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德避暑山庄与“和文化”

 文山书院 2013-09-12

承德避暑山庄与“和文化”

梁世芳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12日   12 版)

    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实物资料,更是民族团结、中华大统一的主要标志和政治场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随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修建,承德这座城市也逐步形成。只是这里只修寺庙不曾建城墙城门,建城300余年也未动兵革。为此,承德不仅成为清王朝的“夏都”,更是联合、融合各民族以及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平台”,从而也孕育了独特的“和文化”。

    承德民间有“热河化兵(冰)”的传说,当初未建避暑山庄时,有位总兵上书康熙帝,请求拨款修建长城,以固边防。康熙不同意,认为国家要太平,关键在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后来,随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修建,热河(承德)小城也逐步形成。

    “修一座庙宇胜养十万雄兵。”避暑山庄周围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每一座建筑及其背后的故事也都是争取和合、实现和合的历史见证。如普宁寺是为纪念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头目达瓦齐的叛乱而建;普陀宗乘之庙是为接待少数民族领袖而建;安远庙是为由新疆伊犁迁往热河的达什达瓦部而建……

    避暑山庄不同于其他的皇家园林,其建筑理念是和合文化的集中体现,正如康熙皇帝在其三十六景定景诗《芝径云堤》中所言:“测量荒野阅水平,庄田勿动树勿发;自然天成地就势,不待人力假虚设。”这些充分体现了康熙根据“物尽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原则,利用山庄内山峦、溪流、湖泊、平原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修筑亭台楼阁,尽量保留大自然的山林野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布局,又寓意着民族团结与世界和平的美好意愿。“和”在承德能够赋予更多具体内容,如天地之和、天人之和、民族之和、宗教之和、人文之和、生态之和等等。反映在现代城市人文面貌上,则是和谐和睦、和衷共济、以求进步的独特的城市发展观。

    “和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它强调自然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和文化”在承德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避暑山庄是因“和”而修,外庙是因“和”而建,承德是因“和”而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