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风情

 民族地志 2013-09-04

   琼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闻名遐尔的海南第一山五指山就在琼中境内。琼中十景美不胜收:营根的百花岭旅游风景名胜区(百花岭瀑布落差300多米,是全国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红毛的白沙起义纪念碑,什运的鹦歌岭,上安的仕阶清代摩崖石刻群与南流温泉,黎母山的黎母山森林公园,和平的龙柱,红岛的将军岭,湾岭的东坡石,阳江农场十四队石景区等都具有很高的开发和观赏价值。琼中境内山清水秀、风光瑰丽、自然景点与古迹相互辉映,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主要有百花瀑布、仕阶摩崖石刻、东坡摩崖、岭门石蛇路、白沙起义纪念碑、红岭温泉等。
    琼中县又是黎苗族的主要聚居地,黎、苗族的发祥地就在五指山地区,五指山地区黎族“合亩制”一直沿袭至解放前。黎苗族人民素有勇敢、勤劳、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特点,所以黎苗族土著文化、民族风情琼中最有代表性。尤其是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最具有特色。

三月三

传统佳节“三月三”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纪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的传统节日“三月三”。 
    传说,远古时候,洪水淹没人间,只剩下天妃和观音兄妹俩人,他们抱住葫芦随波漂泊到昌化江畔的燕窝岭下,被大树卡住才活下来。洪水退后,兄妹俩分头出去寻找亲人,约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到燕窝岭相会。他们走遍天涯海角,皆寻不见人影。年复一年,眼看两人快要衰老,为使黎人不致灭种,妹妹拿定主意,在脸上刺上花纹,使哥哥认不出自己。于是翌年三月三日,他俩就在燕窝岭下结为夫妻,生男育女,繁衍后代。从此,每年“三月三”,观音和天妃便带子孙们欢歌载舞,欣欢喜庆。后来,天妃和观音死在山洞里,化成观音石,黎族后人为纪念他俩,将石洞定为娘母洞,每逢三月三日,黎家男女老少,携粮带糖,从四面八方赶到娘母洞前,对歌、跳舞、射箭以纪念。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欢度“三月三”更加隆重。每年的这一天,黎族男女盛装打扮,成群结队赶往活动地点,以山峦对歌形式相邀自己的意中人,然后携手并肩双双散入丛林翠竹或小洞河边,互诉衷情,夜幕降落,情歌轻唱,对对情人沉醉在幸福之中。破晓,双方互赠定情信物,相约明年再会。

黎族婚礼、苗族婚礼
    1、黎族的婚礼
    黎族人民的婚礼是多姿多彩、富有生活趣味的。每年春节前后是黎族青年的结婚佳期,他们的婚礼仪式是送娘、迎亲、吃喜酒、送亲。送娘时有“引路娘、陪娘”,另外有几十人的护引队伍,这些都是新娘村寨里的人,新娘由母亲陪送,步行到丈夫家,用雨伞或竹笠遮脸而行。
    送亲的队伍通常是傍晚到达男方村寨,村里的男女老少点着火把蜂拥到村口迎接,主持迎亲仪式的老人,点燃事先准备好的小柴堆,祈念幸福吉祥的贺词,并将一个鸡蛋抛过火堆打破,这时青年齐放粉枪和鞭炮,祝贺喜事临门,送亲的人都要跨过火堆。新娘进时,新郎的母亲亲自出来迎接,新郎的父亲迎接前来参加婚礼的亲友,贺喜的人有送猪羊、有送酒和红包的,有的送布料或槟榔。酒席中放有糯米甜酒,罐口插着十支吸酒的小竹管,还有几种菜色,在盛酒的土罐两旁放着两对用兽皮制成的藤凳,一对“正座”、一对“陪座”,除坐在土罐两旁的人用小竹管吸酒外,席间其他人都坐用碗盛来饮。新郎和新娘坐在“正座”上,两位亲家母坐有“陪席”上,大家快乐地饮喜酒,边饮边对歌,民间八音队不断地奏着婚礼曲,酒席充满欢乐。次日新郎在门口设送行酒席,每位送娘人要饮一碗酒。送娘回外家的队伍一般十多人,要带回去一担糯米饭团、一担酒、半头排猪肉或一只羊,出村时双方唱黎歌互相祝愿。最后由新郎的母亲和一群姐妹仔陪着新娘回家,在娘家摆设酒席招待亲朋好友。第三天新娘就回夫家与新郎共同劳动和生活。
   
    2、苗族的婚礼
    苗族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习俗都有变化,但古老的传统婚礼仪式则沿袭至今。
    苗族婚礼仪式分三天举行。
    第一天,新郎到新娘家举行婚礼。这天,新郎一早就穿好结婚礼服,一般内着白衬衫,表示内在纯洁无瑕,中着黑色的民族服装,外着长袍,由五名伴郎陪同出门上路。五名伴郎中一名是正陪郎,一名为对歌手,一名为挑夫,一名为护郎,一名为女陪郎(或称带郎)。上路后,不管路途远近,都得等太阳落山后方可到达新娘家的村口。天一黑,便鸣放粉枪或鞭炮,说明新郎已到村口。新娘家的长辈听到响声后,一般是在其家门口鸣枪回应,请新郎入寨,同时派一名代表到村口迎接。如果新娘家迟迟没有鸣枪回应,新郎绝不能入村寨,否则被视为无礼而遭受鄙视疏远。
    进村时,新郎和陪郎都要打开黑伞,在迎接人人引导下一同进入村寨,先在新娘方面定为接待新郎的主人家里用餐,而后才到新娘家。主人所做的菜肴无论好坏与多少,芭蕉心菜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因为“火烧芭蕉心不死”和“芭蕉一条心”的缘故,以示新郎新娘患难与共,白头偕老。
    用餐时,新娘方面的五名陪娘都到席间挑逗新郎或陪郎,如果陪娘来得早,则将菜中所有的鸡爪都藏起来,在给新郎夹菜时,出其不意的把鸡爪塞入新郎的口中,以示亲热和友谊。
    用餐后,新郎在陪郎的陪同上,前往新娘家。到新娘家门口,新郎要站在屋外,举行酒礼。由陪郎把事先准备好的酒斟满三杯,第一杯敬给新娘父母;第二杯敬赴宴的父老乡亲,以示新郎如有什么过错,请多原谅;第三杯酒,则由一名乡亲父老送回新郎,意思是:你的请求我们已领会,不责怪你。行酒礼完毕,厅里所有的人都得退出,待新郎进屋后方可回来,其意为:不打扰新郎的到来。此时新娘不在自己家中,而在陪郎——对歌手的家中。
    新郎进屋后,陪郎又拿酒到对歌手家中请回新郎。新娘接此酒后,则回来同新郎一起拜堂。这次拜堂为非正式拜堂。拜堂时,新郎新娘都戴头巾。拜堂完毕,新郎脱掉头巾,新娘依旧披头巾进入洞房。待新郎斟一杯酒两人共饮后,方可揭去。饮完酒,新郎立即退出洞房,回到客厅同乡亲们举杯畅饮,待到新郎给在座的父老乡亲斟过三轮酒后,就由陪护郎陪同回到招待新郎的主人家去就寝。
    其实就寝还不是时候。这时,全村寨的姑娘都来挑逗新郎,挑逗形式不拘一格,可以用小抽条抽打,可以用手指掐,可以用鸡笼罩等等。然而,新郎被挑逗时,不准出声,也不准还手工躲闪,只能由护郎进行防护,如果违反,则被认为不近人情,与此同时,村中的男女青年,同陪郎一起对歌、逗乐,一直闹到深夜甚至拂晓方散,场面非常热闹。
    这夜,新郎如果入寝,不得挂蚊帐,通常是铺席于地和衣而卧。新娘则在洞房中入寝,但不许人有前去逗玩,否则会被视为侮辱之举。  
    次日清晨早饮毕,新郎又来新娘家,同新娘举行第二次拜堂,这次拜堂才算正式拜堂。拜堂完毕,新郎立即回招待他的主人家,收拾行装,在陪郎的陪同下,鸣枪上路。新娘由家人背出家门口,与陪娘、陪郎一同到新郎家去举行婚礼。
    回新郎家中举行的婚礼仪式基本与新娘家的相同。但新娘这夜寝于洞房,新郎则同一陪郎就寝。   
    第三天早上,新郎新娘举杯同家人和村中乡亲父老道别,上路回娘家。这一去,新郎新娘要在女家定居三至六年之久才回男家定居。

黎族的天文、历法
    黎族有本民族传统的历法,以十二天为一周期,每天都以一种动物的名称命名,类似汉族的“十二地支”,次序是:鸡、狗、猪、牛、虫、兔、龙、蛇、马、羊、猴日,但日子的名称、次序也因地区不同而大同小异,黎族的节日与历法有密切的关系。
    黎族习惯于以候鸟定季节(农事活动所需),如民间习惯以布谷为春鸟,野鸭为夏鸟,大雁为秋鸟,白鹤为冬鸟。黎族也有以山鹿怀胎期(2-4月)为春天,红围期(亦称鹿茸期,5-8月)为夏天,交尾期(7-10月)为秋天,打细毛期(11-1月)为冬天。由于海南岛地处热带亚热带,四季气候不如中国大陆那样分明,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黎族同胞对季节的概念也是不够分明的,只有"月热"(夏天,1-7月)和"月冷"(冬天,8-12月)两个节气。海南野鸭(又称斑鸠),是海南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最重要的鸟类。因为它们每每都在早晚稻收割时节,经常游荡于田野啄食谷子。因此黎族人也就将它看作"热月"、"冷月"分水岭的鸟类。
    黎族人早就懂得雨是由云彩变化成的,天气闷热、黑云密集、蚯蚓出洞、蚂蚁搬家、青蛙和黄猄鸣叫、老人腰骨酸痛等等,是天气变化、大雨来临的信号。夏天早晨,五指山、尖峰岭顶上无云,露特别大,即日下雨;东方出磨菇云,也容易下雨。五指山地区若有浓雾,那天的天空一定晴朗。吹北风,可能晴天。
    大年初一子夜过后,老年人走到自家的牛栏去窥视,若发现水牛伏地而卧或嘴里反刍未消化完的食料,必说当年年成好;反之,则是欠收年。有的亦在为祖先烧香后,走出庭院侧耳静听,若听见家狗吠声,则预兆当年必多盗窃贼劫掠;飞鸟啼叫,是好年景;猫叫,则溪鱼必多;牛叫,则六畜兴旺等等。这一天象和物候预测观念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的色彩。(内容待考证)

海南苗族的蜡染
    苗族和黎族是海南少数民族中主要的两支,基本上居住在中部山区。由于诸多原因海南苗族至今仍保留着一些传统生产方式。而其中染布就是保留比较完整的。于是苗族的蜡染也就成为海南工艺品重要部分。在海口和三亚你随处可以买蜡染的挂画。这些挂画大多以海南民族风情为主题,色彩鲜艳、价格便宜。如果只为了留个纪念您不妨选购一些。但它们多数不是海南本地苗族人做的传统蜡染,如果您要是准备收藏的话不妨到山区苗村里购买村民做的蜡染,苗族的传统蜡染所采用的布都为苗族妇女采山上植物染色而成,而其图案也比较古朴、简单。通常是树叶、动物等造形,反应着民族的特色。

海南黎族住宅建筑
    海南黎族住宅建筑,经历了一个自身变革和仿汉式变革的演变过程。
    一、"干栏"式船开屋
    黎族传统居屋,是一种平面呈纵长方形,门口开在正面中间,屋盖和檐墙合而为一,利用木条、竹枝、藤条缚扎成斗圆拱形构架子,覆盖葵叶、茅草,用木条做柱、梁,外形象船,内部间隔象船舱的船形屋。其分两类,有"隆咩"和"隆闺",即楼居和地居两种。这种屋只有门,没有窗,"干栏"式住宅,以树积木,以居其上,古书称:"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近代黎族"干栏"蔌船形室出现了高栏和低栏并存现象,高栏底层离地面1.6-2米,上面住人,下养禽畜,一般建在有一定坡度的坡地,垂直等高线布置。底层形成横形空间,四周以木、竹栏围,平面布局已趋定型,一般由庭(晒台)、厅堂、卧房、杂用房等几部分组成,从山墙左侧入口,庭在最前面,有简易木梯上落,低栏的底层一般在离地面0.3-0.5米左右处铺一层厚竹片地板,一般建在平地上,底层不再圈养禽畜,其布局是从前面山墙左侧入口,作纵深方向布置,由前庭、居室和后部杂用房三部分组成。
    二、地居式船形屋
    黎族的地居式船形屋,直接在平地上建造。清末民初黎胞在长期定居的环境里,为节省材料,吸取汉族造床而睡,以避免地面湿气,逐渐将干栏式船形屋的栏脚去掉,直接在地面上建屋,这种地居式船形屋,也出现了船篷顶盖与金字顶盖并存现象,其顶盖两侧都是一直弯贴到地,顶盖与檐墙是合而为一的。其平面亦为纵长方形,一般由前廊和居室两部分组成,炉灶仍放在居室内。黎胞又吸取汉式居屋有墙檐的优点,将船篷顶盖和金字顶盖升高,使横向两面成为承重平衡的压力面,用编竹抹泥或竹条、木条竹笪、椰叶做成檐墙。金字顶与檐墙分离式地居船形屋,是黎族传统住宅向汉式住宅演变过渡的形式。   
    三、仿汉式金字屋
    本世纪初期,黎族同胞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住宅已基本上依照当地汉族住宅形式,改建成金字顶屋。建国后,黎族各支系都普遍加速了住宅仿汉式改革的进程,出现了不少仿汉式住宅为主的黎族新村。黎族的仿汉式金字顶,按其结构、材料等的不同,可分茅屋、砖瓦屋和石瓦屋三种类型。茅屋平面呈横长方形,进深4-5米,悬山式金字顶,顶坡度为四分之一米高,前后檐约高1.5-1.8米,泥墙茅顶,有单开间、双开间、三开间、四开间、院子式。砖瓦屋有单开月字形和多开间长方形两种。石瓦屋四周砌块石墙三开间,也有建成院子式的,各开间用举架式金字架。这是黎族传统住宅仿汉式演变后建造的新型仿汉式住宅。近年来,随着海南的改革开放,经济的迅速发展,旧有的各种传统式和仿汉式住宅,已不能满足今天黎胞的生活需要,继续改善居住条件,已成为他们的迫切愿望,他们先后兴建一批完全汉式的砖瓦屋和小楼房,住宅建筑脱离了原始形式,逐步实现汉式砖瓦或钢筋水泥结构,宽敞明亮的住宅。

黎族的拉弦乐器朗多依
    朗多依:黎族的拉弦乐器。流行于海南黎族地区。音量较小,发音较尖锐,音色不及二胡丰满、圆润,表现力也逊于黎族的吹奏乐器。 
    朗多依的外形和汉族地区流行的二胡近似,由琴杆、琴筒,弦轴、千斤、琴弦和琴弓等组成,全长约80 厘米。
    琴杆、琴筒和弓杆均为竹制。弦轴木制。琴筒前口获蒙以蛇皮或用竹笋壳制成的面板。张弦两条。琴弦和弓弦均采用当地生长的一种称作“鸡螺丝”的棕色细藤制作。

黎族舞蹈

极具民族特色的黎族舞蹈
    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在其他民族中也是不多见的。黎族舞蹈主要起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及特有的自然崇拜和宗教文化观念表现。不论是舞台上所表现的内容形式,还是黎族民间固有的那些原始表演形式,无不与他们自身的生活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互为作用的联系。较有名的是竹竿舞、舂米舞和钱铃双刀舞等。    
    黎族的舞蹈按其来源分主要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反映祭祀祖先和企求平安的舞蹈,如《跳娘舞》、《跳鬼舞》、《老古舞》、《平安舞》等。这类舞蹈的产生主要是在远古时代,“伏居深山,质直犷悍”的黎族先民们幻想通过舞蹈起巫术和祈求的作用,达到某种目的的实现。这类舞蹈节奏相对黎族其它舞蹈来说较慢,其形式主要有年舞、罗鼓舞、祝福舞、打碗舞、捉鬼舞等。黎族舞蹈取材于黎山的劳动和生活,自然、质朴、热烈而富有感染力。这些民间舞蹈把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文体活动结合在一起。多数舞蹈是在打击乐的伴奏下,歌之舞之跳之,极具娱乐性。

黎族织锦

黎族织锦
    织锦工艺是黎族传统工艺中的奇葩。约在三千年前,海南岛的黎族同胞已开始织锦。宋代以前,黎族妇女已能织出彩色斑斓而又耐用床单幕布。她们织出的彩色床单锦布,特别是“崖州被”,远销中原。黎族的纺、织、染、绣四项工艺都有自己的特色,黎锦、黎单、桶裙、头巾、花带等,图案的特点是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等,构成富有装饰风格的百多种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的图案花纹,有的还嵌缀金丝银箔、云母片、羽毛、贝壳、穿珠、铜钱等,使织锦更显得光彩夺目。至宋代,黎锦、黎幕、黎单已经颇负盛名,远销桂林等地。这些纺织品图案精美,主要有“渔猪农耕图”、“绿祀图”、“丰收图”、“婚礼图”等,绚丽华美。 
    黎锦古称"吉贝"布、"崖州被"、"棉布",是黎族的一种特色花布,远在春秋时期就盛行,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人民采用木棉花蒴果内的棉毛、苎(zhu)麻纤维,及分别来自于美洲和印度的海岛棉、巴西木棉、大陆棉和树棉等灌木类棉花,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用天然植物色素作颜料,纺织成一种特色花棉布(以麻、棉分别做经线和纬线),是黎族人采用木棉花果内的棉毛织出的一种特色花布,远在春秋时期就负盛名,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妇女通过简单的踞织机运用直线、平行线、三角形等图案构织成富有装饰风格的黎锦,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床单、被子等。一块富含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等精美图纹黎锦要经过纺、织、染、绣四大工艺。据黎族老人讲,她们织一块锦至少也得半年时间。因木棉又名吉贝,故黎锦也叫吉贝。黎锦精细、轻软、洁白、耐用,古语称"黎锦光辉若云",来海南的您也不妨买上一块挂在家中。也可以买一条黎锦做的筒去展示线条与古锦的完美结合。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中原汉族,后来灌木类棉花逐渐由海南岛传入中国南方,元朝时黄道婆又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陆,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