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为《红枫一叶》题跋
2013-09-11 | 阅:  转:  |  分享 
  
为《红枫一叶》题跋

薛富有



我同红枫同志结识,如他诗所说:“仕途未相遇,诗苑共掇英。”我们一起切磋诗艺,相与唱和,结为诗友。初见其面,觉得他风度健谈、豪爽洒脱,颇有文士之风。我对古典诗词只是爱好者,未尝有所造诣,何以评论长短。论年龄我是他的兄长,可诗词方面他是我的诗长,所以我只能谈谈阅读后的一些感受。

红枫通过对往事的追怀,把郁结在心底的幽情和感伤,用呻吟之笔,写出他惨淡的人生和感悟人生的执着追求。

他在九五年末写了一首《辛弃疾》为题的诗,后四句:“弓弦霹雳惊秋梦,角鼓悲风断寸肠。壮士空怀报国志,挑灯无奈叹息长。”辛弃疾四十岁投闲散置,相继十七个春秋,他饱尝“闲愁最苦”的滋味。而红枫曾因与主管领导分庭抗礼而被“挂职”,他俩的遭遇何其相似。空怀报国之志,心是相通的,因之引为知己,成为异代知音。

八十年代末红枫时任九台市园林处处长,因不满当时主管的霸道作风与之抗争,被其投闲散置。

红枫借端托寓,引历史人物之事以发感慨,借别人的酒杯来浇自己之块垒。写辛弃疾就是写他自己。但它是隐括的,不知人论世,不了解其人、其事,不解其意。

过了一年多以后,红枫他心情又激荡了,写给诗友的诗写道“重写杜鹃泣血篇”,《五十书怀》诗,用的是“奔迸的表情法”把压在心里的幽愤,一泻无余,吐之为快。这诗的中间四句是“匡时空有屠龙技,济世谁珍赤子心。廉颇不老冲天志,鹏举怎安灭虏魂。”

血泪心声铸壮词,他不仅是抒发他身世之慨和幽忧孤伤之情,而实质上是写他骨子里怀着的赤子之心,匡时济世之怀,寄着报国建业的远大理想。自信有鹏程万里大志,有屠龙之技,却派不上用场。表达了空怀报国之志的沉痛深切的遗憾心情。诗的结尾:“枫叶何曾惧霜雪,红旗高举笑迎春。”红枫同志是有骨气的人,不与“沐猴”和光同尘、趋炎附势。在这种激浊扬清中,他英俊豪爽,洒脱不拘,桀骜不驯的刚毅性格和孤标亮节的气质,是值得敬佩的。

红枫是不甘沉沦的人,报国之心一直燃烧着,他耐捺不住了。他在《自题》诗中写道:“茹雪餐风蓓蕾瞎”、“半生清霭恨昏鸦”,茹蕾之“恨”也即作者恨,花若有知也会对压抑感到怨恨。又深有感慨地写道:“驽马踟蹰过世纪,安然预退伏槽枥。”(《五十五岁自寿》)虽然有时写风和丽日的景色,也是以乐景反衬他的幽怨之情。“枝头已唱黄鹂曲,窗外更闻兰蕙香。绿叶为人衬娇媚,年轮暗自记炎凉。”(《牛年赠聂德祥》)

他又大声疾呼,发出:“天若伤情天也哭,人神其实一根肠。”(《流星雨》)写出天怒人怨的气氛,读之怎能不叫人同情和惋惜呢!尤其感同身受的同志,怎能不引起共鸣呢!

红枫同志在闲置时期,坎坷的路上,始终不忘国事和民生疾苦,特别关注清除腐败、廉政建设问题。如《读〈官场现形记〉赋得》的讽喻诗中:“门硬沐猴能入仕,根虚菩萨不成佛。身无裙带终究丑,鬼有孔方立刻活。”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揭露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赃枉法的伎两。“沐猴”着衣冠,徒具人形,称之为衣冠禽兽,这里变成污吏的形象。孔方是钱的代名词。

在《无题》诗中列举了“阿堵物、孔方兄、青蚨、赤侧、贝、(金)错刀”等钱币的代称。最后尾联“挖却铜山搜净贝,错刀之下论英雄。”夸张地写了钱的吸引力,也告诫人们不要为世俗钱所诱,“铜山西崩,洛钟东应”钱的来路不正,必有后患。

《谒包公祠感赋》诗:“为爱清洁多盥洗?遍寻不见面黑人。”望能像包拯,清心直道,严正执法,达到“洗涤尘霾澄寰宇,清清一色海天涯。”(《雪》)

在《给老妻》中:“卅载居家无长物,一双儿女各风骚。人生至此无奢望,所欲随心度寂寥。”表示要做淡泊明志的人。给诗友鲁村夫的诗中说:“欣为诗朋插兰蕙,耻随俗类逐青蚨。”这些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

红枫同志关注民生,对惠农政策极为赞美。他在回知青故地后写道:“夕日知青忆旧游”、“熟禾灿灿满田畴”,在《火牛阵》诗中写道“从今垄亩多抚慰,莫使耕耘乱铎铃。”《雪》诗:“陶陶其乐庆年丰。”

栖居南山下,过泉林生活,做烟霞客,有悠闲自得的神情笑貌。《南山吟》:“春风几度又回还,泣对南河笑对山”、“可怜夭折枝头蕾”空负八斗才,胸花未曾开,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身世之慨。逐渐地在南山也就化解了,他悠然自乐、自适,如在《题听涛亭》:“山花任妖媚,松韵自清高。聊作烟霞客,登亭赏碧涛。”在《钓》诗中:“头上骄阳柳下风”、“池鱼又钓一痴翁”,寄情山水,向大自然寻求乐趣,做“烟霞客”和“痴钓翁”,吟闲适诗。自信青松了然在,“任你山花妖媚”,“池鱼钓痴翁”去吧。以松传雅韵,觉得一丘一壑皆风流,似乎已经获得精神解脱和慰藉。似乎超然物外了,心旷神逸,宠辱皆忘了。但他还有“闲而不适”的思想,在《耽吟》诗中说:“就做闲云也不闲”,“看似休闲赏红绿”(蜜蜂诗),做烟霞客,闲来无事,在静处听涛声,赏红绿,垂钓啊。

“不向杜康寻慰藉,要擎斧钺破坚冰。”“便斫强弩射天狼”尽管思想有起伏,在红枫“枫叶”的自我形象中,不畏霜寒,花落香在,积极向上的思想还是占主导的。在《枫歌》诗中他感悟到:“人如秋,白发生,莫使激情冷如冰。拼将红枫一腔血,高擎红旗唱大风。”

红枫诗中,诗友唱和的诗占很大比例。收入“山吟水和”中的有七十余首。其中有一个唱和特别有意味;唱句是:“总向平凡寄不凡”,和句是:“渡尽平凡言不凡”。这不凡指的是什么?我理解就是指他诗词的不凡,我想借题说两句:红枫同志的不幸遭遇是洒下惆怅之泪,而成就和酝育了他的诗啊!他的心声却永远留在人间。他的诗不平凡,不平庸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他不平凡的艺术表现手段。诗写得很有艺术魄力,感人至深,沁人心脾,这就是在描写景物形象,这不是照相式的全盘端出物象来。而是要抒发情感与物象契合在一起,写成“意象”句,即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这样才有生命力、感发力、感染力,如:“天若有情天亦哭”、“东风才逗桃花笑”、“小荷似箭射层云”、“万柄莲蓬举酒樽”、“清风解意入襟怀”、“又思月桂共操觚”、“落日解人意,不忍收余晖”、“花香鸟语怡人乐”、“几朵杨花飞进来,愿与诗翁拼一醉”等等。与鸥鹭结盟,同杨花喝酒,和月桂操觚,与桃花调笑,与花鸟共忧乐。你看把无生命的物,写得活生生的,把没有感情的物写得多情善感。把静的写成动的,把抽象的写成具体形象。写得有声有色,很有趣味。犹似看到一片阳春白雪,闻到红枫的芬芳。正如王国维所说的:“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岁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所以他曾受到长白山主编的赞誉,受到北京文化团体的青睐。我是扼腕击节赞赏,并相信他以后能够登上诗坛艺术的高峰。

2007年12月10日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枫书室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