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六门三关五鼓楼

 苏迷 2013-09-03


六门:“六门”是来自前清的说法,即阊门、胥门、盘门、葑门、娄门、齐门,是元至正十一年重筑的遗迹。
      
最早时,苏州为 八门。周平王六年时,伍子胥为吴王阖闾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筑一座都城,有八个陆门,八个水门,门的名称,都是伍子胥所定的。这八门是西面的阊门、胥门; 南面的盘门、蛇门(现在这门已废);东面的娄门、匠门(阖闾曾命干将在这里铸剑的,所以又叫干将门,此门已废掉好久);北面的齐门、平门,平门也已废。
      
这八门之外,尚有赤门和葑门。赤门,是正南方的门,早已废塞,遗迹也难考。葑门是现在东南角的门,这门本是废塞的,到宋朝范文正公才把它开通的。
      
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鏐筑苏州城。宋政和时,重修,那时只开五门——阊、盘、葑、娄、齐。元朝定江南,城池都被他们拆毁,到至正十一年方把它造起来,掘土得石砖一块,上刻胥门二字,这样,加了胥门共有六个城门了,从元末到民国初年,苏州一直保持着“六门三关”的情形。
      
三关:是浒墅关,原名青龙关,本有鼓楼,在浒关镇上;白虎关,和青龙关遥遥相对,在上塘街普安桥堍;铁铃关,在枫桥堍,与寒山寺相近,有一座望敌楼。
      
五鼓楼:有两种说法,一说鼓楼就是城楼,元兵定江南时,城被拆掉,只剩五座城门(阊、盘、葑、娄、齐);一说鼓楼乃是樵楼,也叫鼓角楼或更楼,但仅考得宋元时有一座(遗址在孝义坊内)和明时子城南门上的一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