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胆识和睿智为生活切片

 一个肥仔 2013-09-11
用胆识和睿智为生活切片
                              ——读闲云小小说集《猎狼1966》杂感
                                            马培文
  
  “用敏感和胆识关注生活,用睿智和讽喻烛照社会”,这两句话是我读闲云小小说集《猎狼1966》后的评价。
  闲云坚持亲历,坚持客观,坚持原创,坚持个性,小小说一直写得很棒。这册书收进的26篇小小说如雷雨前的光亮闪耀,瞬间就震撼了人的心灵。无论是触觉敏锐切准时势焦点的点击,还是眼光独到勾勒市井小民人生百态的揭示,不管是用梦幻式寓言隐喻深藏的指向,还是不免世俗地隐射男女关系世态百象的嘲讽……虽内容各异,但规律相通,都是以极简短的笔墨描摹并不单薄的情节,在不讨巧不取悦的叙述之后,往往给人一个措手不及意想不到的结尾,以警世之意催人深思。这就是闲云创作的功力。
  闲云像一名医生,冷静地将生活中的林林总总、社会上的芸芸众生切片化验,用勇气和心智书写生活,投入这个以快与力为美的时代。
  1.
  闲云用力切割真伪。去伪方能存真。人心浮躁,物欲横流,急功近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说真话,办实事需要用力。《俺当村主任不铺路》活化了郑老憨执拗的言行,他不图虚名,不搞假相,不着伪装,贫困就是贫困,决不打肿脸充胖子,即使面临撤职依旧求真务实,结果其说真话办实事受到群众拥戴,得到了好报,而弄虚作假的白乡长的“形象工程”却失去了“形象”。《妙计达标》《港商的便条》都是将伪装切割成碎片、去揭露为了形象工程为了保官保位保面子的种种假相的佳作,读了让人刚发笑表情就凝冻起来,因为这种嘲笑把一切伪装颠覆得人仰马翻。人间正道,唯在求真务实!
  2.
  闲云着力切割顺逆。顺则昌,逆则亡。顺应科学,顺应自然是不可逆转的铁定规则。《洪殇》写得很冷峻:洪峰来了,德顺老汉依旧不肯撤走,“强行拖上了等在村口的撤离专用车”,他还是深夜逃走,结果死在“高至屋脊的粮垛上,”成了对抗洪水的殉葬品。其热爱家园、恋土难移的心情可以理解,然其不顾形势,独身抗洪的做法又实在迂腐。可气,但更可悲!“知道退休早降温,”明智;“老黄瓜涂绿漆——装嫩,”愚腐。《老张赴宴》写得诙谐幽默。一个小小的科长算不上芝麻官,退了休更是一介草民,可是老张还自不量力贪慕虚荣,结果因为别人的一句戏言就耀武扬威地去大酒店“赴宴”了。扑空之后他还死要面子,又去大排挡染一身酒气,用“自欺欺人”的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去麻醉那颗贪恋虚荣的心。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可恨,但更可笑!
  3.
  闲云致力切割美丑。真、善、美时时相关,假、恶、丑紧紧相连。《猎狼1966》《异术》《秦桧的自白》《屠夫与狼新传》等几篇用寓言方式指向丑陋,斥动乱字字血泪,骂倭寇入木三分,批腐败痛快淋漓。梦幻般的情节,拟人化的用语,让丑陋原形毕露,让邪恶无处逃遁。以丑衬美,以美责丑,在《一元钱》《脑子有病》《王婶的辫子》《美女今晚来赴约》等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老人的诚信,“我”的拾金不昧,王婶剪掉“比生命还重的辫子”的举动,方芳成事而不失身的机敏,都风情万种地展示了人间的美好,人性的美丽,人情的美妙。不容杂质的玷污,不容邪恶的张狂,在理想层面是至美,在实用层面是至诚,在信仰层面是至高,在生活层面是至远。这些小小说立足平常人平常事,反而有了超常的力度,在可触可摸可感可视之后,更促人可想可思可觉可悟。
  4.
  闲云努力切割甜苦。人生苦乐相随,甜少苦多。闲云的小小说将生活簸动淘洗,用留在篮子里的谷粒播撒出甜中有苦的气息。美丽的“兰兰”省吃俭用,孝敬父母,为了家里安装电话而不辞辛劳,但她却在接长途电话的飞跑途中遭遇车祸,香消玉殒。“终于装上电话了”,可是再也听不到兰兰那银铃般的声音。静静的电话机旁,只有“痴了的二姨”凄语不绝。“老何”忙活了十几年依旧一脸苦涩——“贷款让女儿上大学,指望擦背收入供不起”,“连一张选票都没他的份”,“除了收管理费、卫生费找他,平时根本就不把他当居民看”,“浴室生意因为清淡终于停业了”老何只得“猫在屋里唉声叹气”。还有那跳楼而死的“富贵”,你能怪他自戕自贱随便轻生吗?“没钱住院治病”,“政府爱莫能助”,“老婆几年前就腿一伸眼一闭去了”,“两个孩子咋办?”“也许供电局有钱,选在那儿跳楼能多挣点抚恤金留给孩子……”于是,在我们生活的小城一件真实的惨事就演绎成了这篇凄苦的文字。重温让人心痛,凝思叫人心碎。
  生活并不都是歌舞升平花天酒地。暴露苦难,关注民生,远比粉饰太平炫耀浮躁重要。理性的清明并不能排除情感的沉痛。我希望闲云,更希望我们社会各界都要负起为弱者、为城市的边缘人物祛痛疗伤之责,用笔,用心,用力,献出我们应当做到的一切。
  愿闲云以语言和用语之间的独特张力,留住生命感动的真实片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飨读者,奉献社会。
                                                                                                                                                        2008.2.26
  
  
                                                                              作者系江苏省小学教材编委、盱眙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