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的报答

 另一种平静宋霞 2013-09-10

  无事读闲书野史,看到两则慈禧报答的故事,写得十分有趣。  
    一则故事说,慈禧的父亲惠征任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时,因亏空罢官,在返官的途中病逝。
    慈禧与母亲、妹妹扶父亲灵柩北上,一路上饥寒哭泣,悲惨万状。路过清东浦时,时任清河知县的吴棠突然派人送来300两银子,同时送上的,还有当地有名的一道菜“一品锅”。
    慈禧得食物与银子,真乃雪中遇炭,久旱逢雨。这300两银子和菜,当时被称作“奠仪”。
    其实吴棠派人所送的奠仪,并不是给慈禧的,而是另有他人。只因当时清河而繁华枢纽之地,官员迎来送礼,往来甚繁,才会发生送礼送错之事。
    奠仪送错,是没有追回来的道理的。于是吴棠将错就错,又索性具衣冠到慈禧父亲的灵柩前行礼吊唁。
    面对这一幕,蒙在鼓里的慈禧更是激动不已,发誓将来腾达之后,一定报答吴棠。
    也该吴棠福星照命,后来他真的得到了慈禧的提拔,成了封疆大吏。
    在清朝的官场上,吴棠有一个很尴尬的外号,叫“一品肉”。 
    另一则故事说,慈禧七十大寿,大宴群臣。
    那天由于高兴,慈禧吃得多了一点,肚子就不舒服起来。终于,她忍不住了,“咚——”的一声放了一个响屁。
    如此盛宴竟发生这样的尴尬事,慈禧当然面子上过不去。
    不过这个老女人心计倒好使,放过屁后,她一拍桌子,大叫“如此雅乐场所,谁敢放屁!”。
    她这一嗓子,无异于晴天一个霹雳,吓得众多大臣瑟瑟发抖。
    这时,一个叫做明亮夫的州官从桌子上站起来,哆哆嗦嗦地跪倒磕头,抖抖地说,“奴才该死,是奴才放的屁……”
    慈禧一听更火,“大家如此高兴,你竟敢这样败兴,来呀,拉出去,砍了!”,话音刚落,群臣们都不约而同地跪下替明亮夫求情,请求老爷高抬贵手。
    这样的台阶慈禧怎么会放过呢,大手一抬,就免了明亮夫的死。
    那天晚上,慈禧招明亮夫到内宫宣布“调令”,将明亮夫调到富庶的成都做了知府。这小子认屁有功,官得其所。 
    荒唐的朝代演绎的荒唐事,不知还有多少,不过这两件事都牵涉到官员的任命问题,我想,熟于治官之道的老佛爷也不会贸然就做出任命决定。
    正史记载,吴棠一生勤政为民,实心任事,尊师重教,清正廉明,政声卓著,波及朝野。看来慈禧带着个人感情任命的这一官员,还真没给她
的脸上抹黑。
    至于那个靠“认屁”上台的明亮夫,虽没有吴棠这样大的功劳,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的劣迹,在晚清那一团黑的官场,明亮夫能做到这样,也算不错的。 
    也许是阴差阳错,让慈禧提拔到了两位好人当官。而那些经过层层选拔程序出来的所谓好官们,却贪赃枉法、贪污腐化。他们就像一只只可怕的蛀虫,无情地加速着大清朝这根朽木的衰亡。

慈禧的报答 - 紫雨轻寒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