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瓶白酒擦身体退烧 9个月大宝宝急性酒精中毒

 来者皆是客 2013-09-04

医生:14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用酒精退烧

  记者 邓依依

  发烧用酒精擦拭,是不少家长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但是,前天一个9个月大的婴儿因为父母用白酒给他降温,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医生说,14周岁以下的儿童,都不建议用酒精,孩子发烧,用温水擦洗来进行物理降温最好。

  用了半瓶白酒给宝宝擦身体退烧

  两天前,9个月大的滔滔开始咳嗽发烧,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惊厥,体温39.5℃。可是,滔滔吃了药输了两天的液,一直不见好。

  前天晚上从医院回家后,滔滔的妈妈张女士想到之前在论坛上看过,用酒精给孩子擦身体能降温。于是,张女士就从柜子里取出一瓶高度白酒,用棉球蘸上,给滔滔全身都擦。反复擦拭半小时左右,用去半瓶白酒。

  “原本希望能给娃儿降降温,但是就在擦洗的过程中,娃儿脸蛋突然变得通红,慢慢的呼吸也困难了,我们赶紧打车把娃儿送到了医院,最多10多分钟的车程,到了医院娃儿全身皮肤都红了。”张女士说。

  经过检查,滔滔的诊断结果是:急性酒精中毒。

  给孩子擦酒精退烧,不能全身都擦

  国内有媒体曾报道过,一对夫妇用酒精为刚满周岁的孩子退烧,结果孩子不幸酒精中毒身亡。用酒精给孩子退烧真的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吗?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医生蒋志阳说,酒精擦浴主要是利用酒精容易蒸发的特性,蒸发时大量吸热帮助病人降低体温。但有些家长对酒精擦浴的操作一知半解,因而造成某些不良后果甚至意外。

  小婴儿皮肤娇嫩,毛细血管丰富,不能用成人常用的75度酒精来擦拭,而要用30度左右的酒精。

  为了达到快速退烧的目的,有些家长会用酒精给孩子全身擦拭,蒋志阳指出,用酒精擦拭退烧只需擦在腋窝、大腿、颈部等大动脉处,无需全身擦拭,否则很可能造成婴儿酒精中毒。

  而且,用酒精擦拭只适用于高热无寒战又无汗的情况,如果孩子已经出汗,表明体温已经开始下降,此时不适合用酒精擦拭。

  14岁以下不建议用酒精退烧

  “14周岁以下的儿童,我都不建议用酒精。”蒋志阳说,这主要是因为小孩子皮肤嫩,发烧时血液循环不好,毛细血管扩张,表皮透过能力较强,对酒精的吸收会比成人多一点,会对皮肤造成刺激,特别是对长湿疹的婴儿来说,刺激太大了。

  宝宝发烧

  可用温水擦洗降温

  根据《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3个月内的婴幼儿是否应用退热剂,没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建议采用温热搽身(如温水)、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法。

  蒋志阳建议,宝宝发烧可用温水擦洗来降温。额头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身体用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来擦洗,一般水温在32℃~34℃左右。腋窝、腹股沟等地方,血管丰富,擦的时间可以长一些,其他地方擦三五分钟。

  体温在38℃以下时,一般不需处理,只要多喂些水就可以。体温在38℃~39℃之间,可将包裹孩子的被子掀开,或给孩子换上较薄的衣被,以便于散热,也可以让孩子的头枕一个冷水袋降温。

  不要“捂汗”退烧

  发烧是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防卫性反应。研究显示,身体负责吞噬细菌的白血球,当体温升高到38℃~39℃时,吞噬能力加强。“因此,当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病出现体温升高时,立即将体温降低,并非明智之举,这样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蒋志阳说。

  “孩子只要一感冒发烧,不少家长就认为是着凉引起的,所以将孩子裹得严严实实,有的甚至给孩子穿上长袖、长裤,想通过捂汗来退烧。这时,家长生怕孩子吹到风,更不要说开空调和电扇了。”蒋志阳说,孩子体温升高后,如果室内温度也高,会造成身体无法及时散热,导致高热不退。而且在高温环境里,孩子情绪焦躁,也会影响免疫功能,使病情恢复较慢。所以,即使孩子出现发烧,也要适当开开空调,将室温控制在27℃左右,这样有助于孩子降温。

  孩子发烧时,首先应该让孩子多喝水

  可使用空调,但不要温度过低,室温调节在25℃~27℃之间。

  如果孩子四肢冰凉又猛打寒战,则要加盖毛毯。

  如果孩子发烧并伴有拉肚子,家长在带孩子就医时,最好提前留个粪便样本,有利于快速、有效地诊断。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可在额头用冷毛巾冷敷

  身体用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来擦洗,水温在32℃~34℃左右。腋窝、腹股沟等地方,擦的时间可以长一些,其他地方擦三五分钟。

  体温在38℃以下时,一般不需处理,只要多喂些水

  酒精擦拭退烧只需擦在腋窝、大腿、颈部等大动脉处,无需全身擦拭

  14岁以下的儿童不建议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