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级课程拿到A,不足为奇

 秘哉巴比伦 2013-09-07

来美国上学,我觉得学生对学习成绩的重视与否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大学与美国大学校园环境的差异。美国大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心中念叨着的就是“A”,就是GPA4.0,而中国大学的学生祈求的是“不挂科”,其实就是“D”,GPA1.0。

每逢四六级考试,中国学生都会讲一个冷笑话:春哥的人人公共主页又被关闭了,因为去朝拜的人实在在多了。中国学生不看GPA,因为中国大学的GPA不是考来的,是捏造出来的,考了4.0就是4.0,考了1.0还是3.8,何苦呢?能过就是王道,拜拜春哥,原地复活,拿到60分及格,就能带着幸存者的荣耀昂首挺进下一个学期。中国留学生,却格外重视GPA,虽然它不是衡量你的全部,但却是一个死标准,大家疯狂追求4.0,觉得起码我能在起跑线上领先你。

1.0的风气和4.0的风气哪个好?都不好。

1.0的风气已经没有任何学术气息了,大家都在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敷衍自己的大学生活。很多人打着“不挂科”的旗号,这明明不是在兢兢业业的求学,而是在与及格线斤斤计较。4.0能说明什么?你是学霸。1.0的风气4.0还能说明什么?你还是学霸。学霸是对一类人的外号,不是人才的代名词。况且,随着留学生越来越多,美国大学成绩竞争越来越激烈,ABCD的评分标准也就早被大家冲击得面目全非了。

很多时候,教授会在上的第一节课上给大家明确地提出评分标准。D就是你可以过这门课,表现差强人意;C代表你表现还可以,没有出彩的地方,但是你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B用教授的口吻说是:Agood,solidgrade.”意思就是的确是很实在的一个好成绩,你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很多人理想的A,其实就是接近完美,几乎是满分,你是一个出色的学者的意思。低级课程拿到A,不足为奇,本来所学内容是就中国留学生的高中知识,有备战高考炼狱般的锻炼,做到完美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高级课程拿到A,理论上这是学生的痴心妄想,遥不可及,也是教授头脑发热、混淆概念,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中,不管是商学院、法学院的课程,还是通才课程,有的高级课程,教授出现在讲台上,会跟大学平和地说,同学们,这门课的最好成绩是B+。这不是一位刻薄的教授,也不是一位想跟学生拼得鱼死网破的教授,这只是一位政常的教授在告诉你真实的评分标准和正统的求学精神。

能得到A固然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况且,千千万万学子中真正意义上拿到A的也不在少数。这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但也不应该成为做学生的标准,A从来不是一个好学生的标准,而只是给好学生的一个奖励而已。4.0的风气往往让人拿着一个B会觉得无脸见人,拿到一个A才是勉强合格。这完全就是从1.0的风气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最终还是在跟成绩斤斤计较。

有时候我就想,如果哪天毕业了,虽然脱离了学校的学习环境,但是学习还是会一生伴随着我们,做研究也好,工作也好,那时候也许就想:大学的GPA只不过是……算?应变能力,抓住机遇,快速适应,那才是硬道理!20岁的时候,那个在天空中的4.0风筝,断线又不断线地被牵着,叫嚣的人群,热烈的奔跑,真的就变成了一场冲动的梦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