,此即是采用了象天法地,以“天帝”所居之“北斗”位居中央,周围按二十八宿构成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环绕的神秘布局手法,这里就“风水说”。古人认为北斗七星是“天帝”居住的地方,皇帝是天子,“升天”也就意味着到北斗七星上去住了。这种追求“魂归北斗”的“北斗七星”陵区布局,影响到了后代王帝陵寑的择址和建设。?北京城的规制是仿南京城的,北京十三陵的构建规制同样源自南京,源自孝陵。十三陵中的第一座、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寝长陵的规制,完全按照孝陵的标准构造的。其后的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的营造,虽有大小之别,但规制相同。整个陵园以长陵为主体,向东南、西北和西南展开,周围约80里,形成了明朝规模宏伟的陵园。??说到迷信,朱棣比其老子朱元璋更厉害。据说当初为选择陵址,他颇费心思。初定京西燕家台,因与“晏驾”谐音,觉其不吉,只好作罢。继选京西潭柘寺,又认为既为寺院,怎能再建陵墓,朱棣不悦而放弃。最后选定燕山山脉的支脉黄土山,形势优美。朱棣表示满意,只觉地名太俗。恰在此时,正逢他的生日,于是改黄土山为天寿山。[Page]?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皇帝是天子,“天人合一”,得讲究人与自然的统一,因此帝王是不能随便葬的,生前“万岁”,死后得有“万年吉壤”。“风水说”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的“环境观”,帝王陵寑择址看似迷信,其实一点也不神秘,是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统一时的结果,有科学道理。(作者:倪方六)



献花(0)
+1
(本文系郭先生86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