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76-78

 网上好风景 2013-09-12

《道德经》

春秋·李耳

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注释】

、柔弱: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

、坚强:指人死了以后身体就变成僵硬的了。

、草木:一本在此之前有万物二字。

、柔脆:指草木形质的柔软脆弱。

、枯槁:用以形容草木的干枯。

、死之徒:徒,类的意思,属于死亡的一类。

、生之徒:属于生存的一类。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一本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引语】

这一章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反复说明这样一种观点:柔弱胜刚强。老子向来主张贵柔、处弱,他从直观的认识角度,看到了人初生之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坚硬了,草木初生之时也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这种直观的、经验的认识,可以说是老子处弱、贵柔思想的认识论之根源。

【评析】

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此,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我们感到,这一章又一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这里,无论柔弱还是坚强,也无论生之徒还是死之徒,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个结论还蕴含着坚强的东西已经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老子在这一章里所表达的思想是极富智慧的,他以自然和社会现象形象地向人们提出奉告,希望人们不要处处显露突出,不要时时争强好胜。事实上,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不少这样的人,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当然,这也符合老子一贯的思想主张。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注释】

、人之道:指人类社会的一般法则、律例。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陈鼓应先生认为这三句与上文不连贯疑为错简复出。此处仍予保留。

【引语】

本章文字透露出一种朦胧的、模糊的平等与均衡思想。这是他的社会思想。他以天之道来与人之道作对比,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的现象归之于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他要求人类社会也应当改变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效法自然界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以奉天下,体现了他的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因而,这一章是七十四章、七十五章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这一思想的继续和发展,表达了老子对统治者推行苛政的痛恨,对老百姓生活艰难困苦的同情。所以,这是《道德经》所有的人民性一面,是其精粹。

【评析】

本章主旨的是论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出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认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对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张松如指出,老子把他从自然界得来的这种直观的认识,运用到人类社会,面对当时社会的贫富对立,阶级压迫的不合理现实,他认为人之道也应该像好比张弓的天之道那样,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是他的主张,他的愿望。可是,现实怎么样呢?现实是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校读》第⑷⑴⑷页)杨兴顺说:在老子看来,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自然界最初的自然法则——‘天之道。但人们早已忘却天之道,代之而建立了人们自己的法则——‘人之道,有利于富人而有损于贫者,天之道,有利于贫者,给他们带来宁静与和平,而人之道则相反,它是富人手中的工具,使贫者濒于民不畏死的绝境。胡寄窗说:老子所以产生这种分配观念,由于他们认为自然规律总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应该使贫富平均,大家有利。天之道虽主损有余以补不足,但损有余的结果会更增加被损者的利益,因为物或损之而益。由于现实社会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存在领主贵族对劳动人民的压榨,也存在新兴地主阶级与富商大贾的剥削,所以,老子企图以天之道警诫他们,使他们本着自己的利益以遵行天道。他们要求富者能够作到常善救人,故人无弃人;常善救物,则物无弃物。从均富和使人与物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一点看来,老子的愿望是好的,但在考虑如何实现这一愿望时,他们并没有提出任何积极的斗争纲领,而是向剥削者说教,妄想他们发善心,这又充分暴露了他们的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上的软弱无能。(《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第⑵⑴⑵页)以上诸位学者的观点,基本上找到老子在均贫富问题上的合理之处和症结所在。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

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注释】

、无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

、受国之垢:垢,屈辱。意为承担全国的屈辱。

、受国不祥:不祥,灾难,祸害。意为承担全国的祸难。

、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

【引语】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八章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本章可与八章的内容联系起来阅读。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就清楚地说明,老子所讲的软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此处,由于水性趋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阐扬卑下屈辱的观念,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坚强的力量。本章后面有一句话: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

【评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说:在世界上,弱能胜强,柔能制刚的事例是不乏见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的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变,这不能不对他的思想发生重大影响;同时,在这个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人类在征服自然界的斗争中,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在更远的时代,水的特点还没有为人们所了解,保留《山海经》中禹治洪水的传说,和老子书中对于水的柔性和作用的认识,是很不相同的。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再说正言若反。老子所说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等。孙中原说:这里连句子的结构都是类似的。……他们本来是彼此相异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某种意义上,表示某种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对方具有了统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彼此同一、一致。这样,在同一个判断中,就包含了对立概念的流动、转化,体现了概念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是有条件的,老子中的话也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