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热门商圈立足社区服务 规模不求太大技术档次不低
苏州开出第一家社区电影院
“真正出家门就能看大片,星级设备价又低,这待遇估计其他小区还没有。”家住园区太阳城的曾先生有点自豪。记者获悉,曾先生家附近的东沙湖邻里中心开出苏州首家“社区影院”——苏艺影城东沙湖店,预计九月中下旬开门迎客。
说到看电影,对于如今的苏州人来说像日用品一样,不少人早已习惯在各大商圈购物饮食后看电影的生活。而作为苏州影市的领头羊——苏艺影城首次品牌输出,并没有选择开在市区热门商圈,而是选择相对偏僻和冷门的社区里。这背后有什么玄机? 可以说在经历了2007年之前的干涸期后,苏州影市这几年从全面复苏到井喷式爆发。五星级数字影院快速扩张,屏幕和座位逐年翻倍增长。据市文广新局广电管理处统计,今年底,苏州市区影院将达到20家,大市范围全年票房有望突破4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三成左右。 这背后也是观影人群的发展壮大。从观前商圈老影城苦苦支撑,再到星级影院扎堆主要商圈,如今又出现了家门口的星级社区影院。业内人士和主管部门认为,这里既有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的因素,更是电影市场迈向专业化细分的结果。 □商报记者 张洁 实习生 陆梦影 摄影 蒋世颖 五星影城开到了家门口 相比较北京等大城市有几十家社区影院,目前苏州只有位于园区东沙湖邻里中心的这家社区影院。 一般来说社区影院规模较小、设备简陋、位置偏僻。昨天,记者跟着苏艺影城经理施磊走进了苏艺影城东沙湖店。只见5个厅装修时尚,工作人员正在忙于安装、调试电影放映设备。据介绍,610个座位宽敞舒适,设施设备一流、功能项目齐全,还可看3D电影。施磊介绍说,“虽然是试点小区影院,但提供的一切和苏艺影城是一样的。我们的战略就是,深入社区,以最合适的方式、优质的服务和实惠价格让更多普通市民能看上电影。” 不过,既然称之为社区影院,它自然有独特之处,“我们的辐射范围三公里,是周边的企业职工和居民,不像一些大的商业影院,周边辐射范围在5公里以内。大片新片排的一样但票价肯定走低,主要是填补东沙湖区域影视文化娱乐场所的空白。” 尽管离试营业还有几天,但附近的许多社区居民,争先恐后赶到现场参观。曾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是老师也是电影迷。参观了影院后,他兴奋地对记者说:“不算工厂企业,附近小区居民就有数万人,看电影很不方便。这里需要一个好的影院。”宋女士同样惊喜,“以前看电影都要跑到苏艺、嘉禾或者市区去看,带着老人或孩子都特别不方便。邻里中心的影院要开,肯定全家去捧场。” 事实上,社区影院没有坐等顾客上门,“目前,我与员工们一个个小区地联系、宣传影城,接下来会邀请相关人士看电影,估计时间一长附近百姓都会知道。” 与“纯商业”差异化竞争 作为苏州影市一大标杆影城,苏艺影城品牌输出之路却只开设了一家小型、定位明确的“社区电影院”,也是苏州首家社区电影院。为什么不与其他电影大鳄争夺最热的商业地块?眼见一个个豪华的影院在前赴后继,巨无霸式样的影视娱乐城也是箭在弦上,而开“社区电影院”有市场吗? “把影院建在社区中,方便普通市民近距离、少花钱看到电影,是市场调节下,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探索。”市文广新局广电管理处处长张江林认为,出现这种社区化、差异化的电影服务是电影市场越来越成熟的表现,将进一步细化电影市场。 同时,他也指出,近年来随着苏州电影市场发展速度飞快,发展规模日益壮大,观影群众爆发式增长,影院布局并不合理,“热门商圈一家挨着一家,园区、姑苏区多,而吴中区、相城区的影院则较少。一窝蜂的建设是在透支市场,未必是良性发展。”他认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看一场电影须到市中心花半天时间,这其实是大多数人难以接受的成本。如果每一个社区都有社区影院,当居民出门就可找到电影院,而票价又低,将会发掘一些中老年人、企业蓝领回到电影院。对此,施磊也有感触,“环金鸡湖商圈就将密布多家超豪华影院,分流园区主要消费者。” 一边争抢热门地段的同时,院线人也在思考,影院的分布应该与周围人群分布和消费习惯相结合。“社区影院的出现,一如当年的邻里中心。”有业内人士做了个比喻,以往,社区周边普遍缺乏综合服务,居民消费只能去较远的大型商业中心,类似圆融时代广场等十分热门。后来,随着邻里中心这样的“社区综合体”出现,在便利社区居民的同时,也改变了居民消费习惯,在家门口“一站式”消费渐成常态。而社区电影院与邻里中心如同捆绑式营销,形成双赢的局面。不过,像嘉禾、金逸等商业院线经理表示,社区影院和商业影院面对的观众群不同,并不会直接正面交锋,冲击不会明显。 或将现更多此类影院 那么是否还会出现其他社区型电影院? 业内认为,从技术层面讲,社区数字影院的发展是符合数字化时代生活方式的一种潮流。与以往传统相比,数字影院在片源的保存和发行上成本更低、质量更好、效率更高。社区影院正是数字影片的出现让社区平价电影成为可能,让广大社区和农村的观众可以花更少的钱看到更高质量的电影。同时,社区数字影院的流行也是新媒体大众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可以对社会公益、文化、教育的宣传起到有益的促进。随着影片制作和发行数字化的普及和发展,社区数字影院将会成为当前电影院线的有力补充,使社区生活更加丰富。张江林就透露,“根据市场发展需求,政府部门今后可能会引导社区影院扩大,争取在更多的乡镇和偏远地区开设数字影院,面向更多的老百姓。” 对此,施磊也认为,“苏州电影市场还有较大开发空间,对于未来,显然也不仅仅想开设一家社区影院。我们会按五星级标准并依托邻里中心,集购物餐饮和观影于一体。”作为一家国企,苏艺影城在强化自身品牌的同时也在带动产业潮流,“苏州电影院之间存在着良好合作关系,想让其他商业院线看到这个趋势,这块儿市场做做好同样有收益。”的确,苏艺不会是第一家,记者从金逸院线相关负责人处获悉,社区影院会是他们下一个“征战的主场”。 也有院线经理对社区影院前景担忧:影片内容、影院规模设施、地理位置、影院定位、宣传,以及政策都会影响社区影院的发展。而且社区影院通常并不在商业繁华区,流动人口不多,自然市场不大。对此,张江林也有几点建议,“首先应该定位明确,在营利和服务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制定合理票价,避免恶性竞争;其次社区影院应具备自身特色,例如像国外社区影院开展儿童专场、老年人专场、科幻专场等;然后在片源方面,社区影院还要接地气,提供的影片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苏州影市 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是苏州影院的第一个繁荣期,看电影很时髦,最高峰时有9家。 从1995年开始,电视、DVD兴起,电影业直线下滑,各家影院门可罗雀。影院一路缩水至3家。 2005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开始繁荣,苏州的影院也一改颓势,逐渐恢复了生机。 2007年10月1日,苏艺中心在金鸡湖畔亮相,意味着苏州星级影院的正式诞生,同时科文电影城中苏州市唯一一个IMAX巨幕影厅不仅给苏州影迷带来了一场观影的视觉盛宴,更是带动影院硬件升级。《变形金刚2》上映,苏州人看到了传说中的3DIMAX版本。 2009年起,苏州影院逐年增加,包括世茂国际影城、金逸影城亿象城店、幸福蓝海石路店等,分散在传统的古城商圈和各新兴商业综合体。 2011年7月1日,《变形金刚3》上映时,苏州已有10家影院,79个影厅。其中,3D影厅就有34个。 2013年,目前苏州共有IMAX屏4张,国产巨幕1张,无论是屏幕数量还是质量都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2014年,苏州国际影视娱乐城也将建成,有4个IMAX影厅,以及4D电影、环幕电影、球幕电影等,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影视娱乐城。 |
|
来自: 苏迷 > 《书店、影院、戏院、画廊、俱乐部、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