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护松露资源 云南人工培训松露获成功

 懒懒一笑 2013-09-07
时间:2012-12-22 10:33来源:6维度转载 作者:马骞 乔鹏 
摘要:记者21日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专家在国内率先采用自创的菌根合成技术成功地培育了块菌与华山松、云南松、板栗菌根树苗,并获得了国家发明授权专利。

  块菌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松露,因其是稀缺的生物资源,味道特殊、价格昂贵被称作价比黄金的食材。记者21日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专家在国内率先采用自创的菌根合成技术成功地培育了块菌与华山松、云南松、板栗菌根树苗,并获得了国家发明授权专利。

  “块菌是一种需要与特定树木共生的外生菌根菌,尚无法进行传统的人工栽培,只能依靠先对无菌树苗进行人工接种感染,然后再将感染好的块菌树苗进行移植造林。”从事野生菌研究工作近30年的昆明植物所研究员刘培贵介绍,对林地进行专门的精细化维护管理,一般经过6-8年后林地可以生产出块菌。

  其实,在欧洲风靡的松露最初在云南并不受当地人垂青,而松露交易也是近10年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更为疯狂的是,还没等到松露在国际市场卖上好价钱,当地的农民已经为了这微薄的利益开始了疯狂的“扫荡”。刘培贵说,由于利益的驱动,知识的匮乏,无管制、无计划的掠夺式采收使得块菌产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商业化采集区已明显减产,部分采集区几乎已无块菌可采,濒临灭绝。

  自2008年以来,昆明植物所高等真菌系统与资源研究组分别在云南丽江永胜、玉溪易门、昆明官渡区方旺林场、西山区团结乡、昆明盘龙区上游库区、文山石漠化地区建立了种植示范试验基地。日前,研究组前往昆明西山区团结乡块菌种植示范试验基地检测菌根生长状况,在昆明警犬基地块菌狗的帮助下,首次发现了2枚块菌子实体。

  刘培贵称,这个块菌种植示范试验基地建立于2008年4月,占地约10亩。经过4年多的管理和培育,产出了由人工合成块菌菌根苗培育出的第一批印度块菌子实体。“这表明由我们自己创制的人工合成块菌菌根苗的技术能够培育出块菌来,为我们人工块菌种植园的建设开启了大门。”刘培贵兴奋地说道,随着造林时间的推移,产量还将逐年提高,产期长达40~5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