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富豪赖起账来,根本不理睬法院的财产判决,逼得讨债公司必须派出“特工”,半偷半抢地回收富豪的资产,比如私人飞机。 凯奇发现了猎物—那是一艘游艇,在渔船堆里,它显得格外耀眼。 有三位同事与凯奇一同前来:一个船长,一个司机,还有一位保镖。他们在河对岸摘下墨镜仔细观察,发现除了一条短吻鳄冲他们打了个哈欠,岸边只有几个渔民。 凯奇高喊:“现在(行动),不然就来不及了!” 几个人冲上码头,凯奇第一个跳上游艇,冲向船尾,看了一眼船只编号,“就是这艘!” 身高超过两米的保镖掏出工具割断缆绳,然后撬开驾驶舱门。马达呜呜地响起来了??凯奇看了看周围,松了一口气—没有一艘船能追得上他们。 凯奇不是福尔摩斯,也不是007,而是一家时髦公司—讨债公司的创始人。 最近,因为一档真人秀节目《飞机回收》,肯·凯奇(Ken Cage)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明星。以上细节,就是节目中 的经典场景之一。 作为高端资产回收公司“国际回收再销售集团(简称IRG)”的创始人,有时他要在一米高的杂草丛中潜伏数小时,才能抓住警卫们换岗的空当,开走一架被法院判给银行的私人飞机。 IRG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奥兰多,是富翁扎堆的地区。 凯奇的公司之所以能火起来,其实也与金融危机有关。 2009年,美国有200万辆汽车和近百万套房屋被银行强制收回,创下历史纪录。对付还不上贷款的工薪阶层,银行有很多手段:房子不长脚,带上警察就可以收回;只要威胁说冻结信用卡,欠债者大多会乖乖交出车钥匙。 但碰到欠债 不还的富人,这些伎俩就不灵了。富人们往往在海外拥有银行账户,根本不怕冻结,游艇、私人飞机也都藏在隐秘的地方,所以即使法院判决下来,但要富人们交出 这些奢侈玩意抵债,就得靠凯奇这样的讨债公司派出“特工”,半偷半抢地去“回收”。所以,他们看起来更像现代罗宾汉。 凯奇最早在金融行业工作,亲眼目睹了一些人靠投机日进斗金,随后又一夜破产。后来他进入克莱斯勒公司,专门负责车辆回收。那时候,他指挥手下们干着最低级的私家侦探活儿:找到还不上贷款的车,撬开车锁,把车开回来。 2005年,他对业务进行了升级,成立了IRG,专攻这种半偷半抢的高难项目。 这个生意并不好做。富人们有钱请律师和保镖,而且往往有很多住所可以藏匿财产。为了找到线索,凯奇和同事们有时要伪装成推销员、中介、买家,甚至妓女。凯奇的公司雇佣了30位飞行员、20位船长,还有各种开锁专家和保镖。 被追是难免的,在新泽西的一次行动中,飞机原主人就在跑道上穷追不舍??被打也是家常便饭,他曾被那些富豪用各种“武器”袭击,从修理草坪的铲子到高尔夫球杆,还被一位破产的职业橄榄球运动员用摔跤动作扔出去好几米远。 一旦得手,凯奇马上就要协调IRG总部,把法院的资产回收判决书传给当地警方,以免引起误会。 讨债公司的盈利模式也很清晰:他们一般不会把找到的飞机和游艇直接交给银行,而是与银行签署协议,把收回的资产自己想办法卖掉,抽取佣金,剩下的还给银行。他们曾在一天之内卖掉12架(艘)飞机和游艇。 从2009年开始,IRG每年回收的资产总额大约都是一亿美元,不过,他们的工作变得越来越轻松了。 2009年,他们回收了1000架(艘)飞机和游艇,去年只有400件,原因是单价大大提高了。迄今为止,凯奇做过的最大一笔交易,是回收一架价值1400万美元的私人飞机。 |
|