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特色的广州话

 中思网祥哥 2013-09-06

香港话,为香港常见的语言和文字。目前香港的法定语文(不称作「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英文,而政府的语文政策是「两文三语」,即书面上使用中文白话文和英文、口语上使用广州话、普通话和英语。香港华裔人口中主要使用广州话,而非华裔人口则多以英语作交际语。香港大部分居民都并非本地原居民,从中国大陆、以至世界各地迁居的人,都会把自己故乡的语言带到香港。另外香港文化也受世界各地的潮流所影响。因此,在香港所听所见的语文远不止广东话和英语。

香港标准粤语(即两文三语——广州话+普通话+英文)是指香港官方、媒体,以及香港市区使用的粤语,与广州话极为接近(用词有所不同)。香港新界的本地粤语以莞宝片围头话为主。

港式粤语是香港的通行语,1949年後,香港方言开始出现大量懒音,当中以鼻音消失(即n/l不分)及w拗音的消失最为显著。新一代年青人普遍把「你」LINK和「我」LINK念成LINK和LINK。把「国」LINK误读成「角」LINK,「过」LINK读成「个」LINK。这现象似乎与大量外地移民有关,对他们而言, n/l 的发音差异不大,在大部分情况下混淆两者亦不会带来严重的沟通障碍,于是他们来港学习这种新方言时,往往舍难取易,淡化一些难以分辨的发音之差异。这亦所谓「移民理论」,这种现象在台式国语、美式英语的演化过程中,亦曾出现。不过,1980年代之前的大众媒体依然尽力避免在电台电视节目上出现懒音,直到今天,部分香港文语言学家亦对懒音屡加抨击,并提出「正音」活动,但懒音似乎已经为香港粤语的特色,在大多数大众媒体、歌手-{表}-演中,懒音更被视作「潮流」、「入时」的口音。但总体上,香港方言与广州方言仍然非常接近。香港通行的中国方言是粤语。粤语是香港占绝对优势的交际语,也是大多数香港人的母语。但随著香港有庞大的移民自中国各地涌入,加上1950年代起因边境封锁而与广州隔绝,香港广东话语音逐渐产生了变化,如声母/n/、/l/开始不分、声母/ng/脱落为零声母、部份人的/t/和/k/、/n/和/ng/韵尾相混、第一调调值由53变成55等,以上部份称「懒音」。令港式粤语与广州话有语感上的差异。

在1949年前的香港,由于粤、客混居,所以香港方言带有很浓的粤客混杂的口音。当中以锦田话为代表,但这种口音今日只在上了年纪的香港人身上找到。

1949年后,香港方言开始出现大量懒音,当中以鼻音消失(即n/l不分)及w拗音的消失最为显著。新一代年青人普遍把[nei]和[ngo]念成[lei]和[o]。把[gwok]误读成[gok],[gwoh]读[goh]。这现象似乎与大量外地移民有关,对他们而言, n/l 的发音差异不大,在大部分情况下混淆两者亦不会带来严重的沟通障碍,于是他们来港学习这种新方言时,往往舍难取易,淡化一些难以分辨的发音之差异。这亦所谓移民理论,这种现象在台式国语、美式英语的演化过程中,亦曾出现。

不过,80年代之前的大众媒体依然尽力避免在电台电视节目上出现懒音,直到今天,部分香港文语言学家亦对懒音屡加抨击,并提出正音活动,但懒音似乎已经为香港广东话的特色,在大多数大众媒体、歌手表演中,懒音更被视作潮流入时的口音。但总体上,香港方言与广州方言仍然异常接近。

英语在香港比较普及,加上从前香港通常比内陆较先接触外来的新事物,过去不谙英语的低下阶层会用广东话拼读日常的英语词汇,所以香港广东话的英语外来词十分普遍。例如地盘管工科文(foreman)、煞车逼力(brake)、轴承啤令(bearing)、草莓士多啤梨(strawberry)等等。不少老人家仍把邮票称作士担(stamp)、保险燕梳(insurance)等。这些道地的用语可能会使外地汉语使用者不知所云。

词汇发展的快慢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速度。香港旧词语消失得快相信跟过去几十年间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有关。香港从战后到现在这五十年,人们的生活和意识形态的确经历了很大的转变,这都能从词语的消长得到旁证。

香港粤语消失的词以詈词最多,例如:

打靶鬼  (对人辱骂的称呼)          削仔  (模样清瘦的男青年

大眼贼  (大眼睛的人)              四眼狗 (辱骂戴眼镜的人)

亏柴  (身体孱弱的人)              翻头婆 (对再婚妇女的贬称)

本地状元(麻疯病人)                 乌头  (精神委靡的人)

老水鸭  (老成世故的人)            多事古 (麻烦很多的人)

现时不少香港的中年人还记得小时候在家裏或在路旁常听到老人家动辄用死、衰、臭、贱、婆、乸、龟、柴、佬、蛋、八等构成的词语来骂人的情形,现在相对来说,这种现象已经很少见。粤语的詈词多,有人认为是承袭了清代的社会风气。清代的时候,人们对于有各种缺陷的人,常以嘲弄为乐,这种风气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后,仍然如此 (鲁金1991页112)。香港在60年代教育开始普及,通过学校教育,人生而平等、尊重别人,和整个社会共存共荣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普遍,人们对于有各种缺憾的人,多抱以同情和包容的态度,而不再是侮辱。70年代,一般家庭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从那时开始,举凡有什么天灾人祸或遭遇不幸,报界、电视、电台即呼吁市民捐助。电视台更制作大型的慈善筹款表演节目,家家户户从晚饭后一直看到深宵,慈善节目成为城中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盛事;不少民办的慈善团体和社会的服务机构,在济贫和平衡贫富之间的矛盾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种风气下,咒骂他人和揶揄残疾不幸的人被看成是没有教养的行为,于是很多詈词渐渐被遗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