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友
安升先 有个叫潮涌东方的网友,并不经常和我在网上聊。只是双方相互关注对方Q里的说说。就能够知晓对方最近的部分情况,心里想的,手里做的。点点滴滴。偶然在下面留下几个字,或问候,或祝福。忽一日,她要我给她写点文字,我答应了她,坐在电脑旁,指尖的键盘却不知该如何敲打。 从她的个人资料看很简单。性别:女。年龄:1。生日:2月1日。星座:水瓶座。居住地:中国西安。故乡:中国黑龙江大庆。职业:学生。婚姻:未。其他未填写。。忽一日她在我的说说留言:“安老师,你的文笔很好,可不可以写一篇关于我的文章啊,看你对我还有印象吗?”哈哈,她以为我已经不记得她了。其实我虽然与她只有一面之交,却因为在网上断断续续的邂逅,还是知道她的。如果没有记错,她姓邱,叫什么名字至今不知道。 大约是4年前的暑假,我在兰州为一所民办大学负责甘肃省的招生工作。西站附近的友谊宾馆里面住了20----30所大学的招生站,接待大厅到各个房间门口全都是各个学校五花八门的招生宣传画、横幅、大标语,琳琅满目,铺天盖地。一楼二楼的房间在7、8、9月里,房间门口都挂上了XXX学院招生办的各种牌子,铜质的、纸制的、木质的什么样儿都有,还蛮像回事儿。 我在这里已经连续住了10多年,算是老客户了。和宾馆的工作人员、服务员都比较熟悉。房间也基本是固定在207,,带个套间的两室,外面办公,套间住人。各招生院校的老师既是生源竞争的对手,又是生活中的伙伴。年轻人晚上有的在一起打牌,挖坑做游戏的,也有出去吃烧烤喝啤酒的。我多数时候是同几位年长点的老师到黄河边去遛弯。迎着徐徐晚风在黄河岸边漫步,在亲水平台看纳凉晚会的演出,坐在水边的柳树下,凝望哗哗的黄河水日夜滚滚东流永不停歇地流入东海,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光在河水中映出各色各样扑朔迷离神秘莫测的倒影。有时和同伴一起坐在柳荫下的躺椅上喝啤酒、品茶。有时蹲下来用手撩起冰凉凉的黄河水嬉戏。 有天中午,西安一家科技院校的张老师到我们房间来聊天,同时进来一个姑娘。只见她满头乌发闪耀着活力和光彩,额前留海很个性地倒向左侧,青春的脸庞上戴着幅白色的金丝眼镜,显得更加清纯妩媚。身材匀称苗条,炎炎夏日却穿着紧身的衬衫长裤,不像别的时髦女孩那样穿T恤衫裙子短裤,把头发染成红色或黄色。一进门就毕恭毕敬地招呼:“安老师好,忙着哩!” 我开始以为是前来咨询的应届毕业生,却又不怎么像。举止言谈中少了中学生的单纯稚嫩,多了些大人的成熟,。经张老师介绍,我才知道姑娘姓邱,是西安一所大学外语专业应届毕业生,来兰州协助张老师招生,因为这里男老师比较多,女的少。小邱又是第一次出门,张老师要去外地巡查数日,委托我给小邱以必要的关照。 于是,我们就认识了。我们两个院校的办公室房间是斜对门。为方便考生和家长咨询,所有的办公室门都是全天敞开的。在招生中小邱有不明白的问题就过来问我,我不懂上网、发邮件等计算机方面的困难就去找小邱。 夏日晚上,40里黄河风景线上到处都是纳凉的人,一对对的情侣出双入对,年轻夫妇带着宝贝孩子,中老年人三三两两的散步,打太极拳、跳集体舞,有的全家出动,和平盛世,处处充满温馨,满目皆是幸福。大雨过后,河水澎湃,潮涨潮落,阳光从西天的云彩中挤了出来,纯净的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在黄河岸边的两山之间架起一道五彩缤纷高过山头的巨型大桥,蔚为壮观。有时我门几个年纪大点的老师纳凉招呼她一起出去转转,小邱却婉言谢绝。晚上一直待在宾馆看电视,没有见她晚上外出过。 我每年要在这里住两三个月,很烦天天在外面吃饭,马路对面就是市场,买些面条新鲜蔬菜倒也方便,独立的卫生间里用水洗菜可以不出房子,就购买了电饭锅和简单的灶具,背着服务员偷偷地在套间里做饭。一次我正在做午饭,有人敲门,我以为是服务员,急忙拔掉电源插头,用报纸盖住灶具和面条。等慌慌张张收拾完开门一看,原来是小邱,一场虚惊。 小邱见我自己做饭,先是惊讶,接着是羡慕和称赞,甚至有些嫉妒。说安老师你好幸福啊。我进来就闻着炒菜的香味,以后我可要在你这儿搭伙吃饭啊,我说我不会做饭,胡凑活。只要你不嫌瞎,就来吃吧。话是这么说,只当是玩笑说过也就罢了。但几次诚心诚意叫她来一块吃饭,她却坚决不肯。说是安老师也不容易,那么大年纪,长期出门在外也很辛苦的。 有天中午下雨,几乎没有人来咨询,我买了点肉馅和饺子皮,打算包饺子,小邱过来,见了就立即动手帮我。女孩儿就是心灵手巧,干活利洒。尽管没有案板,没有擀面杖和多余的碗筷,缺这少那,她还是比我这个大老爷们包的快样子好。排列在桌面报纸上的饺子,如同刚从水中游上来的一排排白胖胖的小天鹅,排着整体队伍摇头摆尾地走过来。这次小邱没有客气,同我一起吃了自己动手包的饺子。尽管只有盐醋,没有油泼辣子,没有蒜茸和酱油等调料,小邱却说这顿饺子吃得特别香甜舒适,令人难忘,颇有些在外野炊的感觉。 这是小邱第一次同我一起共进午餐,也是唯一的一次吃饭。 离开兰州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后来西安一位较有名气的高校创始人病故后,我在小邱的Q里看到她悼念老校长的文章,方知道她是那个大学毕业的学生。对她们的母校和院长很有着很深的感情。她很敬重老院长的人品。十分怀念和留恋那段大学生活。 后来我曾经在网上问过小邱的工作是否满意,是否找到如意郎君,他都没有正面回答,我也不好再问。最近我看到她空间里转发的“十四款让你流口水的五花肉烹制法”,便称赞她的厨艺现在不错 一晃4年了,不知什么时候她的个人资料中,故乡除中国黑龙江大庆外,多了个萨尔图区,所在地由中国西安换成了中国江苏苏州,也不知道她是在苏州就业,还是将温暖幸福的家安在了被称作人间天堂的苏州城里。 人的一生里不知道会出现多少人,有的虽然在一起工作了好长时间,却因为一直走不进心里,便如同烟云,风吹即散,离开就忘。有的人虽是一面之交,却常常想起与他们暂短相处的瞬间,难以忘记他们的音容笑貌。。 2013-7-31于咸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