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

 Wj1338 2013-09-05

成长

 

北京大学    陈杭霞

 

    曾经是一个对于未来懵懵懂懂,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的人,把大把的青春浪费在悠哉游哉之中,曾经对于所谓的“竞争”不屑一顾,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也曾经对于那些一头扎在书中如痴如醉拼命学的人不以为然,觉得书呆子们太不会享受人生的快乐。一直都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把大好年华消磨在这个古板的校园中。

    直到看到那位幸福的父亲,我才知道自己对一切的不在乎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那时候我们正从高一升入高二,学校在开学典礼上给在高考中成绩优秀的同学颁奖。我们学校的文科那一拉出奇地好,一位师姐拿下了金华市的第一名,校领导高兴得满面红光。颁奖典礼是她父亲坐在领导席上,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尽管校领导在作着冗长的报告,但是场下的每一个人的目光都聚焦这位父亲身上,他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静静地坐着,但是人们似乎觉得目光无法移开。这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年人,我不明白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我的同学一脸仰慕地说:“他是市文科状元的父亲啊!”刹那间,仿佛什么东西击中了我的心脏,我觉得心里有一块柔软的地方被刺痛了,我想起了我的父母。他们也是为人父母的,他们为了我付出的绝对不会比这位父亲为了他的女儿付出的少,他们对于女儿也一定有很大的期望,但是他们得到了什么回报呢?只是一个不懂事的任性的女儿,经常嚷着高中毕业后去学理发、开餐馆或者做着漫游世界的不切实际的梦。相比之下,这位父亲比他们幸福得多,因为他有一个争气的女儿。忽然一股愧疚感涌上心头。我跑去电话亭给家里打电话,妈妈刚接起电话我就在这边嚷嚷:“妈妈妈妈,你们要我将来考什么学校?”我妈妈在电话那边傻了她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随口开玩笑说:“当然是想你考北大了。”我说好,然后挂了电话,这时眼泪慢慢地顺着脸颊流焉下来了。他们对我并不是没有期望,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他们也不例外。之所以我以前一直没有听到什么“指标”,只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给自己的孩子太大的压力。可以想像父母对孩子满怀期望,看着女儿任性地挥霍年华却舍不得加以苛责的时候心里的那份煎熬。我想起我信口开河说的那些理想,对于我的父母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折磨:谁舍得孩子就这样子度过一生?谁不想自己孩子出人头地?又想到自己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单上那分数,或许对我而言那并没有什么,但是我怎么知道它对我的父母意味着什么呢?我真的太残忍了。这一刻我发现了我自己有多么的爱他们,这一刻我甚至愿意用我的生命去换取他们欣慰的一笑。我要努力,我要为了他们努力。我希望2003年高考后领导席上坐着的是我的父亲。他们的幸福其实很简单,而这简单的幸福就掌握在我手上。我怎么能不努力?

    那个学期是我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我从一个爱疯爱闹的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我曾经很鄙视的书呆子。我明白我不仅仅是我自己,我还是我父母的孩子,是他们永远都深爱永远都想着要去保护的女儿。我所能回报他们的只是我的高考成绩。我的作息时间不可避免地变得枯燥。早上5:40起床,我规定自己6点一定到教室。为了节省时间,我的早饭一般都是去教室的时候带过去的,到了教室之后就复习前一天所学的内容。我当时做笔记的时候就做得特别仔细,一般是老师上课时在草稿纸上做一遍,然后课后再整理一遍,誊写清楚,然后标明日期。这样子,复习的时候就可以一目了然。等我复习完了,其他同学也陆陆续续地来到教室,我就可以跟得上他们的步调,不至于因为复习那些笔记而落后于其他人。为此,我向老师要来了教室的钥匙,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我知道自己以前太爱高谈阔论,“谋杀”了不少学习时间,所以我一改爱聊天的习惯,到后来甚至一天说不上十句话。朋友们都说我变了,我笑笑没有回答,我的感觉旁人是无法就这样子理解的。每天晚上我都一个人慢慢地走回宿舍,看着夜空朦朦胧胧的月亮,心里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也许是因为累,也许是因为对自己的感动。说也奇怪,我每天晚上都睡得特别踏实,觉得我在一天一天地靠近我的目标,每一天都是一个进步。我在走向成功!

     高考前,我心里异常平静。该做的我已经做了,不管结果是什么我都是无愧于自己的,但是心里还是有一个希望悄悄地迎风摇摆:但愿我能为我的父亲争取到颁奖典礼上领导席上那个只属于校第一名的父母的位置。考前我没有打电话到家里,我不想给妈妈增加紧张。

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我居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安安静静地通知了父母,倒是他们高兴得像孩子一般。那一刻,我又想到了那位父亲,我有着极大的成就感:我的父母也像他一样幸福。

    但是最后结果却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到学校颁奖典礼时,我已经到了北大,父亲也回单位工作去了。简而言之,那个位置最终没有坐上。想着我辛辛苦苦追求了两年的一个位置居然最后没有坐,我很坦然,但是也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原来生活真的很爱开玩笑。有时,一件小事给了你极大的触动,而当你为此付出了努力并成功之后你却发现原来促成你成功的那件事根本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样重要。生活也真仁慈,给你一个感动的机会,让你在感动中慢慢懂事,慢慢长大,然后告诉你其实它做的只是拌了拌你杯中的咖啡,让你意识到咖啡的甜美并自己试着去品味而已。

陈杭霞,女,1985年7月9日生于杭州,浙江省浦江县人,曾就读于檀溪镇中小、檀溪镇中学、浦江中学,2003年高考浙江文科第一名,现就读北京大学国关学院。高考成绩:英语142分,语文135分,数学139分,文综245分,总分661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