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9月12日
长征二号卫星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
1984年9月12日,我国的人造卫星——长征二号,在完成了科学试验和探测任务之后,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
-
1963年9月12日
世界上最长的高架索道建成通车
1963年9月12日,世界上最长的高架索道在委内瑞拉建成通车,全长为12.8公里。
-
1959年9月12日
世界上第一个在另一个星球着陆的人造物体发射
1959年9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月球2号”探测器,使它击中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另一个星球着陆的人造物体。
1958年9月12日是个伟大的日子,基尔比发明了第一块集成电路。这个发明揭开了20世纪资讯革命的序幕,同时,为宣告了人类“硅
时代”的到来吹响了号角。杰克·基尔比是业界公认的集成电路(IC)第一位发明者,他的发明“集成电路(IC)”技术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文明结点”。 有
些人的名字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可是他的发明及其应用却搭建了现代文明的基本结构,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杰克·基尔比(Jack
S.Kilby,1923-2005)——业界公认的集成电路(IC)第一位发明者和他的发明“集成电路(IC)”技术的应用,就是这样重要的“文明结
点”。
1958
年9月12日是个伟大的日子,基尔比发明了第一块集成电路。这个发明揭开了20世纪资讯革命的序幕,同时,为宣告了人类“硅时代”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在此
之前,晶体管取代了笨重不稳定的真空管,但随着电路系统几何级数式的扩张,电子元件越来越大,晶体管遇到了新的困难。——怎样缩小原件体积,降低元件成
本。这成了电子工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当时在德克萨斯州,专注于电路小型化研究的基尔比正在利用假期思考这个问题,就在贝尔实验室刚刚庆祝完晶体管发明
10周年后的1个月,基尔比突发灵感写下了5页关键性的实验日志。基尔比的理念是:利用单独一片硅做出完整的电路,如此可把电路缩小到此前不可想象的程
度。这个想法的可行性一开始受到了他同事的怀疑,事实证明,从基尔比第一颗晶片开始,半导体研发、制造日新月异,现在集结晶体管已经以百万、千万计,价格
也大大降低了。
几
乎与基尔比同时,另一位科学家也成功发明了集成电路,他就是后来参与创立英特尔公司的罗伯特.N.诺伊斯博士。为争夺优先权独占发明专利,他与基尔比进行
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司法诉讼。诺伊斯1990年去世,人们都说:“如果诺伊斯博士还活着,他会与基尔比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5
年6月20日,美国德州仪器(TI)退休工程师、业界公认的集成电路(IC)第一位发明者杰 克·基尔比(Jack
S.Kilby,1923-2005)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1岁。加上1989年逝世的“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1910-1989)和1990年逝世的集成电路共同发明人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1927-1990),至此,20世纪半导体产业史上最伟大的三位发明家已经全部离开我们。
然而,他们的伟大发明而带来的亿万颗芯片,正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一刻也不停息地跳动着。
-
1941年9月12日
德国著名动物学家、胚胎学家汉斯·施佩曼被迫害致死
1941年9月12日,德国著名动物学家、胚胎学家汉斯·施佩曼被希特勒迫害致死。汉斯·施佩曼的发现和实验使胚胎学得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他还是第一个进行了人工单卵双生实验的科学家。193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
1916年9月12日
世界上第一架无线电操纵的无人驾驶飞机试飞
1916年9月12日,世界上第一架无线电操纵的无人驾驶飞机在美国试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