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金融具体到银行,阿里的金融平台怎样构建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9-09

 最近业界有着这样一则传闻,那就是阿里集团已经正式向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提交拟设立阿里网络银行申请,如果这项申请被批准下来,那么阿里的金融业务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质的高度,其范围也会包含存款、贷款、汇款等传统业务,如此以来阿里的金融战略算是被极大地放大了。

  之前就曾看过一个朋友写的文章,其中较为系统的分析了阿里在平台策略上的行为以及动机,每一个商业行为的实施都给予了笔者自己的理解,很透彻。其实不分析别的,仅仅从阿里在金融方面的考虑,我们就能大体总结出其发展思路总计归纳的四个层次,今天笔者也来当一回老师,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1 铺设整个产品链条,先培养整个用户土壤,塑造产品基因,突出未来发展的核心元素,就好像阿里金融讲究信用一样,无论是谁,无论是多么资深的卖家,只要高信用,就能获得比较理想的信贷,这便是阿里给自己架构的一个基点,那就是先做好金融的先决条件,让卖家们都明白信用的重要性,此外,从淘宝、天猫、聚划算及一淘的淘宝贷款,到面向CBU和ICBU的阿里贷款,阿里虽然没有简单直接的做银行,但是在侧面已经为自己的战略开始铺设链条了,未雨绸缪是智慧。

  2 形成闭环的产品圈。做任何产品为的就是将尽可能多的流量留下并为自己所用,从支付宝的改版、微博的加入、高德的收购以及丁丁优惠、陌陌的补充,阿里放佛将所有的渠道都已经构建好,再加上之前已经成熟的购物平台,电商生态的雏形已经越发明显,不仅如此,现在从购物、社交、娱乐、线下、地图上都有阿里的影子。可以说,阿里的生态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3 运用技术优势进行业务巩固,早些时候阿里金融就已经开始使用阿里云的云计算平台作为运算淘宝和支付宝数据的计算平台,随后订单贷款、淘宝信用贷款等产品都是基于此产生的。可以看出阿里集团在不断优化自己的业务类型,而技术和数据的作用就不言而喻。早期阿里已经将数据定为自己的三大战略之一,而此番厚积薄发,我们也能感受到数据对于产品运营过程中重要作用。

  4 规避锋芒竞争者,前期寻求差异发展。大家都知道互联网产品的革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产品造成影响,微信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如今阿里进入金融业务,也是对银行的一种挑战,茅台特供酒站长认为,阿里采取的规避策略很明智。“平台+小贷”的融资模式主要针对阿里巴巴B2B和B2C业务的众多中小卖家,这是一个很难从传统银行渠道中获得融资的群体。也是传统银行并不重视的群体。阿里从他们着手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行为,虽然不能直接完成自身的蜕变,但从前期看会给自己省下很多麻烦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