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鉴赏考试复习提纲 1、据目前考古发掘成果,中国最早的玉器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和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距今约有8000年。 2、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逐渐形成了两大制玉中心,北方以红山文化为代表,南方以良渚文化为代表。 3、红山文化玉器以玉龙、玉猪龙、勾云形佩、箍形器为代表。 4、玉带钩使用的时间很长,始见于良渚文化,至明清都有雕琢。 5、古代玉料品种丰富,主要有新疆的和田玉,辽宁的岫岩玉,河南的独山玉,陕西的蓝田玉,江苏的小梅岭玉等。 6、翡翠主要产于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约在乾隆时期大量进入中国。 7、商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突飞猛进的时代,玉器数量剧增,以装饰品和礼仪器最为丰富。 8、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玉器755件,是迄今商代单墓出土玉器最多的墓葬。 9、商代的俏色玉鳖,开玉雕俏色工艺的先河。 10、战国时期,用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玉器由原来的主要为“神”服务转变为 “人”服务,进一步提升了玉器 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11、 战国时期玉雕工艺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工艺娴熟,雕 刻精美,其中以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六节龙凤纹玉佩最具代表性。 12、汉代是丧葬用玉进一步完善的时期,包括有玉琀、玉塞、 玉瞑目、玉握、玉衣等。 13、广州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了一套丝缕玉衣。 14、汉代出现了刚卯、严卯、司南佩、玉舞人等新型玉器。 15、明代著名的玉雕大师陆子刚,以碾玉技法全面,雕工娴 熟精美,造型新颖别致而闻名。 16、明代晚期玉器数量增多,器型增大,装饰繁缛,但工细 中略显琐碎,细部处理比较草率,故有“粗大明”之评说。 17、清代是玉器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对玉材质地的要求比 较严格,主要使用新疆和田玉。 18、清代乾隆皇帝非常爱玉,所以此时期雕琢的玉器以玉质 佳,琢工精,器形美,产量高,用途广和品种多而著称。 19、清代的大禹治水图玉山,会昌九老图玉山均出自扬州琢 玉匠师之手。 20、仿古玉器历史悠久,大量出现于宋代,盛行于明清,尤 以乾隆年间宫廷雕琢的仿古玉器最为精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