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你》人际关系的八个维度

 昵称13604 2013-09-09

《我和你》人际关系的八个维度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人们既想密切联系,又想保持距离。所有这一切,我和你都不知道缘由,但肯定有一些原因和联系可供追寻。然而,某种程度上我却无法为它命名。

——卡森?麦卡勒斯

 

人们在与他人的关系网中创造了自己的生活。生命中个性的投放,相互关系的细微差别使生活具有丰富性、复杂性、磨损性以及众多的兴趣。生活就像是关系的万花筒一样伸展开来,变化的排列带来变化的片段。

当谈到人们如何与他人掺和在一起、我们如何需要他人以及他人也需要我们时,我们就会变得口齿不清。爱或许是在我们字典中最难定义而且模糊不清的词汇,所有包含的术语,如 从属关系、宗教团体和亲密性都只是部分地进行了解释。关系的本性依然被掩盖着,因为我们用来描述人们与他人产生联系的方式的词汇和一致性认同的概念少之又少。语言塑造了我们对现实的观点。由于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表达能力很有限,过于强调容易被描述的个性现象,而忽略或歪曲了人际的纽带。当我们想要认识他人的时候,我们更习惯询问他们在做什么,而不是询问他们是如何爱的。实际上,如果我们能知道他们与他人在一起时怎样的,他们想从他人那里得到什么,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他们。

关系本身已经不再是新奇的语言,由于被赋予如此多的意义,以至于不再拥有隐含的意思。例如:伊芙与她母亲、丈夫、女儿、朋友和汽车修理工都有一种“关系”,并且每种关系都有自己的特殊形式。但是,如果有人要问她“关系”如何,她将毫不犹豫地将这个问题理解成是指异性配偶关系的问题,并且是在询问此关系中相对“好”的方面。这种非常普通的词语被惯常使用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我们的文化假设。关系这个词语就意味着实际或潜藏的性伙伴;关系将在好或坏的连续谱上表现其特色;关系是要“被拥有的”而不是在一系列意图、行动和人们之间的回应中产生的。在对伊芙进行这种假设性的访谈中,使用这些文化假设作为起点,我们可能会听到她感觉她“拥有一份好关系”。但这只是她与他人关系的丰富性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已。

关系对于身心健康、长寿、有意义的社会生活以及对自我的成长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客体关系理论学家的工作已经介绍了有关人们彼此之间如何建立联系的研究,并赋予了这些研究合法化的地位,但这些工作大多是围绕婴儿期关系进行研究的。这些理论家一直在努力地理解早期经验在自我的发展中是如何留下印记的。婴儿期经验虽然是前语言期的,但却是具体而基本的。尽管这些早期体验构成了后期发展的基础,但认知的发展很快引入了对这些体验进行解释的可能。当我们逐步开始体验我们自己作为分离的自体变得能够思考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时候我们与他人的直接体验就是通过了中介才进行的。知觉变成了领悟;我们的体验是建立在我们从前的体验的基础上的,并且是在那些指导我们体验的认知类型范围内的。结果,随着发展的进行,关系性变得更加丰富、广泛,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分化。

心理学家对人类体验的反思中,最后一个禁忌不是性和金钱,而是爱。我们如何能够在谈论爱的时候,不会感到毫无希望的伤感和混乱呢?我们能否思考爱和关系的维度及发展历程,同时保持我们自身的分析性和心理性?

 

关系的八个维度和空间比喻

出生时,我们与母亲连在一起的脐带被剪断,我们就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被扔进了分离状态之中,身体上局限在我们肉体限制的范围之内。如果是女性,在怀孕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身体的物理空间之内容纳另一个人,但除此之外,我们再无法与另一个人在身体上连接在一起。关系就成了唯一能够克服我们之间距离的唯一方式。

心理上,我们也注定是分离的。没有其他人能曾经像我一样思考准确感受我的感受。例如:我们甚至不能知道,我看到的并且称之为蓝色的东西,就不是当你说的红色的时候你看到的东西。但是,我们都伸出双手试图克服这种分离。我们试图通过语言向他人描述我们的内心体验,或者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分享我们的生活和需求,或者在身体上尽可能靠近。当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或感觉我们“之间”有些联系。我们会这样说:“你和他之间有什么联系吗?”那么,人际生活就是一种建立联系的努力,通过建立联系来克服这种心理和身体上的距离。产生联系的不同方式是跨越分离我们的鸿沟的不同方法。“之间”(空间被填补或反弹的方式)成为首要的。

我们穿越阻隔我们的距离来建立联系有很多方式(在生命历程中这些方式会有所变化)以及很多推动我们这样做的动机。关系是他人成为欲望的客体(正如当我们需要他人满足某一特定需求的时候一样),但关系也作为背景因素服务于自体的体验。

心理和生理在比喻中常常被在一起(常常语言上也是如此)。因此,当我们深切感受他人的时候,我们会说我们感到“被触动”了。

反过来,我们可能会握着某个人的手,感觉到与这个人在情感上很近。我们可能会与陌生人做爱,但心理上“毫无触动”;我们也可能通过看他人的眼睛而进行深刻而亲密的接触。

因此,本书中,在心理和生理的使用,在比喻意义上是可以互换的。由于我们再关系上的语言是有限的你,这就要求我们借助比喻来把握不同现象。通过聚焦于维度,我们正在转化通常的观点,试图将已经变得模糊和难以渗透的观点清晰化一些。不可避免的是,以前看上去很犀利的一些观点(如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区分),将会融合成柔和的关注点。

在克服人际空间方面,有八种只要的方式可以利用。这些方式包括,不管是实际上还是比喻意义上,超越距离的方式,穿越距离到达(或被到达)的方式以及彼此保持接触。在个体发展历史中,当每一维度出现的时候,每一个都是具体而基本的。随着发展的进行,建立联系的每一种方式变得更加象征化,物理和空间的特征更弱,但在重要性上丝毫不减弱。关系的每一维度都有它自己的通道,它自身的源头和过程。理解每一维度的独特性使我们可以理解在成人生命中产生关系特征的思想的汇合。

 

抱持(holeling)是第一个人际间体验,代表安全和一种基本的信任,相信基本的东西将会被提供。在抱持中,我们体验自己被另外一个人所容纳;强有力的臂膀使我们不会摔掉。在一生中,在发展更为成熟的习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感到被抱持。但为了成长,我们也持续需要感到被容纳、被限制和搭建根基。

在早期发展阶段的稍后期,婴儿学会了将母亲从周围其他人当中区分出来,并与这个特定的他人建立可能的依恋关系。这种天生的依恋他人的倾向构建了贯穿一生的一些最基本的过程,包括令人痛苦的对丧失的易感性,这是人类核心的一部分。当我们依恋的时候,看上去我们正依恋着某个人,彼此拥抱、彼此靠近。在整个人生中,我们持续建立依恋关系(如果我们幸运的话),而这些通常是我们存在的核心。

从生命的最开始,基本的生物需求就是开始寻求满足。在婴儿期,对于吮吸的需求(力比多的最早形式)形成了人际间体验的第三种构型。这里,在激情体验的领域他人是驱力满足的客体。在生命历程中,这种寻求快乐的导向将通过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强度来组织体验。通过驱力与他人接触是激情相关的模式:通过性的结合或性的象征性表达来克服分离。接触的幸福感和在无限的喜悦中结合的可能性是超越距离的有力方式。

在坦诚相见(eye-to-eye)的关系中,我们通过眼神接触的交流来克服距离,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到自己,彼此给对方一个位置。在坦诚相见的确认中,我们通过存在于他人之中或为他人而存在来建立联系。一旦我们能够明白他人非我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将他人最为一面镜子来了解自己。婴儿在母亲的眼中最先看到的景象构成了婴儿自体感的核心。这是一个贯穿一生的过程的开始,此后这个过程将进行的更加精细和复杂。

在这个他人的世界中存在一段时间后,我们开始注意到一些人比我们自己更高大、更强壮并且更有能力做事情。当我们将他人理想化并认同他们的时候,我们就试图趋近他们,试图攀爬过分离我们的距离;作为延展我们自己的一种方式,我们试图达到他们所在的地方。理想化和认同是与强大他人建立联系的方式,并努力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或者去控制他们)。

当个体走过童年期,并且自体逐步成熟并更多地注意到他人的时候,儿童最终发现将自己与他人结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并能够体验到有友谊,而友谊是共同性的一种形式。在共同性中,我们与一个人并肩站在一起,和谐地移动,产生出作为两人产物的一条纽带,在两人之间的空间中一个自然发生的我们。

当我们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我们就像智力拼图中的一块板子一样“契合进去”:我们对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感到很舒适。通常是直到青春期的时候,这种希望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愿望才会变得极为重要。但是,年少一些的儿童也重视自己对某一团体而非另一团体的归属感,他们自身与他人的区分同时体验到这种团结性。这种体验是一种属于、归属,是一种与他人在一起的感觉。

最后,发展中的个体自始至终都在学习照顾他人,提供自体来满足他人的需求,通过照料和关注的行为来搭建彼此之间的桥梁。在照料行为中,我们抱着他人,双臂轻摇(实际上或象征性的),如同摇篮一般。

 

所有这些形式,都是穿越隔离我们的空间距离触及彼此的方式,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任何一种给定的关系可能都包含这些维度中的不止一种,同时或继发性的。空间取向的比喻在超越令人混乱的文字、澄清人们彼此之间是如何导向的以及他们需要什么来感到彼此是相互联系的等方面是有用的。

关系的这些维度即使可能互相贯通且相互合并,但它们是同时展开且通常独立运作的。然而,它们并不能简化成另一种。因为人类的生活是由很多片段构成的,一些维度会渐渐变成另一些维度;它们不是独立且独特地存在的(正如它们不应该如此一样)。但每一种维度都有它自己的比喻和表达形式。通过这些术语进行思考,使得我们超越了这样的想法,即认为所有人类的联系都是来源于被我们比喻为“好好喂养”的体验。

爱是如何表达的以及对谁表达,这些随着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人类在建立联系方面确实有一些基本的倾向,期表达方式是一致的。社会风俗和传统调节着人们的礼节和形式,人们通过这些形式被抱持或被识别或被完美化,但是这八个维度的过程仍然是可以识别的。

毫无疑问,还有其他方式来描述多维度关系空间;甚至可能有不止各种维度。这里选出来的维度是从理论家已经聚焦关注的形式中挑出来的,彼此之间形成环状,这样相关的呈现就是一个多侧面的过程。

 

关系维度及其病理学的两极


关系维度及其病理学的两极

缺失

维度

过量

坠落

抱持

窒息

孤独

依恋

令人害怕的黏附

抑制,情感减弱

激情

强迫性的爱

湮灭,拒绝

坦诚相见的确认

透明

理想破灭,无目的性

理想化与认同

盲目投入

孤独,缺乏共鸣

共同性与共鸣

融合

异化

嵌入

顺从过度

对他人的需要漠不关心

照顾(关心)

抑制不住的关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