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电图报告的医学术语

 比上不足 2013-09-05

  心电图是检查心脏疾患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也是健康体检的必查项目之一。但很多人对心电图报告上常出现的一些医学术语感到很费解,医生即使解释了也还是很糊涂。这些医学术语都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窦性心律失常

  医生一旦在检查中发现受检者心脏异常,便会将结论写在报告单上。心电图中表现出的窦性心律失常通常包括三种: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是指心律随呼吸出现周期变动,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屏气或活动后心律不齐现象常消失。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出现窦性心律不齐的人不必因此而顾虑重重。

  窦性心动过速——是指成年人心律超过100次/分,常见于运动后、紧张时,或感染、发热、贫血、急性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患心肌炎时,需进一步检查。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成年人的心律在60次/分以下,常见于运动员,老年人或患阻塞性黄疽和冠心病,需进一步检查。

  早搏

  早搏是指在心电图中的两个大波之间出现了其他较大的波,干扰了正常的波间距,波间规律被破坏。规律早搏是心电图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按其起源部位的不同一般分为,房性、交界性、室性三种。

  引起早搏的原因很多,如情绪激动、饱餐、过于劳累、吸烟饮酒等,患各种心脏病时也常出现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颤),也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的表现。

  S-T段变化和T波倒置

  医生在心电图的报告结果中,有时会写“S-T段变化”“T波倒置”的字样。可以说S-T段和T波的变化可见于任何一种心脏疾病,如高血压心脏损害、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脏传导阻滞等。

  但除心脏疾病外,其他非心脏因素也可以导致心电图出现S-T段和T波的变化,这些情况可能见于:

  1.肺栓塞;

  2.脑血管意外(可出现ST段抬高和T波倒置);

  3.腹部疾病,如胆囊炎或者胰腺疾病;

  4.早期复极综合征;

  5.血电解质紊乱;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如果心电图出现S-T段或T波变化时,应该特别考虑是持续性变化还是一过性变化。如果是持续性的存在,多数不是心肌缺血或者冠心病所致;如果S-T段(T波)变化与胸痛有关,活动后胸痛反而减轻,心电图S-T段(T波)在心得安实验后消失,那么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可能性大,尤其在冠心病的低危人群。对于高度可疑的高危病人,必要时行冠脉造影。此外,如果不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少数女性在绝经期前也会发生冠心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