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法是根据内经缪刺论和人体全息论,人体结构、生理解剖学、平衡观念…等发展而来,是一种取穴简单、不以痛处为输、不必死记经络却又法简效宏的实用方法。 1.等高对应,此意即是左边有病取其健侧相同部位施治之意,位置要等高,部位的组织亦要相同,如左手三里酸痛取右侧的手三里治之即是。 例:昨天一位母亲扶着她9岁左脚内踝扭伤的儿子到我这里来,我即在他对应的右脚内踝处找到最痛反应对应点,按揉2分钟后我让他试着走看看,他说不痛了,不过还有一点。随后我又在他右手腕处找到反应对应痛点按揉2分钟,然后喊他再走看看,他说完全好了。治疗前后就5分钟时间。 原理:内经缪刺论(左病右取,下病上治、、、、),全息理论,、、、 ![]() ![]() 2.上下对应法: 如脑户对应尾骨,头部之百会穴治疗痔疮、脱肛。 例如:5年的痔疮每天拍打百会穴200次半月愈。 ![]() 甲状腺肿大可以在颈后找反应点按揉或针刺(前后对应) ![]() ![]() 例如:头顶痛你就找4、5、6、7线的反射区按揉或刮痧等外治法都可以得到治愈和缓解。 注:这两对线也是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腹部的任脉、肾和胃。脚上是脾、肝胃经。平衡针的头痛穴就在大脚趾与二趾间。腿、手依此类推。 你只要慢慢的把这图看懂了,很多问题也就应刃而解了。 反应点的寻找方法: 1.确定病灶区。 2.确定反应区。如四肢部位对应区,全息反射区、投影区等。 3.在此区域察看反映部位的表皮如色斑等。以指触摸,在温差,硬块、结节的部位。按之有疼痛感的就是了。 ![]() 这个图告诉我们,比如头部有毛病,你要在脚或手上找反应区的话,最简单的方法就在脚趾和手指头上找。 ![]() ![]() 如果脊柱有毛病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在手掌背第三掌骨两旁找痛点按揉就有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