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8 20:42:00| 分类: caotv,曹保印,山 |字号 订阅 曹保印 内容提要【谁如此仇恨六岁孩子,下毒手剜去双眼?】CAOTV《保印说新闻》第137期:谁剜去了孩子的双眼?8月24日山西省汾西县6岁的唇腭裂患儿小斌斌在家外玩耍,在野地里被人下药致昏迷双眼被挖,永久失明,嫌疑人可能为女性。对此悲剧该如何反思?听CAOTV分析。http:///z82L5Rp 亲爱的网友欢迎收看CAOTV观点保真《保印说新闻》,今天一天因为马上要搬家所以一直在家里整理东西,非常疲惫,到晚上12点的时候我到网上一看,一条消息着实把我震惊了。什么消息?8月24号山西汾西县六岁的男孩斌斌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在野地中被人下药昏迷,随后被挖去双眼。小斌斌本身是唇腭裂儿童,家里面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你说谁和这样一家人有如此的深仇大恨,居然能够对一个六岁的儿童下此毒手?说实在话,在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微博上的形势很紧,假如不是看到很多媒体都在转发这样一条新闻,我也不会对此做何评论,因为我担心这很可能就是一起谣言。 说实在话,这类的谣言其实在社会上流传已久,很多地方都传说孩子被人挖了双眼这样的故事。但是基本上都是查无实据,媒体也鲜见报道,大多数都是一些谣言。这次不同,几乎全国所有的媒体都在关注小斌斌的命运,我虽然非常疲惫,但是我还是想给大家说说这样一个事情。今天说新闻的主题就是谁剜去了孩子的双眼? 到底是谁剜去了这样一个六岁孩子的双眼,从现在媒体披露的信息说剜去小斌斌双眼的不是山西汾西县的当地人,因为她没有说当地的土话而是一个外地口音的妇女。这个妇女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去先是用药昏迷了孩子然后再去残忍地剜去孩子的双眼。 假如仅仅只是剜去双眼而没有下药这样一个前提,也许我们会怀疑这样一个犯罪嫌疑人很可能是精神病患者,否则正常人断做不出来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可恰恰是有了下药这样一个前提,它让我感觉到犯罪嫌疑人很可能并非精神病患者,而是一个报复社会的人,是一个对社会充满一定仇恨的人。 那么你对社会充满仇恨,可为什么要偏偏对一个如此无辜的孩子去痛下毒手呢?有时候我们看一些社会现象总会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悲哀,也就是一些弱者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他并不是去向强者下手而偏偏去向更弱者下手,这样的一种做法无论我们怎么批评它在人类社会中都是存在的,但它因此而需要引发我们的反省。 为什么弱者要对更弱者去下手?这样的弱者说实在话他之所以成为弱者其实和这个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一个不敢挑战强者的人,一个不敢对那些损害自己利益的强者去说不的人或者是实施行动的人,他永远不可能成为强者,所以他只能怀着一种极其阴暗的犯罪心理对比自己更弱的人下手。 这种文化的心理并不只是在中国,可以说全世界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犯罪分子,所以它需要引发我们反思的是怎么样让更弱者能够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弱。假如你遭遇了不公又该通过什么样的合法的手段去实现社会的公平,通过残害孩子这种手段其实不仅不能够让你追求到所谓的公平公正,也不能够让你的心理平衡,反而会让你真正的坠入炼狱之中。所以我们说谁剜去了孩子的双眼?肯定是犯罪嫌疑人,但假如仅仅只是停留在这样一个层面上事实上还不够。 新闻发生之后我注意到有些媒体评论说家长应该看好自己的孩子,假如看好了孩子,可能类似的悲剧就不会发生或者是比较少的发生,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这个话当然没错,假如孩子就在父母的手中或者就在父母的视线之内肯定不会发生今天我们看到的小斌斌被剜去双眼的惨剧。 但回过头来想一想,不要说这些身在农村的家长,就算是城市的家庭,你也绝对不可能保证孩子永远不离开你的视线,你也永远不可能保证孩子永远在你身边。毕竟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要么需要上幼儿园要么需要上小学要么需要暑假,总之他是有机会也有可能离开父母的视线,而在农村由于家长都比较繁忙,孩子常常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或者是自己一起在村子附近晃悠,这都是非常正常的。 可是当这种惨案发生之后我们所需要思考的是,既需要提醒家长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也同样需要反省为什么会让一个犯罪嫌疑人变得如此的疯狂。到底是什么原因刺激了她,她才会去选择一个如此弱小的孩子实施自己的报复。 看这个新闻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前提,就是小斌斌他是天生唇腭裂患者,一个这样的孩子本身就已经够可怜的了,而再次遭此惨剧更加可怜。我看到了一段视频,孩子做了手术之后极为痛苦,可以说在剧痛中挣扎,每一个人看了这段镜头都会忍不住掉泪,但痛定思痛是不是存在这么一种可能,这样一个外地的女性她在头脑中就存在一种歧视一些身体有缺陷的儿童这么一种心理,当然我只是做出一个推测。 事实上在我们的社会中长期以来存在歧视残障人的现象,对于身体的缺陷比如长的丑,比如五官出现了问题,比如身材等等,这种歧视就会让人感觉到这些人他们就算是受到了侮辱受到欺负受到了伤害,似乎也是他们应该承受的。 他们和正常人相比好像社会价值没有那么大,因此对他们的伤害甚至成为一些人取笑的题材或者是取笑的方式。比如在最近这些年来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我们就看到赵本山在他表演的小品中对于一些残障人士可以说积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比如他扮演盲人曾经引发盲人的抗议,他和范伟演对手戏的时候将范伟这样一个智障者作为自己调笑的对象。 你不要小看这样的一些文艺作品,它实际上将民间的偏见、民间的歧视通过艺术的形式进一步放大,而放在春晚的舞台上更是放大再放大,因此它就会刺激那么一部分人来歧视这些残障者,从而达到一种极为阴暗的心理,也就是说打他们也好骂他们也好甚至像今天我们看到的剜去孩子的双眼,似乎是一种心理平衡的途径。 我们可以想一想她为什么不去选择一个健康的儿童而偏偏要选择这样一个天生唇腭裂患者呢?当然是不是犯罪嫌疑人真的有这样的心理,我现在只是做出推测,什么时候犯罪嫌疑人落网,我们才可以听到她真实的作案目的。 但是,我的这种怀疑或者说推测其实也是对大家的一些警醒,因为无论从新闻中还是从现实生活之中我不止一次看到或者听说残障人悲戏弄的事例。有那么一些人以戏弄残障人士,以戏弄身体缺陷者为乐,而别的人对此似乎也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由此,它就会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没有人会同情他们,甚至更多的人以伤害他们为正当,以拿他们娱乐为常识或者为习惯。就算在这个案件中不存在我所说的这种原因,但是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屡次出现,也同样需要引发我们的反思。 再者,我们还需要思考的是,虽然说父母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有责任,但是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也有责任?六岁的孩子就算是放暑假其实在城市中有很多托管班,孩子可以到托管班中一边多少学一些东西,另一边也能够保证生命安全。毕竟父母可能都忙,没有人会抽出专门的时间来陪孩子过整整一个暑假。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上的一些托管班其实起到了很好的补充或者是辅助的作用。但是在农村,农村哪里又有托管班呢?根据我所掌握的材料,在农村中不要说托管班,连正规的幼儿园都很少,就算是私人幼儿园也并不是那么普及,而在私人幼儿园中曾经多次发生过幼儿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新闻。 有一些孩子因为坐校车出了事故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孩子则是因为在私人幼儿园中吃了有毒的食品而被夺去生命。还有的孩子在这些托管班中因为老师的素质问题遭受心理或者是身体的暴力,当然还有一些极端的案例比如说幼儿园在用自己的所谓校车接送孩子的时候竟然会把孩子忘在了车内。在如此炎热的夏天,孩子就被活活闷死在车里。 而这种新闻已经不是一个两个,说实在话如果你去检索一些你会发现此类悲剧已经发生过多起。那么它是不是也同样需要警醒我们?在农村我们的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为农村的孩子也建起幼儿园,也能够去支持或者补助那些办托管班的这些人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将农村的孩子这样一种不安全的空白给填埋。像我小时候无论是上小学前还是上小学后基本上放了学就是一帮孩子出去玩,因为你没地方可去,假如说有托管班有画画班有泥陶班等等我想我会喜欢上学校,毕竟学校能够让自己玩,那么到野地里虽然痛快,痛快归痛快,舒服归舒服,撒野归撒野,可那是一种被迫,因为你不撒野又能到哪儿去? 我小的时候社会治安要比现在好的多,现在由于整个社会的流动,犯罪的几率是越来越高,犯罪嫌疑人流动作案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孩子生命安全的保障就应该与时俱进,而不能够固步自封或者是停滞不前。 假如整个社会已经流动起来,而我们的孩子依然像我小时候那样去撒野的话,最终孩子的生命安全将很难得到切实的保障。所以假如说需要反思的话,家长需要反思,而我们的社会同样需要反思。这种反思并不仅仅只是重视农村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小学教育问题,而且关乎到整个社会心理的形成。 如果我们整个社会能够对那些残障人士给出极大的尊重,让人们以尊重残障人士为荣,以侮辱歧视残障人士为耻,那么这种社会风尚一旦形成,我想它就会切实地保障那些残障人士的权利,能够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活得越来越幸福,至少不至于遭到像小斌斌这样的人间惨剧。 最后我想给大家说一下当地提供的报警电话,假如说你了解到和这个孩子被害的有关信息,请你拨打这样几个联系电话。0357—5123412,刘警官手机13700571961,侯警官13934720088。假如说你信任我也可以通过私信的方式来告知相关信息,我再帮你转到汾西县警官的手中,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这个犯罪嫌疑人早日落网,让我们也为小斌斌祈福,愿孩子虽然在人间遭受了如此的不公平,受了如此之大的罪,我想整个社会一定会用更大的爱心来回报你,这种回报不仅是对孩子的关心对孩子的呵护,还是表达出了我们自己的忏悔。 好,谢谢大家收看今天的《保印说新闻》,明天咱们继续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