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上善若水”

 众生安乐 2013-09-08
《老子》第八章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这话概括出了水的三大特征:“不争”,“处下”,“利万物”。其中“不争”是本质,“处下”是表现,“利万物”是结果。因为“不争”“处下”,才产生“利万物”“几于道”的结果。整句话的意旨是,道德修养高的人,往往像水一样“谦让”“宽容”,与万物为善,与万物融合,从而善利万物,达于人生之至高境界。'
    古代先哲们早就用“天人合一”的观点告诉我们,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水”的运动规律也正是人们的生存原则和修养境界。“不争”“处下”的“水性”正是人类“谦让”“宽容”精神的自然渊源。在这方面,老子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论述。他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三十九章)“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认为称。”(四十一章)然而“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七十八章)。地位愈高的人,愈要学会“谦让”“宽容”。因为这正是为“社稷主”“天下王”的先决条件。历史上每个朝代初期,当政者都要实行这种“处民之下,与民为善”的“水性”政策,当然得到的正是国泰民安的回报。封建社会的顶峰唐朝,正因为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英明政治,才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大繁荣。

    水看似总往低下处流动,但实际上又不知不觉地蒸发上腾,高居天上,这和“进道若退”、“无为而无不为”的哲理十分接近。日本的柔道与合气道,和中国太极拳与八卦掌等武当内家功,无一不是运用这种“水性”的典范。在不花费太多力气的情况下制服对方。“四两拨千斤”、“借力用力”,这其实是一种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斗争策略。虽然不是以咄咄逼人的形象出现,但最终目的却是战而胜之。古人有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作对联作为人生修炼的境界:“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不争”为争“更强”。正如弹簧一样,收得越紧,弹得越高。然而,在这“收缩”与“上腾”之时,也正是“利万物”,“几于道”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