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要讲究奇正相变
禅房村
“奇正”是中国古代兵家最重视的概念之一。所谓“奇”,指的就是不拘常理;所谓“正”,说的是通常的作法。当然,这个概念并不是说“奇”就比“正”好,反之亦然。如孙子所言:“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不可胜穷”。
“奇正”理论的关键,在于奇正相变。唐代军事家李靖认为,“奇正”是相对的,“正”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奇”,“奇”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变成“正”。高明的军事家必须善于根据情势运用“奇正相变”规律,善于“因正而为奇,因奇而为正”,做到“无不正,无不奇”,做到孙子所谓“形人而我无形”,那就达到“奇正之极致”了(《问对》卷上)。
在笔者看来,现今的汽车营销也需要重视并应用“奇正”理论,做到奇正相变,才能更好地推动销量增长。
“营销”二字,说起来非常容易,但要真正做好绝非易事。它不仅需要汽车企业有足够的产品和技术储备打底,还要有懂行的人力资源来支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汽车企业都重视将市场细分化,甚至是细分细分再细分,力求以此找到自己独具优势的领域;但如果一家企业要覆盖足够多的细分市场,则有可能导致投放车型过多,反倒容易导致在生产端出现成本控制难,在终端销售环节出现力有不逮的现象。
在这方面,上海大众的作法值得业界借鉴。该公司从2007年起一改以往作风,积极推动车型的多样化,力求尽可能多地覆盖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2007年之前,上海大众的策略是布局主流市场,无论是Polo、桑塔纳还是帕萨特,都是各自市场的主力车型,认知度和美誉度都很高,销量也不错。这家公司当时的作法,就是高度重视“正兵”。这并没有错,如李靖所言,“正兵古人所重”,“若非正兵,安能致远?”
但这种策略不足以让“大众”品牌的品牌效应最大化,尤其是无法满足那些有着鲜明个性的消费者的需求。或许正是认识到这个问题,上海大众的营销战略从2007年起开始有了重大转变,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强调对市场的细分,进入某些传统概念上并非主流的市场。2007年底上市的Cross Polo就是该公司这一营销战略的产物。
Cross Polo是一款都市跨界小车,融合有许多车型的优点。它以普通版Polo为基础,底盘有所加高,同时加装了具有粗犷越野风格的车身包围套件和前后护板,再加上时尚而又实用的车顶行李架,让一辆小巧的A0级小车具备了SUV车型的威武观感。从外型设计上来看,Cross Polo的气质相比以前的Polo更为张扬,是对Polo家族传统形象的一次成功突破。
如果说最初推出Cross Polo是想让它作为Polo在国内A0级市场的有力补充,吸引着那些追求独立、自我的个性的年轻消费者,属于“奇兵”。那么,经过6年时间的发展,Cross Polo在2012年的销量逾1.79万辆。这说明它完成了从“奇”到“正”的转变,实现了奇正相变。
或许正是看到国内消费者对CROSS车型的接受程度,这家公司又将在今年推出第二款CROSS风格的车型——Cross Lavida。在正在举办的成都车展上,它被命名为“朗境”。
车身尺寸方面,这款车为长4454mm?宽1765mm?高1460mm,轴距与朗行、朗逸等车型一样,也是2610mm。从此前曝光出来的谍照可见,其跨界风格尤为凸显——在延用家族式前脸设计的同时,保险杠、侧裙、尾部以及车顶流线等,均经过了重新设计,换上了黑色塑料防刮层。从各方面来看Cross Lavida的时尚感颇强。
动力方面,Cross Lavida将搭载的依然是1.4TSI或1.6L发动机,两台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31马力和110马力。传动方面,与之匹配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或7速双离合变速箱。
据悉,上海大众方面对Cross Lavida的定位并非朗逸的CROSS版本,而是会给它单独命名-朗境,与朗逸、朗行共同建立更加完善的产品阵容。
从Cross Polo到Cross Lavida,上海大众对CROSS这一细分市场可谓志在必得。当然,这得益于该公司实施的平台化战略,这一战略大大降低了生产不同车型的成本,使得上海大众可以较低的成本推出更贴近市场需求的车型。而随着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CROSS车型一旦成为国内潜在汽车消费者的主流选择,这家公司现在的“奇兵”,就会在未来顺势成为“正兵”,抢占有利的市场地位。
|
|
来自: 阳光普照一生 > 《设计 开发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