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养生比药物更重要
2013-09-03 | 阅:  转:  |  分享 
  
养生比药物更重要

古代医家有一句名言:“治未病”,意思就是说治病不如防病。因为疾病是身体阴阳失衡所致,治疗就是用药物纠偏,帮助人体恢复阴阳平衡。有病确实需要用药,药物是恢复健康的外因,但药物是救急不救命的。相信药不能依赖药。因此,平时对身体多加呵护,比病了再去用药更重要。

尽信药不如无药

民谚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天的健康或疾病,是昨天的结果。借用佛家的话,就是“姻缘结合才有果”,病是果,病菌是因,不当的生活方式是缘,可以说,病是自家生。治疗只是从“因”入手,用药暂时以纠偏,帮助消除“因”扩张的条件环境,调和阴阳,以使“果”消。可见,药是救急不救命,相信药不能依赖药。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变不当的生活方式。比如,你一边吃着消食导滞药,一边认为有消食导滞药,仍不改暴饮暴食的恶习。腹泻服装并不可怕,但是疾病总有无药可医的时候。所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少耗元气,才是治病的根本。

如何养生

在相信药物作用的情况下,如何养生?是一个人们值得重视的问题。懂得医道的人普遍认为:最主要的就是把养生保健融入日常生活中,全天候关注健康,防患于未然,科学地做和“加减法”。“加法”就是要吃好饭,为元气提高生化之源。所谓吃好饭,就是从有利于保健的角度出发,对食物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调控,遵循先人的教诲:“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要有节,饥饱有度(老年人尤其应该保持七八分饱即可)“勿伤其正”;要有时,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按地域、季节选择食物。(尽量少吃反季节食物)“减法”就是要少耗元气,做到顺应四时、调和情志、和合阴阳,节欲保精。运用此法若能持之以恒,必有健康长寿之效。

献花(0)
+1
(本文系孺子牛101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