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民、于信、于商均为乐事

 秦小文 2013-09-12
于民、于信、于商均为乐事
——读田秋平《天下潞商》

《天下潞商》被收藏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天下潞商》


《天下潞商》书中记载京都潞商销酒广告。


《天下潞商》记载明代壶关陈村烧造的酒缸。


  文/苟有富
  忽如一夜春风来,当众多朋友从互联网上发现《天下潞商》一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等海内外图书馆纷纷收藏并制作有专门网页宣传发布全球后,本地一些相关单位或部门以及一些书籍收藏与爱好读书者们,这才到处求购而又不能得到,一时间彰显出了《天下潞商》的“洛阳纸贵”。
  田秋平先生所著《天下潞商》,由三晋出版社出版于2009年,当时似乎并没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特别是国内一些网站、市档案局(馆)、市图书馆以及属地的一些大学图书馆,是否有所收藏或宣传推荐《天下潞商》,恐怕都是一个疑问。
  最早读到研究山西商人的书,是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于1986年的一本由日本学者寺田隆信所著《山西商人研究》。当时从长治新华书店根本就买不到,因为他们压根儿就不进或很少进这类学术专著,后来还是求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的一位朋友刘巨才从太原才帮忙买到的。而今再读到田秋平先生的《天下潞商》这本专门研究山西商人中潞商的书,已整整过去了23个年头了。我觉得改革开放以来,这本《天下潞商》似乎出现得太晚了一些,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人、日本人还有香港人、台湾人,他们收藏《天下潞商》这本书,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还专门制作了东方文化书籍推荐电子网页发布全球,总是从中看出了《天下潞商》某种潜在的价值或他们所需要的商业内容。依我看美国人、日本人并不是白吃干饭或闲着无事瞎起哄的,这些现象的出现,不得不让人思考。《天下潞商》所记述的从隋唐至明清乃至民国年间,上党这块地方曾因为“地疾人稠,土地贫瘠”,其先人们却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数百甚至上千年间,逐步孕育和锻造出了或铸币、或造墨,或酿酒,或烧瓷,还有潞煤、潞铁、潞铜、潞锡、潞绸、潞麻、潞琉璃、潞党参、潞堆锦等等,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的经营模式和销售模式,使“潞泽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潞州人俗苟勤俭。这一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是本地人的一种美德,也是此地商业发达的一个原因,更是潞安人旅居外地能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的法宝。在他们的经营理念中,除了重信义,守承诺而外,更重要的他们不是以利为利,而是以义为利。仅据洛阳潞泽会馆中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修关帝庙潞泽众商布施碑记》记载,潞泽绸布商号47个,布店33个,杂货商号14个,扣布商号53个,油坊商号57个。总计204家潞泽商号集居于古都洛阳一城之中,如果没有一套严格的经营模式和重义守信的经营理念,他们是很难站住脚跟的。
  潞州商人曾被认为是山西商人的鼻祖,眼下强调我国的经济要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实现跨越式经济的转型,对于长治地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天下潞商》一书,是否也能对我们经济大发展有一些启迪与参谋的作用呢?
  “千里铁府,万里荫城,日进斗金”,潞绸最兴旺时长治、高平、潞州卫三处有织机一万三千余张,从事丝绸生产的人家有数千户,生产的丝绸每年在十万匹以上。顺治《潞安府志》称:“在昔全盛时……贡篚至市外,舟车辐辏,转输于省直,流衍于外夷,号称利薮。”潞绸作为商品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元末明初人贾仲明所撰杂剧《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剧中即写有山西平阳府商人甚舍“装三十车羊绒潞绸到嘉兴府做买卖”的描述;还有长子鲍店的药材大会,聚海内客商,历三月而不绝。要发展长治经济,我们可以在《天下潞商》的这些记叙获得一些有价值参考或启示。
  潞商的经营活动,不仅使之“潞泽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而且也促进了上党地区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国内学者已达到一致的共识:“商路即戏路”。泽潞商业活动的兴盛,催生了上党梆子的形成。上党梆子包括昆(曲)、梆(子)、罗(戏),卷(戏)、黄(皮黄)五种声腔,又见证了各地方戏曲剧种的相互交流与包融。河南开封系北宋的都城至明清仍然是各地商贾云集。从北宋即有泽州商人在此经销“泽州饧”、“泽州油衣”。至清代又有山陕商人在此修建山陕甘会馆,内有三座戏楼。清乾隆年间成书,反映当时开封市民生活的小说《歧路灯》中,即记述有来自山西泽州的罗戏班子在河南的演出。
  清乾隆年间,潞泽二州的商人到山东,河北去经营盐、铁、粮油、布匹杂货的人较多,山东菏泽的山西会馆即建有戏楼一座,会馆各商号常集资邀请其家乡的戏班去演出。据纪根垠在《枣梆》(原载《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一文中说,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前后,山西商人将上党梆子传至菏泽。光绪元年(1875年),上党地区大旱,上党梆子十万班来到鲁西南,在菏泽、郓城一带流动演出一年多,有一些艺人滞留下来,授徒传艺并吸收当地的民间艺术,逐渐形成了山东枣梆。文中所说的十万班,即是壶关县大河口村俗名王大蛋家创建于清咸丰年间的“上党梆子”“乐意班”。传说王大蛋得了一笔意外之财,然后经商致富。在他创建“乐意班”时,从聘选掌班、名角到行头、戏箱的购置,无不务求其排场,因共耗去了十万两白银,所以老百姓又俗称其“乐意班”为“十万班”。“十万班”因商而兴,到了光绪元年,因上党地区大旱,又靠着潞泽商人的资助邀请,循着商路,流动演出于菏泽、郓城。一路播下种子,于是上党梆子才在鲁西南一带派生出了“枣梆”这一新的戏曲剧种。
  在山东的聊城(旧称“东昌府”)还有一座由山陕商人,当然包括不少的潞泽商人集资兴建的山陕会馆,据其会馆内的舞台题壁记载,即有“同治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1872年10月28日至30日)山西泽州府凤台县(今晋城)全盛班在此演出了《渭水访贤》、《间妆救青》、《姑苏台》、《二进宫》等剧目。从潞泽二州至山东聊城这么远的距离,在交通不便的当时,全靠徒步或牲口驮,戏班要去演出,若没有在聊城的潞泽商人的邀请资助,几乎是很艰难的事情。
  上党梆子传至河北永年,形成“西调”,也同样曾受到过潞泽商人的资助。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上党地区遭遇大旱,艺人无处唱戏谋生,泽州有一个名为“三义”的戏班,经沂北永年布商老宏资助,来到永年演出谋生。戏班里有一个名叫田书德(1857年—1918年)的艺人,他出生于泽州凤台县(今晋城市泽州县),望城头村,自幼入科班学上党梆子,出科后在三义班演出。他聪慧好学,勤于钻研,为争取永年观众,他把当地群众喜爱的民歌小调融入上党梆子的腔调中,同时学习京剧、河北梆子的念白音韵,使上党梆子逐渐永年化,衍变成为永久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新的戏曲形式。为了与上党梆子相区别,当地群众将这种来自太行山之西的戏曲叫做“西调”。其后,田书德便留在了河北,在永年开科授徒,并带领其徒弟们常在河北与山西、河南接壤的广大城乡演出,颇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以上是笔者在阅读《天下潞商》之后,联想和思考上党梆子因曾受潞泽商旅的邀请资助而循着商路外传至河北、山东的史实;其实,多数专家学者认为,上党皮黄即沿于湖北的汉剧,汉剧的西皮、二黄北传入上党,同样与在汉口、襄阳、老河口和河南的社旗、信阳、开封、怀庆等地众多的潞泽商人和他们的商路密不可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促成了地方戏曲的形成,而地方戏曲的形成发展与演出,同样可以诚信地扩大商品的销售。商业贸易和文艺演出的结合,“于民、于信、于商均为乐事”,这是我这个从事文学艺术的人读了《天下潞商》之后的一些思考与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