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七)两套“班子”,两种“体制”

 韧草 2013-09-08

大家可能都记得,新生进校,新班,新同学,新老师,首先得组建班级“领导班子”,开始,互相之间不熟悉,班主任老师往往都是翻阅同学们的“档案材料”,根据他们在原来学校的表现和“职务”,暂时择优指定班委干部,组成“临时班委”,待过一个阶段,大家相互熟悉了,再进行“民主选举”。恐怕任何学校都是如此。当然继光也不例外。

   班主任Z先生是位中年女教师,教我们几何,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端庄而聪慧,“端庄” 是指外表,看上去挺舒服的,没缺点。“聪慧“是指她上课语言精练,准确,思路敏捷,清晰,大家都挺喜欢她的。但我最佩服的是她的“治班之术”。

   开学第二天她宣布了“临时班委”名单,我记得很清楚,当她一个接着一个报着一个个陌生的名字,我的心随之扑通,扑通剧烈跳动,撩拨着我那强烈的自尊心,多么想听到下一个就是我的名字, “周××”终于听到了我的名字,七个班委我是最后一名。心里五味杂陈,既感到高兴又稍许有些遗憾,这种心态都是小学里那“终身中队长”闹的。后来一了解,其他六个临时班委都是“三条杠”,我这“两条杠”还算幸运的。

    孩子一般比成年人容易混熟,整天在一起摸爬滚打,大概一个月之后,班里的同学从人与名对上号,到相互之间(包括学习成绩,性格脾气,为人处事,能力擅长等等)已经了如指掌,甚至熟得开始相互起“绰号”了。Z先生审时度势,决定对班委进行第一次改选,她向大家宣布了选举方法:三人共同提议,即可成为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学生无记名投票,获得前七名多数票即当选班委。以后每学期改选一次,为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每人只能连任两次。选出的班委的职责就是尽力为全体同学服务,如果有班委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同学意见较大,经全体同学商议决定,可以随时撤换。Z先生的“选举法”有两点颇受同学们的欢迎:一是班委必须对全体同学负责,为全体同学服务,要想有好的“口碑”,想要“连任”必须得到大多数同学的首肯和支持。而不是靠拍老师的“马屁”二,废除了“终身制”,“班委”不再是少数人的“世袭领地”,调动了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我在该班当选了两次班委,一次是初一上学期,担任学习委员,另一次是初三上学期,担任宣传委员,我觉得同学们的眼光挺准的,班子的产生挺能反映“选民”们的意愿,挺能任人唯贤的,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的。三年里,班里大多数同学都当选过“班委”,班级各方面的工作生机勃勃,整个班风积极向上,班委与同学的关系团结和谐。这种体制就是自下而上的民选的班子,这是我见到的类似于所谓“民选”,“直选”的民主体制的雏形。

    与此同时,我班还有一套“领导班子”,------ 团支部。 班里是从初二开始有了第一位“共青团员”---- W同学,一个很“活络 ”,很“乖巧”,很会看“三四”的女生,家庭出生环卫工人,学习成绩平平,但专门做一些讨老师,领导喜欢的事,举一例,她经常独自一人到老师办公室,教导处,乃至于校长室扫地,擦窗,弄得老师们都不大好意思了,得了人家的“好处”还不表扬表扬,什么“积极要求进步啦,勤劳朴实啦,根正苗红啦”都冠于其身,所以很快就“扫”出个团员来了。戴上了大家都很羡慕的团徽。开始大家都是用“仰视”的目光看她的。觉得她很了不起。她接着“发展”了两个与她走得最近的好朋友,方法是:你们要想入团,很好,但要拿出实际行动来,积极要求进步,现在组织考验你们,像我一样去帮助老师,校长,做好事。于是扫办公室的“任务 ”就传给了他们,她却巧妙地“金蝉脱壳”,另有“重任”。很快,班里出现了三个团员,可以成立支部了,很自然,校团委一纸委任状,任命W同学为团支部书记,另两个分别为副书记和组织委员。这套由“上面”委任的“领导班子”算是搭成了。但是这三人小组经常神秘聚会,(美其名曰:组织秘密,不方便公开),行动也很诡秘,连班主任老师也管不了他们。有时班会课上也不见他们的身影,说是组织有活动。他们的工作不是为全体同学,为班级集体服务,而是秘密找同学谈话,打听所谓落后学生,特别是出身不太好的同学的表现,美其名曰:“了解落后学生新动向,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还经常以“介绍入团“为诱饵,以“组织上考验”为幌子,让一些天真,善良。要求进步的同学去为他们做一些“跟踪”,“偷听”,“偷看”等下三滥的事情。这套“班子”在同学当中的形象愈来愈差,大部分同学都不屑为伍,由“仰视”慢慢转变为“鄙视”,本人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自上而下体制下的“领导班子”,向下脱离群众,盛气凌人,高人一等,视同学为“对手”,“敌人”,专门向上打“小报告”美其名曰:“向组织汇报思想”,实际是想博取上级的欢心,他们的工作是对上一级组织负责的。充当他们的“耳目”与“打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共青团组织在学生中的声誉。(这里仅指我所遇到的那些“团员”干部),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对共青团组织产生了距离感,以至于从初中到高中毕业,我这样一个自认为还积极向上,兴趣广泛,乐于助人的青年却没有交过一份入团申请书。这辈子没有当过这样的“团员”。

    一个班级,乃至于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其领导班子的产生, 假如也有如此两种“体制”,您说,孰优孰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