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苏迷 2013-09-11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道前街是苏州古城区西段的一条马路。当年我第一次乘车路过这里时,感到两边的房子很旧,路南的建筑更像是农村,有一条小河隔开了马路与民宅。惟一让人新鲜的是,四周栽了不少花草植物。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这像不像园林?其实就是一个停车棚,就在道前街的西端。人们三三两两把自己的车子放进去的时候,并没把它当一回事,因为见多不怪了。我却很惊诧,如此漂亮的景致裸露在公共场合,居然维护得这么好,真有点匪夷所思了。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欣赏苏州,要从破烂的风景中开始。道前街路南的景观,就能代表破破烂烂的老苏州。破则破矣,却独一无二。把相机的镜头对准这里瞎拍一通后,才明白它其实就是现代社会人们心中的一种寄托与境界。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这条河如果没有一座座小桥衬托,就失去了节奏;这桥上如果没有人来人往,也就灵动不起来。所以,我总想捕捉一个有人在桥上走动的镜头。终于拍到一个,于是就酸酸地想起了那句诗:“你在桥上看风景,你点缀了别人的风景”。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老房子虽老,却也不能一味地破下去,你看这些脚手架,就知道它们也在革新。不过,我只欣赏脚手架在画面中产生的意韵,它让古老的景色有了一些现代艺术的节奏感,二者相得益彰,其效果类似建筑大师贝聿明在法国卢浮宫门前设计的那个玻璃钢门楼子。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在这里看景,不要用广角,也不要让你的视线胡乱移动。你就驻住目光,盯着最简单的一个地方去欣赏吧,或许那就是最美的一角。我拍这个画面时,曝光有点问题,效果出乎我的意料,它居然就有了吴冠中画意的艺术效果——黯淡的光线,隐去了所有多余的光影细节,只留下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水乡姑苏的粉墙黛瓦。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我常常让学生去拍点构图别致的照片。我告诉他们在现实中,可以找到很多构图的视角。这张照片,就是在道前街旁边的小桥上拍到的,只不过是从桥栏杆的漏窗取的景。看上去是不是多了点艺术的韵味?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这样的小屋,就像是专门给别人养眼的,居住者自己却苦不堪言。在里面生活并不舒服,但政府不让拆,百姓也明白不拆的好处。那就住下去吧。不过住习惯了倒也自在,没了高楼大厦的孤寂,没了人声鼎沸的干扰,生活能够简单出一种意境来,这也是一种享受。你看那窗下挂着的鸟笼,既能给主人找乐,也点缀了景色。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住在这里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推开窗户看大街。我们这些路人,享受不到这份别致,因为没有那种视角。人来人往的潮流,其实就是一幕幕人生活剧。有时候,居民们看人比我们观景更有意思。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从小河向对岸望去,就像隔了一个时代。这个建筑叫人民大会堂,建造在明清两代苏州府署的旧址上。听说当初盖这房子的时候,老百姓和文化人提了不少意见,但还是没有挡住“时代前进的步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苏州的老房子像发疯一样被拼命地拆除,连老城墙都不能幸免。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人民大会堂东侧,有一个巷子叫西美巷,从古到今,这巷口总是停着一些黄包车。大概是紧挨着府署衙门,有钱人巨多的缘故吧。这也算苏州一景了。空闲的时候,花几块钱乘黄包车在古城区逛一逛,这滋味爽了去了。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再往东一瞅,就是“和茶馆”了。茶馆说是喝茶,其实也有饭馆的功能。不过它的服务和茶叶却是正宗的,一般小饭店不可同日而语。和茶馆门前的马路上,有一口“清代古井”,排在苏州10大古井第二名,至今还出水。这水说不定就是从对面那条河里渗透过来的。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河里开来一只小船,让人顿生幽古之情。道前街在古代比较繁华,与这些船有密切关系。它们是正宗的繁华之源。人们这样来来往往,就是因为小船运来了各种物质和商品。现在,小河荡舟成了美景中的一个亮点。

 

在道前街驻足观景

 

小船来了,又走了,渐渐消失在河的尽头。郑板桥说“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这里没有“山”,咱却可以把两岸的粉墙黛瓦当作“一两峰”。居民们对此已经司空见惯,然而像我们这样的过客,却从此在心底刻上了道前街的诗情画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